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也下组参加部分界别政协委员联组会讨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韩正看望民革、民进界委员并参加讨论。联组会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民进中央副主席陶凯元,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会主委黄震,福建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民进中央原副主席张帆作了发言。本刊刊载四位委员的发言,与读者共飨。
朱永新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五年来,规范出访活动、厉行勤俭节约、狠刹公款吃喝、抵制公款节礼,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唯独“文山会海”在一段时间里稍有收敛,便旧病复发,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一些地方、一些部门甚至用“文山会海”代替实际工作。
《人民日报》2017年6月报道,一个乡镇干部2016年全年开了280多场会,平均一个工作日超过一个会。镇里到县城两小时车程,来回路上半天,开会半天,一天就结束了。“文山会海”成了阻塞基层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半月谈》在江西、上海、福建等地调研反“四风”落实情况,发现以“文山会海”为代表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部分地区“回潮”。某个县级组织部门负责人反映近年召开的全县性工作会议增加20%以上。“以往分管领导即可解决的事项,现在往往要上升到常委会来讨论。”上海一位基层干部表示,“开会等于落实,发文等于做过”已成为评价基层工作好坏的标准。
为什么“文山会海”之风难刹?究其原因:
一是没有硬标准。八项规定要求“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但是,什么文件该发或不该发,什么会该开或不该开,答案并不明确。思想上稍一放松,就容易多开会多发文。
二是没有硬处罚。从中央到地方,在反“四风”案例中,多数是党员干部吃拿卡要、不作为慢作为等,对“文山会海”的案例通报却极为罕见。没有案例的警示威慑,部分领导干部认为不贪污、不腐败是大事,开会、发文则无伤大雅。
三是可以避追责。文件层层转发、通知级级下达,用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看似认真、重视,实际上没什么具体措施,本质上是向下级推卸责任。以“文山会海”落实指示精神,成为追责的挡箭牌,成了一些官员稳妥的工作选择。
“文山会海”是披着干工作漂亮外衣的另一种意义上的不作为、乱作为,是对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的选择性落实和有意无意的抵制。不仅影响各级干部的工作心态和生活质量,更影响了工作品质。
为此,建议:
一、重申精简会议标准。凡能用小型调度会、协调会、现场会解决的问题,不再召开大会;凡内容相近或会期相近、参会人员大部分相同的会议要合并召开;凡能通过文电办理的不再开会。同时,加强对各级党政机关开会发文的督查力度,严厉处罚、问责乱开会、乱发文的现象。像反腐败一样力度不减,节奏不变,不见成效,绝不收兵;不见巩固,绝不罢手。
二、推动“无会周”“无会日”等制度建设。如逐步推广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委的做法,固定每月的第一周为“无会周”。也可借鉴上世纪80年代河北正定县的做法,规定一周1~2天为“无会日”。
三、用新技术改进开会方式。需要大范围传达的内容,采用云视频会议,组织各级相关人员统一收看,不再层层开会、层层传达;需要不同区域落实的内容,尽量采取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减少舟车劳顿。
四、改变工作作风和评价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多次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和“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考评标准,彻底改变以开多少会、发多少文件的评价方法,改由工作完成实绩进行考评,从而促进干部作风从“注重形式”向“真抓实干”转变,工作方法由“简单贯彻”向“提高执行力”转变,政府职能由“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
“精文减会”并不意味着不发文件、不开会,而是做到不该开的会一律不开,让该开的会开得更好,力戒形式主义。总之,要以“零容忍”的态度搬文山填会海,让各级领导干部腾出时间,扑下身子为百姓多干点儿实事。
陶凯元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打响了一场脱贫攻坚战。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为了助攻这场举世瞩目的战役赢得全面,赢得彻底,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统一思想,积极开展对脱贫攻坚的政治阐释与宣传。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脱贫攻坚工作在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时,一线主战场存在着某些政策偏差、消极应付乃至形式主义的现象,在工作层面甚至出现了一些疑惑之声。故此,释疑解惑、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是当务之急,这直接关系到中央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的落地和落实。建议面向全社会,特别是肩负扶贫责任的党政干部,参与到扶贫工作中的公职人员(包括发达地区的党政干部),以及参与到扶贫工作中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开展深入系统的政治阐释和宣传,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现实体现,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补齐短板、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深化认识、坚定信心,为全面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打牢坚实的思想基础、营造积极的社会环境。
