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9年,法国发明家乔弗莱发明了蒸汽轮船;1804年,英国康沃尔郡的工程师理查德·特里维西克设计出世界上第一列真正在轨上行驶的火车;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的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试飞成功。几百年来,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得人类可以短时间内到达地球的任何角落,有不少摄影师致力于拍摄以交通工具为主题的作品,这些交通工具不仅是旅行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时常与人类对于环境与命运的思考有着密切联系。
2014年7月,从阿姆斯特丹飞往吉隆坡的马航MH17航班在乌克兰靠近俄罗斯边界处坠毁,298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2018年9月,空难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该航班是被导弹击落,俄罗斯媒体证实,击落MH17的导弹来自乌克兰军队。
飞机号称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空难发生的概率不到百万分之一,但一旦不幸遭遇空难,生还率极低。德国摄影师迪克马尔·埃克尔(Dietmar Eckell)多年來一直执着于拍摄那些遭遇空难后又幸遇奇迹的飞机,这些飞机所搭载的乘客在空难中全部得以幸存,因此埃克尔将这一系列作品命名为《圆满的结局》(Happy End)。
起初,埃克尔只是喜欢拍摄废弃的厂房、汽车等带有颓废气质的题材,有一次,他在航拍时发生意外,摔断了一条腿,这个事故激发了他的灵感,他开始关注相关的坠机事件。不过,埃克尔的镜头对准的并不是悲剧性的空难现场,而是那些坠落在荒野、孤独讲述着一段不幸故事的飞机残骸。
2010年,埃克尔辞去工作,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拍摄“零伤亡”坠机事故中的飞机残骸,从南太平洋上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到北极圈,他走过四个大洲的9个国家,拍摄了15架被遗弃的飞机残骸,同时,他也会尽可能地调查事故的信息和生还乘客们的故事。为了找到合适的拍摄对象,埃克尔钻研互联网论坛,挖掘档案记录,用谷歌地球进行搜索,对坠机区域有了大致概念后,他会询问当地的飞行员,获得关于地理位置的更多细节。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为了找到一架坠毁的飞机,他经历了一段“穿越历史的旅行”,比如只身穿过一个没有电力和自来水的传统部落。在北非寻找一架飞机残骸时,他还不得不和当地一个叛乱团伙协商,以便从毛里塔尼亚边境进入西撒哈拉。
埃克尔拍摄的每一架飞机都充满传奇色彩,当年发生事故的瞬间,飞机要么是紧急迫降成功,要么是及时得到了援救,全部乘客得以生还,而飞机残骸事后就留在原地,与自然融为一体。
埃克尔说:“我们听够了空难新闻,我觉得没必要在我的摄影中体现悲剧色彩,相反,我想给人们制造一种有积极意义的‘惊喜。当我在长途跋涉之后看到一架飞机停在眼前,会有一种超现实的感觉,一旦更多地了解了它背后的故事,又会无比欣慰。”
奥地利摄影师约瑟夫·霍夫莱纳(]osef Hoflehner)出生于1955年,以拍摄戏剧性的黑白风景照片而闻名。奥地利拥有令人敬畏的山脉,但没有沙漠和海岸线,于是霍夫莱纳在20岁时买了一台相机,开始四处旅行,体验外面的世界。后来他的职业生涯取得了惊人的成功,2014年被评为“奥地利十佳当代艺术家”之一。
霍夫莱纳的作品以黑白照片为主,他拍摄的城市和风景充满沉默、孤独的气质。他特别强调自然与人造世界之间的关系,无可挑剔的构图和明暗对比的节奏,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绘画性。
霍夫莱纳的系列作品《喷气式客机》,主要拍摄的是在加勒比海圣马丁岛的公共海滩上低空飞行的客机,他对于飞机有一种独特的情结,特别是低空降落的飞机,为了不错过任何珍贵的画面,他会记录下相关航班的信息,统计每天有多少航班途经他的拍摄地。但是,霍夫莱纳真正想要捕捉的并不是飞机,而是海滩上的人与飞机在某一时刻的巧妙结合。
