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贾 娜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意义重大,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既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向全党、全国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在新时代担负的责任之重,可谓前所未有。
新时代的调研报道必须提高敏锐度,搞清楚什么是“美好生活”“平衡发展”,什么是构成社会主要矛盾的不美好、不平衡现象,为正在进行的空前深刻的改革提供全面的、科学的信息,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整体目标服务。
同时,新时代也是对我国国情的一种概括。笔者在采访中经常感到,现在的国情就是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产业升级大展宏图、国家利益遍及四海、生活方式引领全球。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是一个各种要素相互作用联系的时代。这个时代的调研记者,尤其要避免用孤立、静止的角度看待问题,而是要利用大国地位、先进科技赋予我们的全球眼光、时代视角综合分析问题,为大国崛起和科技进步服务,这也是我们必须具有的高度。
随着互联网事业的发展,两三年前还被视为“新媒体”的网络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和舆论交锋的主战场。一方面,网络开辟了寻找新闻线索的新渠道和调查采访的新方法;另一方面,网络也在各种意义上对调研报道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记者有必要在以下几方面树立革新意识。
一是调研方法的革新。新技术使生产新闻和热点的机会掌握在每个人的手里,微博、微信朋友圈、公众号信息包罗万象,网络曝光的热点事件数不胜数。例如,2017年的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最初就是在天涯论坛上被披露的;前不久的女博士实名举报北航教授性骚扰事件,开始也是发在知乎上的。调研记者足不出户、甚至不需要认识特定的消息人士,只要浏览网络,就可以搜罗海量线索和选题。
网络时代的调研采访手段也早已不再限于面谈、电话。随着政务公开,政府网站权威数据触手可及,许多研究机构的专业报告也向大众开放。在国外,用Skype视频通话进行采访已经不是新鲜事,国内则更多使用微信。笔者认识的不少专家都建立了自己的微信群,汇集本领域专业人士和记者,在相关新闻事件发生后及时主动发声供媒体采用。还出现了专门连接各行业专家与调查记者的手机应用程序。此外,通过论坛、QQ群、微信群,也可以轻易地与人们互动,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二是调研视角的革新。从“五位一体”的思维出发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每一领域都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产生了许多调研的新视角、新选题。例如,在经济领域,从共享单车盛行开始,舆论对于共享经济的探讨层出不穷,资本运作、市场竞争、行业监管等都成为新选题,笔者有同事从对传统制造业的拉动和影响入手进行调研,视角更加独特。
又如,在文化领域,实体书店受到网购图书的冲击已是众所周知,但近两年来,实体书店似乎正在迎来新的春天,就连一些知名网络书商也开起了线下书店。实体书店兴起是否意味着人们的阅读习惯正在回归传统?实际上,有记者发现,在一些“复兴”的实体书店里,书并不是主角,而是成了餐饮、沙龙、社交活动的附属品。从这里可以窥见人们消费观念和文化习惯的转变,形成有益的探讨。
三是辨析能力、批判性思维的革新。一个疑问是,信息的大爆炸,是否等同于记者对信息的获取更多更全面?传播学有个著名的理论叫做受众的选择性心理,认为其包含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网络特别是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如果不是滥用——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方面,就像受众搜索或浏览过的商品会一直从各种网页推送广告,受众接受到的新闻也越来越细分,从主题到价值判断,都在努力“揣摩”继而“迎合”个人的口味与兴趣。另一方面,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例如,当不喜欢某个媒体APP时,可以关闭它的新闻推送甚至将其卸载,当公众号出现了不感兴趣甚至与自己价值观相悖的内容时,果断“取关”,通过这种更“决绝”的方式,达到与这类信息的隔绝。双向的过滤造就的是一条愈加精细化的信息获取通道。
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说信息的选择是更加宽泛还是更加狭窄。表面上看,海量的信息对记者提出更高的筛选的要求,但事实或许是由于信息与受众的双向过滤,记者并没有接收到足够的信息?信息获取方式和调研手段的改进,是否等同于调研报道一定更加接近真相?