二、要深化政策,统筹推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可持续发展。贫困地区定期脱贫的阶段性政策安排,要与稳定脱贫、持续发展的改革措施和发展规划相衔接,形成长期的政策预期。应当提早谋划,将脱贫攻坚政策措施与各贫困地区区域发展战略、改革发展规划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在干部群众心目中形成清晰稳定的政策远景,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定力。
不谋整体,不足以谋局部。目前精准脱贫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但贫困家庭长远摆脱贫困,离不开其所在区域的整体发展。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贫困县、贫困乡镇和贫困村必须一并谋划推动。据我们了解,此轮扶贫的政策措施和考评指标实际上已经覆盖了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三个层次,但在贫困县以上层级改革和发展的难度很大,不足以支撑脱贫攻坚任务的落实。建议出台更为明确的政策措施,引导推动贫困地区一手抓贫困家庭脱贫,一手抓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要注重扶志扶智,为全面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保障。扶志扶智,不仅仅要针对贫困群众,还应当包括贫困地区的基层干部、基层政府和基层党组织。建议重点面向贫困地区基层党政干部抓好思想建设,比如,可以考虑将红旗渠干部学院办成脱贫攻坚干部培训学院;同时,要改善地方、区域社会的治理模式,消除社会性致贫因素,培植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社会性力量;此外,广泛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催生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群体精神面貌,压制当前比较突出的狭隘自私、肆意攀比、一切向外伸手的庸俗风气。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相当一批扶贫干部存在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为此,建议正视在扶贫系统压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人文关怀不足、干部管理的相关制度供给未能及时跟上所带来的问题,以确保全面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人才保障。
黄 震
我国的教育有一个怪圈,在许多人看来,人才就是学历,学历越高,人才越拔尖。上大学、上名牌大学成了“华山一条路”,千军万马过“高考”这座独木桥。从幼儿园开始到上小学,不能输在起跑线,家长带着孩子到处补课,学校不断给学生加压布置超重课业,过重的学业负担不仅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扼杀了青少年的个性爱好、兴趣特长和创造能力。同时我们的院校忙着升级,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重学术人才培养,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一边是行政命令一道重于一道,社会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人大、政协会议上年年呼吁, “减负”还是减不下来。一边是大学生、硕士、博士找工作难,而企业找不到高级技工,毕业生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我们的成才观和教育理念出了问题,应该反思。
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特点是从学历社会走向资格社会,据有人统计华盛顿邮报一天登载的900多个招工广告中,79%要求要有技术资格证书,而对本科学历有要求的只有6%,对硕士学历要求的工作岗位仅占2%。在德国每年有70%的初中毕业生放弃读高中继而读大学的道路,直接进入职业学校。德国的职业教育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相当多的可能性,在德国受过良好培训的手工业者和技术工人与教师、工程师一样受到社会的尊敬。德国技工工资高于全国平均工资,技校毕业生的工资几乎普遍比大学毕业生的工资高,一些行业的技工工资甚至高过大学教授。这里除了就业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与德国人的人才观有关。德国制造之所以享誉全球,关键是德国从制度设计上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大量投入和全社会对技工的尊重,造就了一大批技术精湛的“工匠”。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劳动技能水准尚无法形成有效竞争力。特别是我国正面临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分缺乏高级技工人才。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发改委等六部委制订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但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不强、发展理念相对落后、基本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高素质的一线技术工人的短缺,已成为阻碍我国产业发展、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瓶颈。
为此,建议:
一、首先要在全社会转变成才观念,全社会要大力宣传“条条大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成才观,每个人所做的事情不过是分工不同而已,无论是教师、医生、企业家、工程师还是技工,他们仅仅是职业之别,不存在尊卑贵贱。大力弘扬“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择业观。媒体不能整天宣传“白领”“银领”“金领”,追捧影星、歌星、球星,应多宣传平凡岗位的劳动者和他们的成才故事。
