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林关
民间艺术文化是老一辈人们的智慧结晶,直接体现了人们的精神特点与审美观。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年轻一代很容易忽视这一传统文化。教师要从娃娃抓起,并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与好奇心等,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将桂西北民间艺术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及生活中,一来推动了民间艺术文化的发扬光大;二来可以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三来有利于突出幼兒园的办学特色;四来能够激发幼儿的民族自尊心,培养幼儿对民族艺术文化的热爱。
一、选择合适的艺术文化融入幼儿课程中
民间艺术文化从本质上而言是促使民族不断发展的内在不竭动力,也是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终身教育中,幼儿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选择恰当、合理的艺术文化融入到幼儿课程中显得极为重要,健康向上的民间艺术文化有利于塑造幼儿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对于幼儿来说,有趣味性的文化呈现形式更易被接受,这就需要教师选取合适的文化内容并对其进行更合理的处理与加工。
目前,河池市壮族铜鼓习俗、刘三姐歌谣、壮族蚂拐节、瑶族服饰、毛南族肥套、密洛陀、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等8个项目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有17个项目入选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环江县下南乡、宜州市、东兰县更被赞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倘若能够结合当地特色,切实地将这些优秀的民间艺术以合理的方式融入幼儿的教学课程中,必定有利于艺术的传承与发扬。在对所选课程进行加工处理时,一定要考虑到其可操作性,并以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作为指导依据,例如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皮亚杰的建构学习理论等,从而保证所选课程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二、创设具有民间艺术文化氛围的环境
幼儿园环境作为幼儿阶段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媒介,其实也是一种隐性课程,会潜移默化的对幼儿产生影响,这与幼儿的成长特点相符。故而,在创设幼儿园环境与氛围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桂西北民间艺术文化融入其中,努力营造出富有艺术性、趣味性、参与性、探索性的桂西北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环境,以便幼儿在轻松、欢乐、和谐的环境氛围里表达与展现自我,从而肯定自我。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设环境:第一,创造富含民间艺术文化元素的操作环境,如手工区、歌唱区、图书区等各具有特色的区角,使幼儿在其中尽情释放自我,获得属于自己喜欢的空间,愉快地提升能力;第二,挖掘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强有力的支持网络,利用各方资源积极桂西北当地的民间艺术文化,如邀请当地专业人士来表演花竹帽编织,向学生传授编织的知识与技巧,同时增强了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第三,可以富含本土桂西北的民间艺术作品(如美术作品、特色装饰等)融合到幼儿园的装修与布置中,包括走廊、楼梯等处,也可以将幼儿的手工作品等陈列其中,鼓励幼儿进行创造,不断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幼儿内心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三、融合民间艺术于幼儿的生活中
民间艺术文化本身就具有娱乐性、趣味性,深得幼儿欢心,同时又具有教育性与艺术性,因地制宜,内容多样,生活中的民间艺术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极大地丰富了幼儿的认知能力,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品格,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创造能力,增强了幼儿对祖国家乡及周围人的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师应从日常生活的各种小细节中着手,将桂西北的当地民间艺术文化渗透其中,使幼儿时刻沐浴在艺术氛围中,同时也使得民间艺术教育更为生活化。因此,幼儿园的生活环节是民间艺术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例如,清晨,可播放一些旋律轻松欢乐的民间艺术童谣,欢迎幼儿入园,为他们开启愉悦心情而开始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午睡刚起床后,幼儿们还比较迷糊,不能立刻清醒,这时,可带幼儿们一起做一些有趣的民间小游戏,其中可以穿插着讲述一些老一辈艺术家们的励志故事……如此一来,便能够把民间艺术文化有机地融合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来,从而实现真正的生活化,使幼儿能够愉快地接受并学习。
四、构建具有艺术文化气息的师生互动关系
教师应该通过创设各种游戏活动和班级主题活动作为师幼间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吸引幼儿参与进来,从而进一步增强师幼间的互动关系。亦师亦友的关系更能促使良性循环的发生,间接地使幼儿对桂西北当地民间艺术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与发散性思维。一方面,可将民间艺术文化渗透到游戏活动中,如将民间艺术元素加入到特定的游戏活动场景中或直接开展各种民间游戏等方式来进行,寓教于乐。其中,由于民间游戏富有生活气息及趣味性、操作的简便性以及活动内容的教育性,教师只要稍加指导,幼儿便会掌握并参与其中,这样便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可在主题活动中融入桂西北当地的民间艺术文化,选择主题时要以幼儿园的具体课程目标为依据,如可组织学生听刘三姐的歌谣,并讲述刘三姐的故事给幼儿听,有利于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结束语: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特别是民间艺术,更是来源于老百姓本身,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民间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支瑰丽奇异,充满了蓬勃的活力与浓厚的民族气息。作为“歌仙刘三姐”故乡的河池,更有“世界铜鼓之乡”“世界长寿之乡”的美誉,其优秀的民间艺术文化源远流长,值得世人学习与传承。在幼儿园的教学教育过程以及日常生活中融入桂西北当地的民间文化,其实也是贯彻素质教育的一种表现。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助于培养其对民间艺术文化以及家乡的热爱,同时幼儿的审美能力等各方面素质也能显著提高。民间艺术文化是具有极强的典型性与代表性的当地特色文化,幼儿学习民间艺术文化能充分体验到感知美、理解美、创造美的愉悦,因此将桂西北民间艺术文化渗透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是极其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