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节目采编艺术探析

2018-11-18 17:56梁宇辉
记者观察 2018年17期
关键词:通俗化受众人员

文/梁宇辉

电视专题节目与日常所说的综合类节目具有明显反差,其关注某一主题,并为了突出这一主题进行多方面、深化的表述。电视专题节目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逐渐走入中国受众的视野,经过中国传媒界快速发展的几十年,如今已经成为深入人心且深受喜爱的一种节目类型,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着自身独有的艺术特点和艺术魅力。例如报道模式、评论模式、访问模式,甚至是混合模式,都是电视专题节目的不同呈现姿态。

一、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

从特征上看,电视专题节目既具备新闻类节目的真实性,又兼具文艺类节目的艺术性,它利用艺术的烘托渲染手法丰富节目本身的内涵,提升受众的审美体验。在电视专题节目的采编创作中,采编人员必须经过精确的题材选择过程,确定既具有表现价值,也有创作放大空间的优质专题。此外,在正式摄制之前,采编人员需要围绕专题内容确定节目的形式,并预先搭建起节目的构架。

(一)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理念

创作理念即对电视专题节目预期表达主旨的清晰认识,明确且牢固的创作理念在采编人员搭建节目构架的过程中十分重要。首先,主角形象的选取是电视节目能否成功吸引受众眼球、博得受众喜爱的关键因素。

其次,电视专题节目的设计中,架构和形式的合理塑造固然重要,但一档引人入胜的节目必须同时具有丰富完善的内容。这要求采编人员用心发现节目专题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制作出引发受众情感共鸣的节目。

(二)电视专题节目的通俗化

电视专题节目能够迅速发展并构筑稳固的群众基础,其中一点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常常将寻常人的生活作为选题,将专题的生活化、通俗化表达作为创作形式,即报道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事迹。这种“通俗化”的创作能够使受众获得心灵上的共振,并同时实现电视文化对“美”的追求。成熟的通俗化电视专题节目创作风格利用朴实无华的描述赋予受众深刻的体验,对小人物形象的立体化展现是最考验采编创作人员技巧和艺术造诣的课题。

二、电视专题节目的采编艺术探索

(一)节目设计

采编创作人员对电视专题节目的设计应当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对节目内容的精选,而后是在确定节目内容后打造节目的特征和品牌。采编人员应当选取真实、富有感染力的主题事件、主题人物,并公平公正地将情节表述出来,自然地引导受众体会主人公的真实情感。电视专题节目《艺术人生》的设计即为以人物专题为主旋律,以主持人和嘉宾的相互交流为展现形式,逐步铺开对主人公人生经历和思想的深入解读。

从当前电视专题节目的发展趋势来看,品牌意识至关重要。品牌意识能够有效避免不同节目之前的趋同现象,采编人员应当在设计节目风格和核心价值导向的同时,掌控通过节目内容激发受众人文关怀的独特方法。例如专题节目《鲁豫有约》,其铺陈思路在于从人物的经历解读过渡到人物的精神世界,抓住了以内容优化到品牌效应的关键。

(二)找准切入点

优质的电视专题节目可以做到由浅入深,以点及面,以一个个细微的动作、不易察觉的细节表现出背后深厚丰富的节目内容。电视专题节目善于表现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事物人情,这些内容的细节原本就不具有使受众“惊心动魄”的潜质,为了使受众获得更好的心理体验,采编人员应当善于找准表现节目主题的切入点、亮点,在这一点上灌以重力,深入刻画、细致表达,使这件小事具体形象,具有对节目主题的代表作用。

(三)专题的采访与连接的处理

采访提纲是采编人员对专题节目流程的整体设置,决定了节目摄制主导走向,采访人员应当依据采访提纲预先了解被采访人的性格特点,精心设计和筛选访谈问题。具体采访过程中,采访人员应格外注重与被采访人员之间的交流,循循善诱地使被采访人员深入表达见解,并及时归纳总结访谈话题中的观念和见解,实现访谈主题的深化提升。

采编过程中要注重对镜头连接的处理,在确保镜头连接顺畅的基础上提高镜头的感染力,重点关注镜头中“动”与“静”的结合以及对图像叠化效果的处理,使不同镜头有一定的重叠时间。

猜你喜欢
通俗化受众人员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让传统诗词通俗化
谈谈电视新闻语言口语通俗化的风格特点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完形填空Ⅸ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与艺术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