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学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我国外贸领域迎来了深刻的变革。外贸体制改革促进了我国贸易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结构优化升级,同时也为世界贸易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武雅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执行院长、国际战略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供给侧改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结构合理、规模适宜的进口贸易在中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这一关键历史时期中,作用将更为突出。
桑百川(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
中国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首创,这是中国扩大开放,促进世界经济贸易平衡发展的重要举措,证明中国不是简单追求对外贸易顺差,而是要进出口平衡发展。扩大进口可以为世界提供更多出口机会。中国此举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为世界注入更多信心:中国坚定维护经济全球化,坚定扩大开放。过去40年是中国利用外部良好条件实现快速发展的40年,如果外部环境持续恶化,对世界经济是拖累,对中国自身发展也不利,扩大进口有助于建立一个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帮助中国更好置身于世界经济体系。
张建平(中国贸促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我国现在对进口的定位非常明晰,已经意识到进口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很重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进出口平衡发展的要求,“十三五”规划中,我国进一步提出要“优进优出”,在国家外贸战略转变中也强调重视进口的作用。在国家层面,我们已经非常明确进口有利于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有益于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同时可推动我国的国际关系变得更好,有利于坚定推进全球化发展,让世界分享中国的大市场。
李春顶(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我国扩大开放带来积极的效果。它搭建了满足进口需求的平台,让买卖双方有面对面交谈的机会,更可能达成交易协议。通过面对面交流,双方沟通成本就会下降,可增进彼此互信,提高交易效率,从而降低贸易成本,扩大原有进口贸易的规模,创新贸易模式。另外,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下调进口关税等举措也进一步完善进口体系。商务部等部门发布了有关扩大进口的意见,提到进一步减少进口的通关程序,提高进口贸易效率,加之正在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实际上我国已形成了全方位扩大进口的格局,对于构建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很有价值。
钟飞腾(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关系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扩大进口规模可以使中国和更多国家的经济捆绑在一起,可以削弱美元霸权,扩大进口也会扩大人民币涉外使用,对人民币国际化起到支撑作用。对外贸易方面的这一变化对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会有促进作用。加大外部进口的规模可以刺激国内厂家提高产品质量,在消费者越来越挑剔、对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这样的刺激很有必要。
张大卫(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进博会的召开向国内外释放了多重积极信号。首先是中国的经济转型升级。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此外,这也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通过开放倒逼改革,推动产业升级发展;通过市场的需求,调节供给侧改革。就国际意义而言,进口博览会有利于回应当前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遭遇的不利形势,有助于维护全球自由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
金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将通过进口得到满足,而这必将直接拉动相关地区的经济增长。乃至让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进而提高中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在过去,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以外需为主、以粗放的资源配置方式来推动全球化。而以进口博览会为标志,未来三四十年,中国将走向以内需为主、以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作为主要驱动力的发展模式。
王辉耀(全球化智库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举办,加速了中国商品“走出去”进程,推动了中国外贸各领域改革和外贸结构升级,开启了“中国制造”的时代。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举办,为各地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提供了通道,进而在全球资金的支持下,“中国制造”结合自身优势一举铸就了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现在,进博会的举办将助推中国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放,尤其在出入境、知识产权保护、金融等各领域形成“以开放促改革”新格局,为全球商品进入中国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推动中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变。
刘鹏(天猫国际总经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喜欢尝试新的事物并希望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品质。这时,更进一步的开放则使得这种消费升级成为可能。天猫希望通过自己在全球的支付和物流链条,让更多全球优质商品通过进博会更快进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