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长河的“第三岸”

2018-11-17 08:24
中国国家旅游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多瑙河城堡

18天,我搭乘两条河轮,沿莱茵河、美茵河和多瑙河逆流而上,又顺流而下,两岸切换着荷兰、德国、法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风景。2200多公里航程中,我一直试图寻找这厚重长河的“第五岸”,那是由坚硬的历史、柔软的诗歌和氤氲的传说所组成的时光之岸,它们在一代又一代漫游者记忆的洪流中不断浮现。

莱茵河慢板

欧洲河轮旅游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每年大约有5000个航次。阿姆斯特丹中央车站北侧的堤岸上停着一长串河轮和许多大巴,打开一款手机APP,输入我预订的河轮名称MS Gerard Schmitter,很快就精准显示出了它所在的位置,7天6夜跨越荷兰、德国、法国的莱茵河之旅就此开始。

阿姆斯特丹水上漫步

泛欧游轮十分重视餐饮制作环节,曾与保罗·博古斯(Paul Bocuse)、马克·海伯林(Marc Haeberlin)等著名米其林厨师共同设计菜单,旗下河轮的餐厅都保持着较高水准,是靠谱的“水上法国餐厅”。MS Gerard Schmitter的餐厅位于中层甲板后测,走廊上挂着不少由泛欧游轮创始人热拉尔·施密特(Gerard Schmitter)绘制的花卉题材的小型油画,这种优雅的气息也贯穿在整条河轮的设计之中。

当晚,我们先在附近码头搭乘观光船,体验了阿姆斯特丹的“运河环游”(The Canal Ring),也算是此次水上长途旅行的热身。

阿姆斯特丹共有165条运河,总长度约50公里。最靠近老城中心的辛格运河(Singel)15世纪就已存在,是当时刚刚开始扩展的阿姆斯特丹的护城河;16世纪未,一批贵族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更多的运河,按照地貌特点,设计出呈同心圆弧状的布局,沼泽地排干水分,成为被运河环绕的岛屿,水道变为交通网络、灌溉系统和城市军事防御体系的—部分。2010年,“17世纪运河环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观光船驶入Zwanenburgwal,它曾被当地报纸评选为阿姆斯特丹最美丽的街道之一,画家伦勃朗和哲学家斯宾诺莎曾在此沿河而居,这段运河也被称为“染料运河”,早年间这一带有不少染料作坊,染好的纺织品就挂在河边晾干。

海伦运河(Herengracht,也称“贵族运河”),是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三条主要运河之一,南段的“黄金湾”坐落着许多豪宅,每一栋都有数十个房间,带有花园和马车屋,当年彼得大帝第二次访问阿姆斯特丹时,就住在其中的527号。

阿姆斯特丹的运河上现有1281座桥,马格雷吊桥(Magere Brug)是其中为数不多的木结构吊桥之一,横跨在克斯特拉特河(Kerkstraat)两岸,有两个高耸的木架子。这座桥曾被多部电影作为外景地,其中包括1971年拍摄的007系列电影《金钢钻》(Diamonds Are Forever)。

皇帝运河(Keizersgracht)沿岸的529号大宅,曾是美国政治家约翰·亚当斯的居所,特洛伊遗址的发现者——著名考古学家海因里希·斯里曼曾在71号工作了将近3年。

王子运河(Prinsengracht)沿线的大部分运河旁屋都是荷兰在黄金时代建造的,其中包括不少著名建筑,比如阿姆斯特丹最高的教堂“西教堂”(Westerkerk,教堂的尖塔高85米)。

阿姆斯特丹的运河周边散布着大约2500间船屋,有固定的人家居住,屋中陈设与岸上的房屋相似,有各式家具,也有厨房和卫生间,售价一般28万欧元起。

Brouwersgracht是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的北部边界,运河上曾停泊着从亚洲运来香料和丝绸的船只,还设有仓库,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些职员也住在这里。如今这些仓库已经变成了阿姆斯特丹最昂贵的公寓。

被历史拉长的旅程

克雷菲尔德(Krefeld)是河轮在德国境内驶过的第一站,当天午餐的主菜是著名的阿尔薩斯佳肴——分量十足的成肉泡菜,包括三大块咸肉、两根斯特拉斯堡香肠、泡菜和土豆。咸肉泡菜原是德国和东欧的传统菜,1648年法国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之后,经过法国厨师的改良,成为法餐中的一道名菜。