实际上,网络给了调研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常被不恰当运用。最常见的问题一是偏听偏信、以偏盖全;二是“网络调研”盛行,假新闻频发。
以偏盖全的新闻报道,即使不是假新闻,也是有失专业水准的。例如,当下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是人工智能,它相对其他科技话题,媒体曝光率高,为大众津津乐道,其中不乏媒体为争夺受众眼球而片面解读和夸张放大的情况,例如对“人工智能威胁论”进行过度解读。笔者和同事在进行大量采访后了解到,人工智能当前还处在弱人工智能阶段阶段,“人被取代”的忧虑为时过早,“人机协作”等或许才是当下更值得关注的。
再如房地产市场的报道。这是一个特别容易引发肾上腺素飙升的领域,类似“抢房”“日光盘”的字眼,看似形象生动,其产生的负面效应不可小觑。事实上,过去几年房地产市场的疯狂,市场预期的极度脆弱,与开发商、中介煽风点火及媒体的推波助澜密切相关。一些媒体不负责任甚至明显受利益驱动,将局部现象放大,造成较大的恶劣影响。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不以真实为前提的新闻只能是臆想和猜测。从于欢案到江歌案,再到红黄蓝事件,引发的每一次舆论大潮中,深入调查、理性讨论者并不占优势,反而是一些自媒体出于蹭热点赚流量的目的,发布的内容脱离事实、极尽煽动之能事,甚至通篇都是情绪发泄。可悲的是,这样的文章往往很有市场,受众似乎是“心甘情愿”地被裹挟着走,没有多少人在乎真相。这样的风气难免影响到记者的判断。于是我们看到,一些新闻事件出现多次“反转”,“罗生门”事件频发,有网友总结,以后需要“让新闻飞一会儿”再作评判。还出现过一件新闻发生后,各种媒体之间相互转载消息,却迟迟不见现场报道,令人啼笑皆非。
四是新闻伦理的更新。更新不等于不坚持原有的伦理,反而意味着在新的舆论环境下,面对更丰富的素材、更包容的环境,更要以严格的标准约束自己坚守伦理,坚决拒绝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容和不道德的采访方式。
例如,在一些涉及死亡的调查性报道中,对于受害者遗体惨状进行详尽描述,既对逝者及其家属不敬,又令读者不适;有的报道对于一些不良风气缺乏旗帜鲜明的批判,态度暧昧,容易对受众特别是青少年形成负面引导;有的报道不注重保护公安人员的隐私,甚至放上清晰照片。背后可见的是媒体人职业素养堪忧。
网络的功能再强大,也还是存在无法弥补的局限性,好的调研报道,仍需要记者以磨练个人的四力(眼力、脚力、笔力、脑力)来完成,以增强新闻报道的四力(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笨方法往往是好方法,优秀的调研报道需要记者扎扎实实地“跑”出来。新华社在这方面有着良好的传统,除各分社记者长期立足本地调研外,编辑部门组织的小分队调研更是往往需要经过数日甚至数月的深入走访。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的“警惕四风新动向”稿件,就是新华社记者通过数月调研,深入一线采访,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后完成的。笔者组织参与的渤海污染现状调研,前期是记者沿渤海驱车数百公里掌握初步线索,后经小分队调研一月有余而成。稿件刊发后,有力推动了渤海污染这个多年难题的解决。
脚力要配合眼力和脑力,方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去伪存真。例如,某研究机构的数据提到一些城市楼市成交量的涨幅,其中的某市,笔者不久前刚好去调研过,了解到该地调控政策加码,成交量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可能。如果没有踏实调研,只是一味引用网络数据,就难免出现“硬伤”。
此外,是浅尝辄止还是充分发掘,可以决定调研的深度与价值。如,一些地方反映贫困群众出路难,说来说去都是在向上面要钱要政策。如果记者能抛开当地提供的材料,换个思路来看,可能只是修一条乡村公路的问题,多年没有解决,是否能看出相关部门存在不作为的情况?如果能带着这样的思路重新采访,也许可以成就一条很好的监督性调研报道。
就调研产品的表现方式而言,全媒体融合时代,大到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小到手机拍摄和无人机使用,“技术小白”想获得新的发展已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笔者至今记得两年前参加水库污染调研时,摄影记者用无人机从高空拍下某水库放水时一大团黑色污染物在碧绿色水体中行将扩散的图片带给我的冲击。现在,“图文并茂”的要求仍然并不过时,并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要有图片意识、图表意识。记者需加强解读和应用数据的能力。例如,有同事根据就业数据的变化,解读出了近年就业稳中向好的趋势。还需提高使用配图的意识,电子设备的迭代更新使得手机画质越来越好,给了每一个人成为摄影、摄像记者的可能,文字记者在调查采访时,应主动记录画面。
二是以适当的形式进行展示。
除图片、图表等传统形式外,手机截屏、小视频、GIF动画、3D动画等被广泛应用于深度调查稿件,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例如,用3D动画还原事故发生现场。
以上说的这些,对于新闻记者和新闻机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使是入行多年的老记者也可能不得不回炉接受新培训。尤其是近一两年来,对于新技术“取代”媒体人的讨论不绝于耳,最显著的案例莫过于新闻机器人的诞生。此前,国家地震台网研发的“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只用6秒钟就写完了一则地震新闻。
但笔者坚定地认为,在诸多可能被机器取代的职业中,调研型的记者不会包括在列。这个职业不仅需要业务功底,更需要政治素养、家国情怀、人文关怀。新时代下,调研记者需不断提高对信息的筛选和判断能力,顺势而为、逆流而上,强化独立思考能力和认识复杂事物的能力,在追求真相、服务人民的道路上不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