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文学四十年

2018-11-19 04:58
共产党员(辽宁) 2018年20期
关键词:鲁迅文学奖文学奖短篇小说

辉煌强劲的20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之初是中国文学的井喷期,而辽宁是此时期重要的文学发轫地之一,舒群、马加、韶华、思基、罗丹、陈屿等东北作家群,解放区作家群中的老作家焕发青春,大量优秀作家不断涌现。同时,一批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作家雨后春笋般成长在辽宁大地,伤痕、改革、军事、寻根、先锋五个文学现象交相辉映,以辽宁为主力的东北作家群体,成为中国文坛的独特现象。

如果寻找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文学的标杆,以反思为基调的关庚寅的《不称心的姐夫》、金河的《重逢》等中短篇小说是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分获1978、1979年中国首届、第二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80年代初金河的《不仅仅是留恋》、迟松年的《普通老百姓》连续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张书绅的《正气歌》、金河的《历史之章》获得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为伤痕文学画上句号。

伤痕文学隐退后,改革题材渐渐成为主流,邓刚的《阵痛》、达理的《路障》《除夕夜》、金河的《打鱼的和钓鱼的》、于德才的《焦大轮子》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达理的《爸爸,我一定回来》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20世纪80年代中期,军事题材开始兴起,王中才的《三角梅》《最后的堑壕》、刘兆林的《雪国热闹镇》、庞泽云的《夫妻粉》、宋学武的《干草》《敬礼,妈妈》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刘兆林的《啊,索伦河谷的枪声》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与此同时,寻根文学悄然兴起,邓刚的《迷人的海》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谢友鄞的《窑谷》《马嘶·秋诉》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洪峰、马原等作家的先锋文学给文坛增添了新鲜气息。

20世纪80年代辽宁的少数民族创作、儿童文学创作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高深、边玲玲、萨仁图娅、孙春平、华舒、路地分别获得一至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吴梦起、胡景芳获得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总体而言,20世纪80年代辽宁文学体现的是精英创作,中短篇小说在全国独领风骚。

平稳厚实地进入新世纪

世纪交替之际,是辽宁打牢文学基石的重要时期,一批“50后”“60后”,甚至“70后”的作家异军突起。

中短篇小说创作整体优势不减,十余年转载量和入选中国年度文学选本的作品在全国始终居高不下,涌现了一批在全国较有影响的作家,如孙惠芬、马晓丽、孙春平、老滕、刁斗、李铁、于晓威、津子围等。孙惠芬的中篇小说《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马晓丽的《俄罗斯陆军腰带》获鲁迅文学奖。

依据上述研究结论,针对云南大学留学生策略提出的相关建议如下:(1)着力完善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宿舍条件,关注各地域留学生的文化差异,在对留学生的管理上应区别于中国学生,使其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提高其地方满意度。(2)增强中国学生与留学生的文化交流,在策划活动时,给留学生一些更为平等的权利,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文化冲突,并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与感情,加强留学生对学校的地方依恋。(3)增强学校整体学术氛围,引进更好的人才和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教务管理上应以学生为主体,增进留学生对学校的地方认同。

辽宁被誉为全国儿童文学重镇之一,和北京、上海一起被称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三驾马车”。历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我省获奖比例一直很高。从20世纪90年代初车培晶的小说《神秘的猎人》获得第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起,薛涛的中短篇小说集《随蒲公英一起飞的女孩》、长篇小说《满山打鬼子》分别获得第五届、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刘东的中短篇小说集《轰然作响的记忆》、王立春的诗集《骑扁马的扁人》双双获奖;第七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常星儿的中短篇小说集《回望沙原》、李丽萍的短篇小说《选一个人去天国》又双双获奖;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单瑛琪的幼儿文学《小嘎豆有十万个鬼点子·好好吃饭》榜上有名。

散文创作题材多样,精品众多,王充闾的散文集《春宽梦窄》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素素的散文集《独语东北》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

诗歌创作关注时代主题,风格多样化,创作个性化,李松涛的诗集《拒绝末日》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林雪的《大地葵花》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

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实行特约评论家制度,文学理论评论人才济济,阵容强大,王向峰的《〈手稿〉 的美学解读》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高楠、王纯菲的《中国文学跨世纪发展研究》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孟繁华、贺绍俊的文学评论始终在全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丁宗皓、古耜、高海涛、赵慧平的文学评论在全国也占有一定位置。

报告文学创作,一直是我省的短板,虽出现过一些有影响的报告文学作家,如张正隆、李宏林、刘元举、刘国强等,但始终没有突破性的影响,缺少精品力作的诞生。

长篇小说创作周期长,难度大,我省的长篇小说虽然创作数量不少,也有一些表现不俗的作家,却始终没有产生突破性影响。但我省长篇小说创作基础较好,也有人才队伍的储备,孙惠芬的《歇马山庄》《秉德女人》两次入围茅盾文学奖;老滕、刁斗、津子围等人的长篇小说也具备一定的实力,上升空间充足。

蓄势待发的新时代

近年来,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激发了辽宁作家的创作热情,目前辽宁依然保持着文学大省的势头,“文学辽军”依然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补齐短板,实现文学大省向文学强省的飞跃,实现由文学高原走向文学高峰的质的突破,依然任务艰巨。但我省作家已经具备了厚重的文学底蕴,创作潜能蓄势待发。

长篇小说创作后发优势明显。省作协近年来先后实施“重点作品扶持工程”“金芦苇”精品工程,推出的孙惠芬的《寻找张展》、刘庆的《唇典》,引起较大反响,分别占据全国长篇小说各类排行榜的榜首。

中短篇小说创作势头正劲、后劲十足,位于全国一线行列的小说家有十余名,其中老滕、李铁、津子围、鬼金锐气不减,“80后”作家双雪涛、班宇势头正旺,处于全国青年作家第一梯队,双雪涛获得首届汪曾祺华语小说奖。

儿童文学创作优势不减。自1980年以来,11次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奖,均有我省作家获奖。2017年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王立春的《梦的门》获唯一的诗歌奖。

报告文学、散文和杂文创作成果丰硕。很多功成名就的老作家投身到报告文学、散文写作中去,如刘兆林、王秀杰、素素、原野、邓刚、刘国强等,而且都有作品集出版,素素的《旅顺口往事》影响很大。我省蒙古族作家原野的散文集《流水似的走马》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辽宁省网络文学发展较快,最具影响力的月关被称为网络历史小说第一人。明日复明日、徐公子胜治、满城烟火、李枭等在网络文学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辽宁文学正酝酿着新的高潮的到来,将走向沸腾的繁荣。

猜你喜欢
鲁迅文学奖文学奖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中的时间——评余静如短篇小说《好学生》《平庸之地》
朱辉
文学奖与文学史秩序建构(评论)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大学写作课程中的“苦难意识”
写作课堂中的小说授课模式探究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
文学奖的“权威”
本刊设立“金盾文学奖”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