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2018-11-19 07:57:09武文博
记者观察 2018年18期
关键词:适应性电气设备电气工程

文/武文博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优秀的计算机信息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其在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优势与发展前景,现就其应用中产生的突出价值展开介绍。

一、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应用的价值

(一)提升参数调节效率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参数的调整范围与调整效果。首先,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适应性,可以满足多种条件下系统运行的实际需求;其次,人工智能操作简单,即便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操作能力,也可以轻松驾驭;最后,人工智能可对设定的参数进行分析和处理,所以在参数调整方面也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

(二)确保稳定性

在传统的电气工程应用中,由于工作人员需要对各种参数进行监控与操作,难免会出现由于人工操作中存在的误差导致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在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后,则可以借助计算机的功能来进行控制器设计,在建模的框架内完成稳定性管理,确保系统稳定。

(三)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在传统的电气工程技术当中,操作系统十分复杂,需要同时对多个电气设备进行控制,如果出现不匹配的情况则会影响工作效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升不同资源的配置效率,通过统一整合规划的方式来适应整体的工作节奏,不会出现某个设备停滞时间过长的问题,大大提升了资源的配置利用率。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一)设计阶段应用

在设计阶段的应用主要包括技术开发与研制。这是由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技术开发与研制往往依赖于一些实践设备,设备的造价高,研究难度大,设计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与金钱成本。对于设计人员而言,其知识结构与工作经验也是影响设计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设计模式对于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很容易出现手工设计操作效率低、工作成果差的问题。通过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有的设计面貌,借助于计算机进行诊断与模拟,提升工作效率与设计的针对性还可以有效缩减设计与研发的成本。人工智能技术在框架内还可以实现综合应用,对于一些复合模块进行复制就可以完成简单的修改,大大提升了设计效率,缩短了设计时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电气工程设计的有效性与准确性也得到了提升,设计人员能够更好地满足设计目标与要求。

(二)控制阶段应用

电气工程的控制阶段是人工智能应用最为显著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依赖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控制系统,通过远程控制来实现连续控制,这样一来缩短了控制时间,提升了配合度,也不容易出现人员疲劳引发控制事故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控制阶段的应用主要需要遵从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殊原则:首先,智能控制需要结合机械设计与生产的控制要求,匹配度也要达到目标要求;其次,满足控制要求,根据目标来提升适应性,包括简单、安全以及耐用等原则;最后,技术性、经济性等方面都要满足电器元件的要求。在上述要求达到后,控制阶段的应用工作也基本完成了。通过在控制阶段的应用,人工智能可以为行业省下大量的成本与人力资源空间,其本身也具有不错的适应性与拓展性,可以满足更多的发展要求。

(三)故障维修阶段应用

故障维修工作主要针对电气设备出现问题时的一些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在设备运行中可以根据运行的参数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一旦根据监控的数据得知系统出现故障,不但可以发出警报来提醒工作人员前往检修,也可以借助于系统的自检来进行系统故障排除与优化。在电气设备出现问题时,经常会面临复杂度较高、短时间内无法进行故障排除的问题,如果能够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就可以解决常规传统修理模式与方法中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可以实现问题查找上的快速精准匹配,同时故障的处理也可以达到准确无误,减少了故障维修的等待时间,从侧面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优势,不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定位与发展,同时也是促进行业结构化调整与企业转型的必备技术。本文主要从设计、控制、故障维修三个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与判断,希望可以提升技术应用水平,确保技术适应性。

猜你喜欢
适应性电气设备电气工程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9年22期)2020-01-14 03:16:40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中国外汇(2019年23期)2019-05-25 07:06:20
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
民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节能探讨
10kV变配电站一、二次电气设备的选择
机电信息(2015年6期)2015-02-27 15:55:00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