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无惧“陡岭”难

2018-11-17 09:34蔡林
关键词:王瑞专题片工作队

蔡林

扛了多年的摄像机,真的很难记清拍过多少部专题片了。但正经八百地拍摄微视频,却还是第一次。此次接到拍摄省财政厅驻陡岭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王瑞的任务,心里不由有些打鼓——微视频的创作规律和专题片是有区别的,照搬老经验肯定是不行;必须学会用微视频特有的表现语言来拍好王瑞。就这样,我边拍边学边摸索,几经周折终于拍成了《我是党员——王瑞》,播放后反响还挺不错。“尝新”成功,让我总算松了一口气。这次拍摄的感悟也很深刻,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九个字:“说清事、诉好情、点准题。”

说清事

微视频和专题片形式上最大的区别,就是时长。专题片动辄十多分钟,微视频可不会给你这么多时间,一般也就三五分钟。这么短的时长,想把一个人或一件事介绍清楚,肯定不是容易事。比如说我们要拍的王瑞,他从2014年开始就在陡岭村扶贫,四年多的时间里发生过很多故事,如果一一拍出来,别说几分钟,几十分钟也未必够。

摄制组凑在一起商量了下。以往我们也拍过一些事迹较为丰富的人物或进程较为复杂的事件,那时候我们都是选取一些要点片段或者说经典片段拍摄,就像挑拣出珍珠串联在一起。我们觉得微视频也可以采用这种手法拍,当然在选取这些片段时应标准更高,尽量用最小的片段说清最复杂的故事。这个“说清”,我们觉得很贴切。微视频尽管小,但也要能“说清事”,不能让观众只走马观花。

经过和王瑞的面对面交谈,对他的扶贫经历有个初步了解后,我们决定叙事的第一个点就是“王瑞进村”。这是他扶贫经历的最开始、第一步,自然应该介绍下。面对着镜头的王瑞干练、稳重,脸上带着朴实憨厚的笑容,这个印象挺“打人”。由于他刚进村是四年之前的场景了,所以只能通过王瑞的同期声来回忆:“当时陡岭村村容村貌还非常破旧,有的困难户家里还像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樣子,房子摇摇欲坠,村民的精神面貌整体也很昏暗,暗淡无光……”简短的介绍,一下就把故事的背景直接展现给了观众。

随后又采访“外围”。村里的刘兆吉过去是个“老上访户”,他和王瑞发生过“不得不说的故事”。于是我们找上了门。谈起他和王瑞的那段往事,老刘至今记忆犹新,开始向我们娓娓道来:“那是在2015年12月,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王瑞一连在我家待了四天,每天苦口婆心和我交心。我对他是半信半疑……”其实村里很多人都和老刘有一样的想法。王瑞认为扶贫先要把人心扶起来,就利用村民空闲时间入户走访。有的困难户、上访户家里去一次不行,就去两次三次,最多的一户去了十多次。“醋打哪酸、糖打哪甜,我们就是要追根究底地解决问题。”在王瑞的努力下,“老上访”们都平了心气,全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而我们表面上是拍摄刘兆吉这个片段,实际上则拍出了王瑞如何打开局面的“大事件”。随后我们又做了很多尝试,目的都是想通过简单的一个镜头或片段来说清故事主体。微视频想讲清楚故事,“以点带面”是上佳选择;众多的点集合在一起,整体叙事自然就水落石出。

诉好情

微视频“体格”娇小,而且是在方寸之间制造表现力,想让观众叫好,必须有能“打人”的东西。我觉得格外能“打人”的,就是情感。我们决定挖掘出王瑞身上那些能令观众感动的细节,“煽情”一下,这样一可以使王瑞的形象有血有肉、丰满真实,二也是让故事多些戏剧性、趣味性。但在具体选择细节时,我们也多少有些纠结——这个细节必须足够“细”,得具体;但还得“细致入微”,能呼应主题。我们发现王瑞从入村以来就开始记“驻村日记”,已经记了满满三本。我们觉得这个事一定“有料”。我们翻开他记的那些厚厚的日记,不出所料,里面全是令人感动的“泪点”。