午后,天气阴晴不定,透过房间的大窗向外望,河轮距离岸边只有二三十米,静寂的河岸上,高高的芦苇丛背后闪过—位拄着拐杖的白发老人的身影,这是莱茵河留给我的一个平凡而诗意的印象。

经过克雷费尔德和杜塞尔多夫,不久就望见了科隆大教堂的两个尖顶。河轮靠岸后,我沿着河边的长堤走向大教堂,南侧广场上有个男人弹奏着一架白色的钢琴,旁边还有一位吹着小号,乐音高亢,和大教堂挺拔的气质很相配。

科隆大教堂1248年开始修建,1880年才最终完成,教堂中最著名的藏品是“三王神殿”,这个镀金装饰的三重木棺是西方宗教世界最大的遗物,里面放置着三位宗教智者的遗骸。这些遗骸被称为“魔法师的遗物”,最初放置在君士坦丁堡,后来被君士坦丁皇帝托付给主教尤斯托吉乌斯一世,主教乘坐牛车将遗骸带到了米兰,1164年,神圣罗马皇帝弗雷德里克·巴尔巴罗萨征服米兰,将遗骸从米兰圣尤斯托吉奥教堂带走,送给了科隆的大主教。1190年,凡尔登的金匠尼古拉斯(Nicholas)受科隆大主教委托,开始创作“三王神殿”,大约在1225年完成,木棺四周的浮雕表现了先知、使徒和基督等形象,以金银和一千多件珠宝装饰。这座神殿1864年对外开放,源源不断地将朝圣者吸引到了科隆大致堂。

出了教堂,我沿着老城区的霍赫街散步,这条步行街上有不少商店和咖啡厅,我选了一间小酒馆,点了Kolsch淡啤酒,这款啤酒在科隆的酿造历史已经超过100年。

莱茵河峡谷的呢喃

莱茵河峡谷比我想象中要宽一些,首先出现在左侧山崖上的是马尔克斯堡(Marksburg),1117年由爱泼斯坦家族修建,旨在保护城镇并加强海关设施,1283年后城堡曾两度易手,19世纪时被拿破仑占领,用作监狱,也是残废士兵的疗养所;1900年,它以1000枚金马克的象征性价格卖给德国城堡协会,1931年起至今一直是该组织总部的所在地。

接下来看到的是位于Sankt Goar小鎮附近山顶的莱茵岩堡(Burg Rheinfels),1246年由戴瑟五世伯爵建立,用来对过往船只征税。历史上,这座城堡的面积大约是现在的5倍,是莱茵河中部最大的堡垒,内部设有面包房、药房、啤酒厂、水井和牲畜饲养场,日常有数百人居住,后来城堡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遭到损毁。城堡遗址内有一个大地窖,是欧洲最大的拱形地窖之一,原本是用来存放酒桶的,总容量约为20万升,1997年地窖被改造成为音乐会和戏剧表演的场地,可容纳400人。

莱茵岩堡对岸的悬崖上矗立着著名的“猫堡”(Burg Katz),它始建于1371年左右,1435年,卡岑埃尔恩博根(Katzenelnbogen)的一些贵族在城堡中的葡萄园种下了雷司令葡萄,成为第一批栽种这一葡萄品种的人。这个城堡1806年遭到拿破仑军队的炮轰,19世纪末时重建,现在归私人所有,不对外开放。

河轮驶向罗蕾莱崖(德语为Loreley),这座高132米的陡峭岩石在岸边拔地而起,气势逼人。Loreley这个名字来源于古德语Lureln,意为“呢喃”,而Ley在凯尔特语中意为“岩石”,合起来就是“低语的岩石”。19世纪以前,当地有一个小瀑布,莱茵河湍急的水流,加上岩石特殊的回声作用,产生出一种低沉的声音,使得这个名称十分贴切。此处河面十分狭窄,宽度不到130米,深度则有20米,是莱茵河中段的最深处。

1801年,德国作家克莱门斯·布伦塔诺(Clemens Brentano)从古代神话中获得灵感,创作了民谣Zu Becharach am Riverine,讲述的是与这块岩石有关的一个非情故事:美丽的女子罗蕾莱被心上人背叛,后来又因这个男人的死亡而受到指控,被判进入修女院幽闭,三个骑士押送她前往修女院,途中经过这块岩石,她请求爬上岩石再看一次莱茵河,登上岩石后,她确认看到了她的爱魂,然后纵身跳下,坠入莱茵河,岩石间久久回荡着她的名字。

