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冠名班”为切入点,实现校企合作深度对接

2018-11-19 01:10:28柏春旺
记者观察 2018年6期
关键词:冠名用人校企

文/柏春旺

近几年来,宁远县职业中专学校与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以“冠名班”为切入点,由企业冠名、提供资助,学生入校定专业、定班级、定去向,校企双方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和企业需求共同制定订单培养协议,企业深入班级教育教学环节,为企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人才,开创了学校、学生、企业的三方共赢局面。

一、以“冠名班”为桥梁,促进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相互了解

学校、学生、企业之间缺乏相互了解是阻碍校企合作深度对接的重要原因。由于学生和企业接触不多,学生和企业之间在选择上存在盲目性。学生就业后,尤其是就业初期,经常存在学生对企业不满意,以及企业对学生不满意等现象。“冠名班”作为联系学生、学校、企业的纽带,在新生入校时,让学生、学校、企业三方“熟悉”起来,互相培养“好感”,能很好地解决将来面临的就业难题。

从学校角度看,学校通过“冠名班”可以充分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围绕“冠名班”的建设工作,加强该班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熟悉企业对应岗位对技能人才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在教学中将培养目标和企业岗位需求紧密对接,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

从学生角度看,“冠名班”的学生进校时就与企业接触,通过企业见习、工学交替等方式到企业现场进行职场体验,充分了解企业的情况,有利于制定可行的职业规划和树立职业理想。

从企业角度看,“冠名班”作为能够按照企业用人要求,为企业培养后续人才的最佳合作方式,不但解决了企业面向社会招聘员工的素质不达标等问题,而且还减少了企业人力资本的投入。

因此,企业更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冠名班”的合作上,更关注就业学生的身心健康、职业精神、个性特征、理想追求等综合因素,进而为企业未来的管理改革、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依据,提高企业内涵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二、企业参与班级教育教学环节,实现育人与用人深度对接

(一)企业参与招生工作,树立育人与用人理念

企业通过参与学校“冠名班”招生工作,充分感受到学生入校求学的热情和氛围,能更好地了解到学生对知识、专业技能的追求,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期盼,进而认识到企业员工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生产者和劳动者,更应当是一个具备完整人格的社会人,认识到企业不仅仅是生产物质财富的加工厂,更是促进人成长的环境和场所。

(二)企业参与教学过程,解决究竟教什么的难题

“冠名班”主要为对接企业培养适应该企业生产和管理的人才,在开设课程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效益为基本出发点,将学校的教学目标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目标有机结合,共同开发实训教材,参与“冠名班”实训室建设,通过赠送实训设备等方式,为学校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为“冠名班”学生创造真实的生产环境。最终,实现育人与用人在知识与技能上的对接。

(三)参与班级管理工作,解决角色转换“磨合期”难题

“冠名班”实行学校与企业二元制管理,学校老师和企业指派的负责人共同担任班主任,班级管理引入企业的管理制度,把企业生产、服务、管理的各环节规章制度融入班级制度建设。通过一系列班级管理程序,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管理流程和制度,在“冠名班”营造“学校如企业,班级如车间,学习如生产,出勤如出工”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尽早适应企业的工作和作息习惯、适应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大大缩短了学生变员工的“磨合期”,最终,实现育人与用人在角色转换训练层次上的对接。

三、总结“冠名班”成功经验,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冠名班”能充分反映合作方互惠互利的原则,然而,校企合作共建“冠名班”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从认识到实践,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需要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从而使得校企双方合作更紧密、更长久,最终形成长效机制,探索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成功之路。

猜你喜欢
冠名用人校企
尺偏难以选准人——把准“用人卡尺”
当代陕西(2020年24期)2020-02-01 07:07:12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燕昭王的用人智慧
第一次煮面
云南盐业再度独家冠名2018上合昆马
中国盐业(2018年21期)2018-03-05 08:06:22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用人还需讲原则
校企合作五反思
从企业自由现金流看企业冠名选秀节目
河南科技(2014年10期)2014-02-27 14: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