“老父亲已于今天上午10点14分去世了,我在陡岭村住处用白毛巾和手机上的老父照片做个遗像,三鞠躬跪拜叩头,默默送上无限哀思!——2015年3月10日”字里行间,充满为大家忘小家的不寻常。“今天是我在陡岭村扶贫工作一周年的日子,想说的话很多,但最想说的就是要加快建立陡岭村致富机制。这一年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入村调查摸底,二是落实扶贫项目,三是招商引资。一些项目初见成效,如美丽乡村、整治高标准农田、村部办公用房、造地补偿等……——2015年8月7日”这里包含着如何扶贫的明确思路,让人真切体会到王瑞他们来扶贫绝对不是“走过场”。“世林和我一同住在冰冷的屋子里,我问世林能坚持住吗。他笑笑说,你能坚持,我怎么不能坚持?屋子里冒烟,呛得我直流鼻涕,当时还拉肚子,难受极了。——2015年12月21日”王瑞他们所吃的辛苦仿佛跃出纸端,浮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觉得,扶贫工作队的这三本“驻村日记”,就是具现全片情感的最好道具。我们下决心拿出一定时长来对“驻村日记”进行渲染,这样能使王瑞和他的故事都更具感染力,还是很值得的。后来视频播出后,关于“驻村日记”的情感渲染果然得到了观众认可。

最后多说一句,我个人觉得,微视频在情感表现方面也只能“细致入微”,即通过某个具体的细节来彰显情感、爆发情感;不可能像专题片那样通过空镜头、配乐或者蒙太奇来完成,因为既“没那么多工夫”,也会破坏微视频应有的快节奏。

点准题

微视频尽管形式新、表现活,但其根本还是党员教育制片的一种形式,必须承担宣传教育的基本职责。因此,在制作微视频时,画面必须得以主题为主,不能一味地为追求视觉享受,而无意或刻意地忽视了主题的表现。于是在微视频里,用一段或几段叙事来进行点题,就属必要之举了。

我们在拍摄王瑞时,也觉得应该“点准主题”。但这个“题”究竟是什么呢?有人说是王瑞的奉献精神,但我们觉得这个主题还是不够准确,有些“小”了。党员奉献是题中应有之义,要把王瑞的这种奉献放在时代大背景下来揭示,这样才有更大的意义。党中央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脱贫攻坚战,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不仅要敢作为,而且要有作为。尤其王瑞是驻村工作队队长,脱离这个身份去表现他的奉献,就是冲淡了主题意义。因此我们在拍摄制作时,注重去表现他是如何让陡岭村一步步走出贫困、走上致富路的。在片中,我们着重表现了王瑞的一句同期声:“我们要在陡岭村烧上一小盆炭火,温暖和照亮全村。”这句话其实就是最好的点题。

我们的镜头对准王瑞,表现他们是如何去“啃最硬的一块骨头”——不仅要让困难户脱贫,更要通过转变种植结构,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全村人的共同富裕,让这里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工作队的带领下,我们来到青松岭林下种植专业合作社去拍摄。这里的经理叫庞龙,是陡岭林场的下岗职工,现在是工作队重点帮扶的致富带头人。我们在微视频里简要地介绍了合作社是如何通过林下经济规模不断壮大,从而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的。其中,王瑞的作用自然不可或缺。我们拍摄合作社的发展故事,实际上就是将王瑞在脱贫攻坚中的付出展示给了观众。

微视频最后的画面,就是王瑞站在村口,望着周围连绵的青山,仿佛对陡岭村未来发展充满了期望。这是一次“精准点题”。微视频就是如此,必须学会用小巧手段来“点准题”。

(作者单位:辽宁省抚顺市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王瑞专题片工作队
Graph dynamical networks for forecasting collective behavior of active matte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oxides and silicon single crystals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轻盐集团: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
桥陈村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