1824年,诗人海涅在他著名的诗歌《罗蕾莱》(Die Lorelei)中改编了这个故事,罗蕾莱成为传说中的女妖,如同希腊神话中半人半鸟的海妖塞壬一样,披着金色的头发,坐在莱茵河上方的悬崖上,用美貌和歌声分散船夫们的注意力,使船只纷纷撞上岩石。

1837年,作曲家弗里德里希·西尔彻(Friedrich Silcher)将海涅的诗歌谱成歌曲,在德国广为传唱。此后不断有艺术作品以罗蕾莱为创作灵感,表达诱惑与死亡的主题。

普法尔茨城堡(Burg Pfalzgrafenstein)是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下令在1326年至1327年间建造的,位于考布(Kaub)附近的沙洲上,不像其他城堡那样高高在上,却扼守着狭窄的航道,让往来船只无处可躲。作为一个以收费为目的的城堡,它与考布小镇共同设防,首先在河流上游大约一公里处设立一个危险的障碍物,迫使船只离岸边更近,同时在狭窄的河面上放置了一条铁链,船只只能乖乖停下缴费。当时不合作的船商都被关在水牢里,直到交付赎金才能被释放。神奇的是,这座“皇家收费站”经受住了河上浮冰的冲击,也躲过了战火,从未被其他人占领或摧毁过,1866年它被普鲁士收购,后来改建成了交通信号站。

德国慢时光

河轮停靠在吕德海姆时,我们乘坐小火车在葡萄园之间穿行,在酒庄品酒,参观德国首家音乐演奏器博物馆(Sigfireds Mechanisches Musikkabinett)。这个博物馆原是15世纪一个骑士的庄园,目前陈列了大约350种机械乐器,制作时间跨越了3个世纪。这些演奏器都能自动演奏乐曲,其中一件是钢琴与两组小提琴的组合,音色十分完美。博物馆的商店有不少小型演奏器出售,价格不菲,其中一件会发出婉转鸟啼的银制八音盒,小得可以放在手心里,售价6600欧元。

海德堡城堡(Heidelberger Schloss)是阿尔卑斯山以北最重要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之一,坐落在国王宝座山(Konigstuhl)北麓的山坡上,残破的宫殿建筑风骨犹存,一些细部十分精美。从这里可以眺望内卡尔山谷和海德堡老城。

13世纪初,海德堡城堡的第一座建筑作为皇家住宅而修造起来,此后,城堡的建造持续了将近400年,其间几经扩建,涵盖了哥特、巴洛克、文艺复兴等多种建筑风格。1688—1697年,城堡及花园多次被摧毁,1764年又因雷电袭击发生火灾,此后,这片宫殿废墟被误用为采石场,一些居民会在这里为自家的房屋寻找建筑材料。1800年左右,“风景如画的废墟”成了文艺浪漫主义者关注的对象,契合了一些艺术家对于残败之美的偏爱。英国画家J.M.W.透纳(1775—1851)1817—1844年曾多次在海德堡小住,在他的画作中,海德堡城堡比实际位置要高出许多,显得更加雄伟。1840年,海德堡与德国铁路网相连接,旅游业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位于城堡深处的奥特西因里希大厦(Ottheinrichsbau)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美的宫殿建筑之一,共有四层,如今最上面两层只剩下了外墙的立面,透过空旷的窗户望向蓝天,有一种苍然之美。

“酒桶大厅”是海德堡城堡中的一个独特景点。1591年,城堡地窖里建起了第—个酒桶,1664和1728年分别建造了第二个和第三个,1751年,砍伐了130棵橡树,建起了现存的这个高10多米、可容纳22万升葡萄酒的酒桶,当时这些葡萄酒是征税的成果。这座酒桶可以登上去,顶部空间也被用作舞池。

到了海德堡,莱茵河之旅已接近尾声,河轮的酒吧举行了一个餐前酒会,享受过各种美食之后,全场灯光暂熄,服装员端出了阿拉斯加大烈酒火焰冰激凌(Baked Alaska flamed in Grand Marnier),厨师将白兰地浇在冰激凌上面,瞬间腾起高达50多厘米的火焰,欢快地舞动着。大烈酒(Grand Marnier)由干邑白兰地、蒸馏香精的苦橙和糖混合而成,相传1880年由亚历山大·马尼耶-拉博丝特(Alexandre Marnier-Lapostolle,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拉博丝特酿酒世家的后人)发明,塞萨尔·丽兹(Cesar Ritz,1850—1918)为这款起了“Grand Marnier”这个响亮的名字,作为回报,1898年,亚历山大帮助丽兹购买并建立了巴黎丽兹酒店。

