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凤英
高校舆情是高校在电脑、手机等网络平台上所表达的社会舆情。高校网络舆情因人群特征和环境特征而呈现出独特性,这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更加多元、影响更加深远、治理更加复杂。当前大数据时代,搜集全面、综合的数据,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是准确研判高校舆情的重要基础。
1.高校舆情倾向明确且多元化
大数据时代高校舆情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数据量大,这与高校学生大量运用传播媒介进行图片、音视频传播等因素紧密相关。当前,网络平台成为大学生畅所欲言的言论圣地,大学生的关注面广,讨论时政问题更加积极踊跃,高校舆情呈现多元主题,这与大学阶段学生总体呈年轻、率性等特点紧密相关。
2.高校舆情虽然情绪化激烈,但是可控性强
大学生群体处在人生第二个断乳期,心智没有完全成熟,面对问题易冲动、易产生对抗情绪,情绪化特征明显。但是科学的高等教育使得大学生判断力提高,理性精神彰显。因此可借助大数据技术将网络活动中的点击、转发、评论等数据化,从而对大学生网络使用痕迹进行关联度分析,挖掘相关性数据,建立分析模型,从而达到高校舆情的可控。
3.高校舆情内隐性弱化,外显性明显
高校大学生使用网络频繁,其真实生活在虚拟网络中出现已成为常态,这使得高校舆情内隐性出现了弱化,学生的自由意见不再隐藏,从后台走到了前台,外显性明显加强。
4.高校舆情个体性弱,群体性强
网络让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束缚,可自由言谈,但群聚式学习与生活、朋辈关系亲密等因素仍使得高校舆情展现出个体性弱、群体性强的特征。
大数据技术主要是针对挖掘的数据进行研判,其核心是数据的专业化处理,即将静态的、无价值的数据转化为动态的、高价值的信息。因此,舆情传播中大数据技术的使用能对高校舆情的研判与治理起到关键性作用。在舆情传播中利用信息处理技术做好高校舆情应对及管理的优势如下:
1.高校舆情的全景判断成为可能
大数据技术可以直接获取舆情传播态势下高校舆情的全部数据,进而深入研究其中的规律。相比于局限在小范围的采样对比分析,大数据技术能够多方面、多维度地对舆情传播态势下的高校舆情进行讯息获取,甚至可以从完全不相关的数据中获得信息,从而让高校舆情的全景判断成为可能。
2.可借助大数据技术预见舆情传播态势
通过大数据技术处理得到的信息是对未来态势的预判,即通过对舆情传播态势下高校舆情数据的关联分析并判断可能的结果。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舆情传播态势下的高校舆情必须及时依据大数据随时对舆情进行研判,加强对数据关联的舆情信息处理,及时对高校舆情特别是造谣性质的信息作出处理。
3.可借助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舆情传播状态
当前是数据爆炸的时代,舆情传播态势下的高校舆情数据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其相关性。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可以避免高校舆情出现更加不利的情况。利用大数据处理舆情传播态势下的高校舆情可以建立相关的大型数据库,丰富高校舆情的决策体系,合理化解每一次高校舆情危机。
为保证舆情传播态势下高校舆情的真实性和合理性,确保高校思政教育正常开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科学观,必须建立健全高校舆情监测机制。
班集体在大学生活中仍旧占主导地位,班集体作为小范围的整体性较强的单位,必须是舆情传播态势下高校舆情监测的重点对象。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并关心学生。
集体宿舍也是高校大学生活动的小单位,利用好宿舍这个小集体进行管理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要求必须充分发挥楼管员和宿舍舍长的引导作用,加强思想动态的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每个高校都有许多学生组织,比如学生会、社团等,依靠这些组织,学校可以牢牢把握学生动态,对舆情传播态势下高校舆情进行实时监测,教导组织管理人员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动态。
在对舆情传播中高校舆情进行监测的前提下,对高校舆情进行适当的引导,有利于保证高校网络环境的和谐,有利于高校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舆情传播态势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干预机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为实现高校舆情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应该借助互联网做好相关工作。为此高校应当搭建起自己的交流平台,合理利用网络的特点,使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他们有充分的法律意识,规范自己的言行。
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对其开展定期的心理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进行即时心理辅导,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新媒体时代,高校舆论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变,从过去封闭、隔绝的“象牙塔”中走出来,迅速融入到开放、互动的社会大环境中。由此,高校热点事件和网络舆情进入了相对高发期,如果应对失策,容易引发负面或恶性事件,给高校工作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原因:
90和00 后大学生作为高校舆论传播的主要受众,与前代大学生相比,思想意识与心理变化很大。新媒体带来的海量数据,让当下大学生有了更多渠道去了解社会和认识人生,更加具有独立意识和主体思想,因此他们对学校的宣传教育并不能全盘接受,对老师和权威往往抱有怀疑态度。与此同时,高校对思想道德教育重视不足,表面看来德育位置重要,但现实中重智育、轻德育,校园官僚色彩浓厚,素质教育实施不到位。个别大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和好的前途,不惜考试作弊、请客送礼、拉帮结派等,道德水平整体呈下滑趋势。
现在一些高校,仍沿袭上世纪 5 0 年代以来的传统舆论引导方式,以“两课”老师讲授以及开班会等传统方式进行,宣讲内容与大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相脱节,学生兴趣不大,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大学“两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舆论宣传阵地,开设的一系列课程,是长期以来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必修课,但现行“两课”教材内容较为陈旧、多与中学阶段重复,加之担任“两课”的部分教师水平有限,照本宣科、讲解不深,课外与学生互动交流少、未采取网络授课等新形式的授课模式,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也使得原本舆情引导重镇的作用没有发挥好。
新媒体时代,舆情互动与交流成了必然需求,而一些大学舆情引导中闭门造车的情况较为突出。如仍采取传统的“围追堵截”与命令、封锁等方式屏蔽与自身有关的负面新闻,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着过高的期待,力图把高校打造成所谓的“净土”和“象牙塔”。然而现实中,家、校、社会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早已被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不能做到有效沟通和舆情的衔接,学校教育的成效打折亦是显而易见。例如一些学生上课与下课两样,校内与校外“两层皮”现象较为突出,大学生群体功利性心理仍较明显,人格处在形成期,冲动行为和极端情绪常常出现,学生群体中道德失范、违纪、违法现象常常出现等。
大数据时代的舆情传播产生了新的形态,因此高校舆情管理必须与时代同进,真正贴近学生思想实际。一是正视互联网重要作用的发挥,主动抢占大学生舆论引导的主阵地;二是注重互联网对传统舆论的引导,主动改进“两课”教学与班会方式;三是满足高校与家庭、社会有效衔接的现实需求,积极搭建家、校、社会和个人有效整合的网络舆情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