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坚持“深度融合,引领创新”,把“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作为今后十年的发展目标之一。广大语文教师应与时俱进,努力实现信息技术和语文实践活动教学深度融合,实现实践活动教学方式的创新与转变。本文试图强调信息技术在语文实践活动教学中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找寻彼此融合的路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融合;现状;路径
2010年7月29日教育部颁布了经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2012年3月教育部颁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的融合进行了具体细化和落实。该规划第一次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观念,并且十多次提出“深度融合”。该《规划》指出坚持“深度融合,引领创新”,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方针,并把“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作为今后十年的发展目标之一。
作为语文课堂教学必要的继续与补充、扩展与延伸,语文实践活动教学历来得到语文教育家、杰出的语文教师的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在宗旨和过程上,语文实践活动教学与教育信息化都有相通之处。因此,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国家战略的有利背景下,广大语文教师应与时俱进,将两者深度融合,对语文实践活动教学方式进行现代化的创新与转变,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实现教育教学的开放性,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得到实践上的应用,促进中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一、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的融合现状
(一) 应试教育下,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边缘化
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特别强调了实践性学习的重要性。然而高中阶段迫于升学率的压力,学校对应试课程往往给足时间,重点去抓,而对活动类的课程则予以忽略。也有一些语文教师基于教育理想,开展一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读书笔记、班报、演讲、走进社区等,以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随机性大,缺乏系统安排和有效的评价,甚至于会不了了之。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边缘化已深刻地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此基础上与教育信息技术的融合就更缺乏热情。
(二) 优质并实用的基于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的信息化平台匮乏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教育信息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高,各种各类教育信息化软件和平台在教育领域逐渐出现,不断地推送到学校师生面前。但是教育软件的开发过程缺乏征求一线教学人员的意见,缺少在一线教学实践中的试验和实践,对师生的意见反馈重视不足。在某些时候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要让步于软件和信息平台的缺陷,这必将造成教育教学资源的浪费,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而当前,基于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开发的教育软件和信息平台更几乎是空白。语文实践活动教学仍旧取决于教师“单打独斗式”的个人教育理念,局限于传统的人工指导。实践活动教学的时效性和质量在教育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手段上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和发挥。
(三) 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水平差异较大
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存在从接触、了解、应用到熟练掌握的过程。由于教师的年龄、学历的差异,对信息化工具的接触程度以及对信息化工具的认知态度的不同,导致教师对信息化工具掌握的熟练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工作量大,備课、上课、课后辅导和批改作业以及科研等其他相关事项,已充分占用了教师极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影响教师对信息化工具的掌握,也制约着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的热情。
(四) 学生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学习的意识薄弱
传统学习主要依靠书本,而信息化学习需要电子化平台。与信息技术深入融合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学更是需要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时间自主搜寻个性化信息。但从传统学习方式向信息化学习转变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无法满足信息化学习的需要;另外,学生的意志品质年龄特点决定了在娱乐传媒和交流工具的影响下,学生在信息化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娱乐化活动吸引,走入误区,从而影响信息化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学习效率。
二、 信息技术与语文实践活动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完成信息技术与语文实践活动教学深度融合,可极大丰富师生的信息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优化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辩证思维,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它不受城乡、校际、师资的限制,理论上可以缓解教学资源的不均衡的状况,从而更大程度上实现教育公平的理念。所以,我们在认清现状的基础上,应积极探索融合路径。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做必要探索:
(一) 强化顶层设计
在学校乃至上层教育局的层面,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下,转变思想,着眼学生终生学习的目标,看清语文应试和实践性学习之间的契合点,专门成立学科信息化领导小组,进行“顶层设计”和规范,整合一线教师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内涵解读、观念引导、理论支持、方案制订、技术支撑与质量评价等全局性工作”。“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并非单纯的技术与课程的关系,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信息技术与语文实践活动教学深度融合”也是如此,至少要从学校、学科、活动这三个层面进行通盘考虑,这样才能有力、规范、有效地推进。
(二) 改善信息化学习环境,开发实践活动网络学习平台
除了依赖学生家庭的网络环境和终端设备,语文实践活动教学需要的信息化环境主要包括校园网络、录播教室、网络教学平台、机房以及数字化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其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是校园网络和网络学习平台。离开网络就无法满足师生实践性学习的需求,信息技术与实践教学融合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同时,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学需有一个适用的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基于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的规范易用的学和教的空间。教育部等部门对“网络教学空间”的应用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到2017年,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化,教师普遍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研修、备授课、批改作业、家访及指导学生学习;学生普遍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自主学习。就学生网络学习空间这块,任重而道远。
(三) 利用教育信息技术整合区域内教学资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网络信息毕竟过于碎片化,不严谨,缺乏权威性。当前迫切需要在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合作下整合现有的教育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对区域内教学资源进行汇总、整合和分类,开发出优质的教学资源数字化信息平台,最终实现区域内教学资源共享,缓解区域内教学资源不均衡的状况,体现教育公平的理念,促进区域内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而言,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权威的教学资源数字化信息平台的建立对学生的意义更加重大。因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本就看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优质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平台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性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四) 对师生分别进行实用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
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非一日之功,学生也未必掌握足够的信息技术。这就限制了教育信息技术下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推动“融合”的过程中,应坚持不懈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技术培训。培训方式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对象,灵活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对于学生,可主要培训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和信息搜索技术,以满足自主网络学习和实践活动的需要。当然,培训离不开评价,还要适当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提高师生的自我学习的动力,实现教育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普及。
(五) 在现有信息技术条件下,实现共享交互
语文实践活动看重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除了课堂的交流和展示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展示。在教育信息技术软硬件设施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大众社交信息平台,实现班级内乃至校际的交流和展示。如可用微信建立班級学科微信群,实现文字、影像信息的交流分享;教师还可以开通博客和微博,开展各类务实高效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平台上互动,各抒己见,在博客中展示各自的成果。通过构建网络交互平台,可以消除课堂时间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参与需求这一客观事实,可以确保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更加民主、和谐、自由、开放的空间。
(六) 合理监管,逐步培养学生网络学习的兴趣,提高网络学习质量
网络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逐步提高、漫长的过程。学生网络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要家校合作建立好的网络学习氛围和平台,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筛选并懂得辨别思想导向正确、品味高雅内容和信息。其次,最好能与信息技术专家和优质的信息设备商合作,开发面向学生的优质的信息设备,能够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筛选,保证信息内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受到不良影响。
三、 结束语
总之,语文实践活动教学集中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先进理念。它着眼于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创造性和全面发展,实践着教育的开放性,能够让学生真正获益匪浅。而教育信息技术在语文实践活动教学中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非凡的优势。两者相辅相成,愈加彰显了两者的价值。尽管教育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实践教学相融合的过程遭遇了种种困境,但作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应秉持理想的教育理念,推动信息化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学模式建立,真正培养出有现代信息素养的出色的终生学习者与新型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张亚琼.浅析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J].现象研究,2016(06).
[2]柯清超,陈蕾.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发展——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13(08),总第319期.
[3]罗艳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整合的优势[J].教育教学论坛,2014(04),第17期.
[4]管恩京.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路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10).
[5]教育部,财政部等.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412/xxgk_179124.html
[6]郭松.教育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内小说阅读学习的整合研究[J].语文建设,2015(12).
[7]许敏敏.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基于实践教学的角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1).
作者简介:
谭文娟,江苏省高邮市,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