Tips

莱茵河

莱茵河全长约1230公里,始于瑞士东南部的阿尔卑斯山麓,流经瑞士—列支敦士登边境、瑞士—奥地利边境、法德边境、德国和荷兰,最后注入北海。

莱茵河中下游的主要景观是矗立在山顶的将近40座中世纪城堡,17世纪的战争使得其中的部分城堡成为废墟,19世纪它重新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强烈吸引了浪漫主义运动,反过来又影响到许多新的城堡在此间重建。

目前沿着山谷运行的铁路,造成了山谷的噪音污染。不过,早期各种保护措施的尝试,使得景观整体上没有受到影响,同时,当地也致力于维护在陡峭山坡上酿酒的传统。保护稀有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以巩固经济活力。

岸边徒步

莱因斯泰格(Rheinsteig)徒步小径是德国菜茵河东岸的一条主要徒步线路,从波恩延伸到威斯巴登(Wiesbaden),全长320公里。这条线路穿过林地和葡萄园,经过吕德海姆、艾宾根修道院和尼德瓦德纪念碑,途中有一些富于挑战性的上下坡。

雷司令徒步之路(Riesling-Route)从洛什豪森(Lorchhausen)延伸到弗洛舍姆(Florsheim),全长70多公里,中间穿过吕德海姆的葡萄园。此外还有一条雷司令骑行路线(Cycling the Riesling Route),从斯特拉斯堡沿菜菌河到科布伦茨,接着沿摩泽尔河到南锡(Nancy),然后沿着拉马恩·乌·拉欣运河(Canal de la Marne au Rhin)回到斯特拉斯堡,途经德国西部和法国东部,全长约900公里。

从“小法兰西”到“小威尼斯”

泛欧游轮的莱茵河河轮,终点站是位于法德邊境的斯特拉斯堡,它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两国之间的一座文化桥梁,同时也是欧洲议会的总部所在地。1988年,斯特拉斯堡的中心——格兰德岛(Grande lle)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岛的西端有一个被称为“小法兰西”(La Petite France)的历史街区,伊尔河的主流茌此分成4祭支流,清澈宜人,有天鹅在水中游弋。

从斯特拉斯堡搭火车前往64公里外的小镇科尔玛(Colmar)只需半小时。科尔玛以保存完好的古城和恩特林登博物馆(Musee Unterinden)而闻名,它位于阿尔萨斯“葡萄酒之路”上,也被称为“阿尔萨斯葡萄酒之都”。离火车站不远有一个名为“小威尼斯”(La Petite Venise)的古旧街区,罗赫运河(Lauch)从中穿过,河面上不时有游船驶过,这里以前是蘑夫、制革工人和养鱼人聚集的区域,后来经过改造,成为这座小城最浪漫的一角。

美茵河碎影

美茵河畔,随便一个小城都能翻出一段厚重的历史,悠悠岁月在河水的光影中起伏流转,即便是像我这样的匆匆过客也能受到感染,沉浸于一种绵延不绝的日常诗意之中。

触摸中世纪

河轮清晨抵达美因茨(Mainz),美茵河从这里注入莱茵河。这座小城是罗罗马人在公1元前1世纪末作为军事要塞建立起来的,守卫着罗马帝国最北端的边疆,如今它更多是作为约翰内斯·古登堡的家乡而为人熟知,古登堡1450年前后发明了活字印刷机,并印刷出第一本书。

沿着河岸漫步,走进美因茨大教堂,里面十分幽暗,管风琴的音乐动人心魄。“二战”中,美因茨多次成为盟军轰炸的目标,大教堂也在1942年8月被击中,大部分屋顶被烧毁,好在拱顶完好无损,战后的修复过程—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

第二天当地要举办一场马拉松比赛,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正在路边调试摄像机,我和摄像师闲聊了一会儿,告别时,他随口提醒我:“你的镜头上有一点灰。”德国人的精细真是名不虚传。

随后河轮停靠在吕瑟尔斯海姆(Rtisselsheim),可以从这里驱车30多分钟前往法兰克福(Frankfurt)。在美茵河畔,我随着人潮登上建于1868年的Eisemmer Steg铁桥,“二战”时它曾被德国国防军炸毁,1946年重建,目前连接着法兰克福的两条主干道,每天有数千人往来,同时它也是法兰克福的“爱情之桥”,栏杆上挂着不少连心锁。