在霍夫莱纳的作品中,游客们仰望飞机的表情或是背影,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喜感,让观者感到一丝惊险刺激、一丝不可思议、一丝生动有趣。此时此刻,自然与人造的产物结合在一起,通过构图与光影的作用衍生出一种诗意,人们可以透过这些影像重新审视一个自然与社会秩序并存的世界。
2014年,丹麦摄影师格雷格斯·海尔林(Gregers Heering)和作家克尔斯滕·杰克布森(Kirsten Jacobsen)登上号称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3E级集装箱船“Majestic Maersk号”,从亚洲出发,经印度洋、索马里海岸、苏伊士运河,最后进入地中海,在船上一共度过了32天,之后他们合作出版了一本书——《世界上最大的船只上的32天》。
这艘集装箱船长度相当于4个专业橄榄球场,高度超过20层大楼,可以容纳至少19000个集装箱,这些集装箱能装下100万台洗衣机。集装箱船经常在远东地区装载高档食品、电子产品和运动服运往西方,完成这个星球上的某种经济循环。
海尔林初次登船时感受到了一种“科幻氛围”,但事实上船上的生活相当枯燥乏味,每天只能听到轮船发动机组发出的轰鸣,只能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海。他在船上拍摄的照片向人们展示了这一“海上移动王国”的孤独,这是一个大多数人所不了解的世界,虽然它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海尔林说:“我珍惜人类创造的成果,这艘船与史诗般的大自然交织在一起,我被这个僻静之地的能量深深吸引。”
孟加拉的铁路系统最初是由英国人建造的,1862年开始运作,如今全国有将近3000公里纵横交错的铁路轨道,每年客运量超过四千万人次。
孟加拉的火车分为空调车厢、一等车厢和二等车厢,但很多普通百姓无力负担这些车厢的票价,当他们要搭乘火车去工作或者回家时,就抓着门边的把手,或是蹲在车箱间的联轴上、坐在车顶上,这样可以不用购买车票。这些搭车者能够熟练地躲避沿途低垂的树枝和电线,但在时速40公里的火车上,可怕的事故依然时有发生。
孟加拉摄影师阿卡什(G.M.B Akash)试图去了解这些搭车者的故事,用相机记录他们的生活状态,为此他也爬上了火车的车顶,将自己置于同样的危险之中,他称这个系列作品为“Nothing To Hold On To”(无物可依)。阿卡什说:“当火车开始行驶,你的腿会不由自主地开始颤抖,并下意识地找东西去抓,但那里根本没有东西可供支撑。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在风险极高的车顶,以及寒风、曝晒和雨天,情况会更加糟糕,但很多人要进城工作,比如贩卖自己制作的商品,他们别无选择。”生活在底层的人们虽然穷困,却依然有勇气持续与现实对抗,这样的精神也影响了阿卡什,让他更有勇气继续自己的冒险旅程。
阿卡什1977年出生,获得过80多个国际奖项,全球许多知名杂志刊登过他的作品。他的摄影作品以社会写真为主,记录了许多暗藏在黑暗角落里的现实,比如孟加拉的童工、尼泊爾的红灯区、印度的棉农等,他希望借此帮助那些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发声,让全世界都关注他们的存在。因为过分真实,这些照片常常让人倒抽一口凉气,作为摄影记者,阿卡什认为,透过照片呈现完全真实的一面,就是自己的使命。
拍火车的人
■王福春,生于1943年,代表作是《火车上的中国人》。他曾是一名铁道工人,凭借独特的视角和非凡的毅力,从1978年至今,跟踪记录了40年间火车车厢里的人生百态。
■钱海峰,生于1968年,是江苏无锡一家酒店的电工,也是一个扛着相机、乘着绿皮火车走遍中国的万水千山的摄影师。2006年至今,他已经坐了227趟绿皮车,拍下15万张照片。2015年,他的作品《绿皮火车》获得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刺点”摄影大奖。
■王嵬,北京90后自由摄影师,2005年开始拍摄火车主题,为此在中国境内行走了将近20万公里,把中国目前运行的机车型号基本都拍全了,他的作品堪称是一部中国现代火车简史。在他的镜头中,蒸汽机车、绿皮车、蓝皮车、高速列车这些庞然大物,以美丽的自然为背景,展现出唯美而动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