二、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就是要为各种不同潜能的学生提供最大限度开发自己才能的机会,提倡“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的成才观,多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并在教育制度上加以落实。
三、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和社会评价体系中,要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各行各业人才成长的环境和土壤。建立“国家资格框架”,把基于认知的学历资格证书与基于技能的职业资格证书加以融合,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等值;提高一线劳动者地位待遇,鼓励用人单位建立高技能人才特殊岗位津贴制度;提高各类表彰奖励中一线劳动者的比例。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万人计划)增加高技能人才类别,给予特殊奖励支持。加速我们的社会从学历社会向资格社会的转型。
四、加快修订完善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依法确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架构,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规范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各级政府应将职业教育纳入产业和经济发展规划,加强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基本建设、专业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超前布局培养新兴产业的高技能人才,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多元、社会分工合理、发展和谐的现代社会。从根本解决当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教育困境,使我国的教育健康发展,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张 帆
“人才进退国安危”,人才同样决定我国乡村的未来。由于前所未有的快速城市化与乡村发展战略的模糊,许多乡村人才持续“流失”,乡村振兴普遍面临“一将难求”的“人才荒芜化”现象,成为制约党的“三农”工作、扶贫工作的主要瓶颈。
在贫困地区的调研发现,“党的政策好,现在资金、项目都不缺,最缺人才”,各地扶贫资金、产业项目落地慢、落地难、效果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人才支撑和配套。一是存量劳动者素质偏低。统计显示,2016年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31422万人,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仅占8.3%,小学及以下的占43.4%。实用型人才仅占农村劳动力的7%。二是人才留不住、引不进。较之以往的年代,农村人才经受着更大的冲击、诱惑和挑战。“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观念已不足以支撑他们留在农村。例如,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村干部年收入刚从1.2万元提到1.8万元,远低于打工收入。待遇太低导致年轻的、有能力的农民不愿回村当干部。而由于区位、交通、气候及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劣势明显,政治待遇、经济待遇没有优势,人才更是引不进来。三是人才返乡机制不畅。当前,改革开放初期流出农村的人才已近退休年龄,这些人有阅历、有能力、有资源,能为农村经济和文化复兴提供动力,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供又快又省的有效途径;也有心理基础,他们有强烈的乡土情结,向往绿水青山。但受土地、户籍、医保、社保等制度制约,家园情怀无法顺利实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村人才的优先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为破解农村“人才荒芜化”,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为此,建议:
一、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到乡村振兴战略首要位置。要加强和改进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真正把党管人才工作覆盖到农村,并把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纳入考核体系。要加快出台乡村振兴中长期规划,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到规划的首要位置,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发展条件,让农村人才具有稳定、清晰的发展预期,切实巩固“三农”基础和戍边力量。
二、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乡村振兴要实施人才协同战略,系统解决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落后的现状。一方面,确保一批人才坚守乡村,营造环境,确保薪火相传。要把编制、职称、经济待遇等资源优先向农村倾斜,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人才向农村流动的用人导向,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稳定工作队伍。另一方面,坚持以培养当地农民人才为主,加快实现由简单“办班”向系统“育人”转变,定向培训一批能适应现代农业、有志于扎根农村的农民大学生。公共财政要加大零散的涉农培训资源的整合力度,并且突出这种培训与当地农业生产的联系。
三、强化城乡人才流动的制度性供给。政府应关注当地返乡人才的社会经济价值,及时出台指导意见,加快推进户籍、社保等相关制度城乡一体化的改革力度,实现医疗、养老、失业、住房公积金等“户随人转”。探索试点土地流转、宅基地、集体经济、农民合作社等有偿准入的机制,构建人才分享农村发展的机制和渠道,建立健全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