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鑫
1923年8月3日,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呐喊》由北京新潮社出版,并被列入该社“文艺丛书”之一。其中收录了鲁迅1918年至1922年间写就的小说《一件小事》《狂人日记》《故乡》等15篇。
对于这本小说集,固然不乏批评与攻击,但更多的是惊叹与赞扬。史家对《呐喊》的定义是,《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而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关于鲁迅与《呐喊》的相关研究早已成为一门显学。时至今日,“鲁迅”在中国已经不只是一个作家的名字,更是一个已然超出了文学和人物范畴的重要“词汇”。但是在鲁迅“呐喊”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世界似乎依然在鲁迅笔下的鲁镇里徘徊,阿Q精神、孔乙己式迂腐还是人们的话题。而我们,依然不能不去读鲁迅。
“铁屋”与“希望”,文学生涯正式开启
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
1933年,鲁迅为他已经出版十年的小说集《呐喊》题了这么一首小诗。在这首诗中,鲁迅感慨了自己弃医从文以来所遭遇的种种挫败,写文呐喊却不断遭遇当局的审查禁令,揭露旧俗却屡屡被世人毁谤构陷。他感到一种大寂寞,这种寂寞或许可以比之于曹雪芹的“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因此他感到大悲凉。写这首诗时如此,十年前、二十年前更是如此。
对于鲁迅来说,从他1912年入京到1923年《呐喊》出版之间的这十年,是一段容易被忘却而又不得不格外注意的年月。正是在这沉默的十年里,《呐喊》中的种种情感与思想埋下了爆发的种子,并一点点地在鲁迅的梦中被赋形。
1912年,已届而立之年的鲁迅应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入京后,鲁迅便一直住在菜市口南半截胡同路西的绍兴会馆。但鲁迅最初的住所并不理想,虽美其名曰藤花馆,但实际上臭虫遍布,人口嘈杂。
忍受了两年之后,鲁迅终于决计搬至会馆的一间“鬼屋”里,因院中曾有人吊死,所以这个相对安静的独院未被别人占据,这正合鲁迅的心意。于鲁迅而言,这也是他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段时期,他还没有开始真正的文学写作,只是闷头誊旧书、抄古碑,没有任何显露于外的行动,但其文学的发端,他的忽然的“呐喊”,都是在这样一个情景里面发展出来的。
那时的鲁迅,或许可以用“积极的颓废”来形容。说他颓废,是因为他在用遁入古代的方式麻痹自己。无论是抄旧书还是抄古碑,都只是因为鲁迅“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呐喊》自序)
这样一直到了1918年,新文化运动达到了高潮。此前一直在会馆埋头于古籍旧碑的鲁迅突然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老朋友金心异(钱玄同),他们正办《新青年》。
“你抄了这些有什么用?”
“没有什么用。”
“那么,你抄它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什么意思。”
“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
……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因为这段关于“铁屋”与“希望”的对话,鲁迅的文学生涯正式开启。他答应钱玄同做一篇“文章”,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此后,鲁迅便一发而不可收,陆续写了十余篇“小说”。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这几篇小说是他那段寂寞生活的产物:“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骑在老虎背上”的斗士
如今看来,《呐喊》非但没有“空留纸上声”,反倒是在这百年里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巨浪。鲁迅是反封建的斗士,他以辛辣浓重的笔触对封建的陈规陋习以及可鄙人心进行无情的批判。对于麻木愚昧的国民,痛批并非他的目的,他的目的是唤醒。
“狂人”的呐喊振聋发聩,揭示了几千年伦理道德面纱后竟是“吃人”的残酷本质。阿Q的生存策略:自轻自贱,自慰自欺和恃强凌弱更是直接地反映了他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不仅是对国民,鲁迅自批更甚,在1924年的《彷徨》中,鲁迅对自我作了深入的反省,并开始与旧我告别。在《野草》中,鲁迅把自身的矛盾全部袒露出来,通过穿越死亡,终于获得新生。
《一件小事》记述了鲁迅先生生活中出现的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在文章结尾处鲁迅这样写道:“直到现在,还是常常记起那件事,我因此心里也时时煞了痛苦。”具有善良正直的优秀品格的人力车夫,他的行为鞭策着“我”,教“我”怎样做人,怎样自省。通过这件小事看得出来,鲁迅不仅对黑暗腌臜充满痛恨,对真善美也满怀追求。
许广平女士曾这样评价鲁迅先生“囚首垢面而读诗书”。鲁迅先生也曾自嘲自己住在“老虎尾巴”。曾经有一位编辑这样评价鲁迅:“骑在老虎背上,做着鞭笞中华民族前进的伟大事业。”他是个闲不住的人,曾言:“一个人如果生活太安逸了,那么生活就会被生活所累。”
鲁迅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著作译作近1000万字的作品。鲁迅晚期的作品中,杂文著作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宽泛。特别是后三部的《且介亭杂文》,这是鲁迅杂文的压卷之作。在形式上包括杂感、短论、随笔、书信、序引题跋以及墓志铭等。在内容上则涵盖妇女、儿童、青年、家庭、教育、道德、语言及历史等。鲁迅曾言:“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假如鲁迅在,他会怎么说?
鲁迅是上个世纪中国文学的地标,他是不可复制的。每一次,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新的说法冒出来哗众取宠,然后被迅速地遗忘了,鲁迅还是鲁迅。
在如今的网络大潮中,还兴起了花样解读鲁迅的文章或图书,标题随性而吸引人,比如“大先生老男人”。这些文章截取鲁迅传记的一些片段,重新整理成文,于是鲁迅爱吃甜点,爱看电影,爱喝点酒,爱吃点肉,爱母亲,爱老婆,有撒娇,爱孩子,爱朋友,爱开玩笑……他是设计师,是广告达人,甚至是一个有点邋遢的老头。当然,这种个性化或片段化的解讀,是这时期兴起的一个趋势,但不是全部。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消费了的鲁迅。在出生100多年后他绝不会想到子孙和后人们为其名号争得不可开交——“鲁迅酒”“咸亨酒店”“鲁镇茶座”“百草园饭店”“阿Q 酒家”……近年来,以鲁迅先生小说中的地名、人名作店名、商品名的小店在绍兴市鲁迅路上不断兴起,使吃“鲁迅饭”成为绍兴商家一种新的经济现象。
时代以追逐快乐为本。快乐被麦当劳化之后,通过传送带、胶片、网络和其它现代器物源源不断地输入我们的大脑,我们消费着,快乐着,却失去了自己的判断能力。这时,我们想到了鲁迅。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的质疑至今让人反省。更确切地说,我们需要一种精神力量。
以一般现代人的阅读量可能远远超过鲁迅,但都不会再造鲁迅,除非你再经历过他承受的一切。多数网络写手写得再多,充其量也只是个吞吐垃圾的网虫。就像知识分子,读书再多也只是个书虫。如今不再产思想家,而是盛产“文字制造者”和“信息搬运工”。
鲁迅早在上个世纪就为我们树立了坐标,爱憎分明。以后在对待事情发表看法时只要多设想:假如鲁迅在,他会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