创新教师党员教育管理 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质量

2018-11-19 12:48张伟莉
当代党员 2018年13期
关键词:教职工学院党员

文︳张伟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高校作为知识传授和创新的阵地,既是人才培养的高地,也是人才聚集的高地。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服务质量,是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具体要求,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需要。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党委将教师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融入业务工作之中,充分发挥各类新媒体的宣传教育功能,实现正能量的无缝传递,充分挖掘学院师生的自我教育资源,探索建立了以“融入、创新、自励”为特色的高校教师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格局。

融入·润物无声

以质量提升为着眼点融入日常。高校党务工作的对象独立思考意识和学习能力强、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思想活跃,他们对教育学习的期望不同于一般党员,他们更希望通过会议、政治学习和组织生活对学习内容进行再加工,形成对精神世界的深度丰满和境界提升。因此,学院党委着眼于提升教育学习质量,每一份文件的传达都要先经过党员干部的深入学习与思考,并制作解读PPT,让每次会议都有“干货”,每一份文件都有启发,每一次学习都有提升,让学习成为提升党员教育的重要途径。

以促进发展为着力点融入业务。业务与党建工作“两张皮”是困扰基层工作的老问题。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工作优势、党务干部的能力特长,将党建工作全面、全程、全方位地贯穿于教学、讲座、论坛、学术会议等业务工作,发挥党务干部在方向把握、舆论宣传、会务服务等方面的特长优势,真正融入业务流程,将“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落在实处。2017年,学院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2场,举办“金开名家讲坛”“民法成长论坛”等64场,全方位扩大学科影响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宣传优势,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深度挖掘优秀教师事迹、及时传播学科快讯、做好教学科研工作报道,全面助力学院发展。比如,在知识产权日推出宣传学院知识产权学科的微信推文,在教师节前夕宣传报道获表彰的教师事迹。充分发挥党员教学科研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让他们的日常示范成为学院发展的持续动力。比如,由中共党员陈苇教授领衔的“陈苇劳模创新工作室”,致力于家事纠纷调解志愿服务,被重庆市总工会命名为重庆市劳模创新示范工作室;在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谭启平的带领下,民法教研室结合民法精神、原则和制度提出了“民法人”教学理念,在《民法学》国家精品课程基础上打造成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深受同行好评和学生欢迎,在教育部主办的“爱课程网”法学类课程中长期位居第一。

以人文关怀为着手点融入生活。做好党员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基层党组织要直面并积极解决他们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党委把关心教师、解决教师困难作为着手点。一方面,依托工会举办教职工素质拓展和师生趣味运动会等活动,让教职工在思想上、心理上、感情上内化对组织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学院为教师打造了拥有手绘彩色墙面、绿树红花点缀的休闲中庭,为办公区域安装净水设备等,让教职工在细节中感受到关爱;另外,实施教职工党支部“凝聚力”工程,带领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前往其他高校学习教工党建工作经验,让党支部书记在成长中工作。学院还举办教师说课比赛、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申报培训,让教职工在发展中感受到助推动力。2017年,学院知识产权党支部书记、青年教师黄汇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功立项,商法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杨淦担任教练率队获得全国第十五届“理律杯”模拟法庭辩论赛亚军。

创新·顺势而为

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创新工作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在互联网成为当前最大变量的背景下,学院党委建立了党建微信公众号“民商荟”,融合教师、校友、学生三类对象,承载党建、管理、服务、信息四大功能,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维度、三个平台、四‘微’工程”的“1234”工作模式。截至目前,该号累计关注人数超过7000人,早已全覆盖学院3000多名师生,图文阅读量接近300万次。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主动占领网络阵地,畅通了信息传输渠道和正能量传递渠道,占领了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战场。2017年,学院党委利用“民商荟”推出的校情、校史教育微信推文单条突破130万次点击量,创学校单条推文最高阅读记录。

主动利用网络形式,创新学习手段。互联网突破了时空限制,在传统学习形式受到极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学院精心打造以微作品为表现形式的网络文化作品,连续三年举办“精彩一刻”微党课竞赛,拍摄微党课视频,完成了一批体现党建工作特色的精品微视频,并入选重庆市第八届党员教育教学课件观摩评比决赛环节。

主动利用网络介质,创新教育手段。教育引导重在日常化、生活化,做到随时可学、随地可学、润物无声。学院党委与中国移动公司签署协议,共同建设学院手机微报,定期向所有党员发送重点学习内容,把政策核心、理论要点、工作要求转化成简短易记的学习微报,方便党员教师学习使用。

自励·立德修身

以身边榜样感染教职工。通过学院微信公众号“民商荟”建设“民商咖”“荟客厅”等栏目,秉承“以先进事迹感染人、以典型事迹教育人”的理念,从95岁高龄的运动达人到青年马拉松亚军,从市级教书育人模范到扬州十大杰出青年……以身边的人和事教育教职工。

以激励制度引导职工。学院联系校友捐设公益奉献奖,鼓励教师关心公共事务、主动奉献,并利用新年晚会举办隆重的颁奖典礼,让奉献、助人、团结成为学院主旋律。学院教师主动参与到学生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招生宣传、法治宣讲等工作中来,使学院的公共事务从“让我做”转变为“我要做”,暖心向上的正能量成为主流氛围。

以仪式教育熏陶教职工。利用高校最为重要的开学与毕业节点开展仪式教育,以尊师为切入点,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在为学生形成示范效应的同时,自身师德得以不断提升。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党委书记)

猜你喜欢
教职工学院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初等教育学院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学院掠影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