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丰富的地区旅行,常会听到“基因库”的说法一对于生长着大量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来说,“自然物种基因库”的称号是字面意义上的实情,肯定是当之无愧;同样,不少地区也留存着特色鲜明的民俗风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代传承者只有抵住五光十色的时尚侵袭,将祖辈留下来的风俗与技艺继续发扬光大,才算是守住了本乡本土的“文化基因库”,没有在外来物种的蚕食下溃不成军。后一种说法虽然是借自生物学的隐喻,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文化传承任务的紧迫与艰难。史学大师傅斯年曾说,考古学家发现一个甲骨文新字,其意义相当于天文学家在茫茫宇宙中发现一颗卫星。套用大师的名言,我们也许可以说:让一项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其意义不亚于从濒危中拯救像银杉、大熊猫这样的珍稀生物。
本期杂志的两篇重点报道——《榕江:留住失落的基因库》和《呼伦贝尔:东北偏北》恰好都与守护文化基因的主题有关。报道者们远赴黔东南的榕江县与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中俄边境乡镇,为我们探寻侗族大歌、侗布、鄂温克民俗建筑与驯鹿文化等文化遗产的传承情况。培育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是文化媒体当仁不让的责任;我们希望借助报道中呈现的鲜明态度和丰富细节,为这些“濒危”的传统瑰宝在当代与未来的留存做些实事。
旅游雜志报道地方民俗,比较容易出现的一个倾向是“猎奇”。很多报道者为了渲染自己的“接地气”风格,要么把报道目的地描绘成封闭原始、未受外界侵扰的孤绝净土,要么就是不断感慨今不如昔,一个劲儿哀叹某项习俗、某门技艺的失传。在我们看来,这是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一种刻板化、套路化处理,相当于想用温室大棚豢养培育的方式,完成保护珍稀动植物的任务。
了解生物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只有通过与环境、生态背景的对话、互动,基因才会产生丰富多元的表达;与此类似,我们的报道者也发现,传承悠久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大格局中找到了自我表达的途径。无论是受到电视音乐大赛青睐的民歌、与时装设计师合作的侗布织艺,还是以民俗体验园形式存续的鄂温克驯鹿喂养习俗,珍稀的文化基因都并没有在外来文化浪潮的裹挟下湮灭消失,而是坚韧、强健地与时代融合,形成了全新而多彩的表达形态。这里所展现的,既是新一代传承者的通达睿智,也是文化遗产固有的茁壮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