米尔腾贝格古镇(Miltenberg)地处斯佩萨特(Spessart)和奥登瓦尔德(Odenwald)山脉之间,四周森林茂密,镇中安静怡人,散布着大约150栋建于15—18世纪的半木结构的房屋,都有着童话般的色彩。

“巨人旅店”(Zum Riesen)矗立在一个三叉路口,外墙上部绘有幽蓝色的图案。这座旅店建于1411年前后,是德国最古老的旅店之一,1590年建筑师雅各布·斯托尔(Jacob Stoer)曾用市政委员会捐赠的100根原木加以重建。这里的住客包括:两位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弗雷德里克·巴尔巴罗萨和查尔斯四世,拿破仑·波拿巴,美国歌星“猫王”。

沿小径登上米尔登城堡(Mildenburg),可以看到美茵河在这一带拐出了一条优美的弧线。米尔腾贝格处于通航河流的拐弯处,以及从法兰克福到纽伦堡的重要贸易路线上,商人们在此储存货品,促进了客栈和仓库的建设,12世纪,当地为了保护城镇安全修建了米尔登堡。

韦尔特海姆(Wertheim)也是一个中世纪风格的小城,街道狭窄,不少游人在路边的餐厅品尝8欧元一串的烤猪肉,十分热闹。城中也有一座城堡,以这一地区典型的红砂岩建造而成,沿着陡峭的台阶登上城堡旁边的观景台,可以俯瞰附近险峻的地理风貌。

韦尔特海姆附近的河岸上立着一块块宣传牌,写有与本地相关的名言,其中一句出自马丁·路德:“韦尔特海姆不惧怕火焰,它只会在深水中老去。”另外一句是德国的朋霍费尔牧师(Dietrich Bonhoeffer,1906—1945年)说的:“反射之光从来没有征服过世界,但感情可以。”这位牧师以坚决反对纳粹专制而闻名,1943年4月被盖世太保逮捕,1945年被处以绞刑,年仅39岁。1965年,韦尔特海姆将当地一座成立于1266年的语法学校更名为“朋霍费尔学校”。

18世纪的留痕

维尔茨堡主教官是德国最大的巴洛克风格宫殿之一,建于1720—1780年间,周围环绕着美丽的花园。乔瓦尼·巴蒂斯塔·蒂波洛(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在“台阶之厅”的拱顶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壁画,总面积600平方米,拱顶的四面分别绘制着欧洲大陆、亚洲大陆、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这就是当时欧洲人心目中的整个世界,当时澳洲大陆和南极大陆还没被发现。最华丽的“皇帝大厅”竖立着人造大理石的柱子——当时人造大理石可比天然的要贵许多。

宮殿的最后一个房间记录了1945年3月16日225架英国兰开斯特轰炸机在17分钟内摧毁维尔茨堡的情景,城市的90%都遭到破坏,这座宫殿也未能幸免,后来又全部重建。这个房间陈列着轰炸后残存的一块三角形镜面,上面绘制着精细、古雅的图画,体现着18世纪精英团队的高超手艺,又经过时光的打磨,其色调是修复品很难达到的,这种差异甚至用肉眼都能看得出来。

主教宫向西有一座旧石桥,初建于1473—1543年,18世纪时增加了12尊4.5米高的圣徒雕像。这座桥在“二战”结束前夕被炸毁,美军将一座圣像扔进河里,以便为高射炮让路。

Tips

美茵河

德国的美茵河是莱茵河最长的一条支流,全长525公里。美茵河的名称源于拉丁文“Moenus”,意为“菜单”。

“美茵河自行车道”(Main-Radweg)沿河而建,是德国一条主要的自行车道,也是被德国自行车俱乐郡授予5星等级的第一条长距离自行车道,东起美茵河两条支流的源头——克怀森(CreuBen)或比绍夫格里恩(Blschofsgrun),两止于美因茨,长约600公里。

米尔腾贝格徒步

米尔腾贝格处在一条“红酒徒步旅行路线”(Frankischer Rotweinn Wanderweg)上,这条线路确立于1990年,从格罗瓦施塔特(GroBwallstad)经过来尔腾贝格通往比格施塔特(Burgstadt),全长约13公里。

米尔腾贝格也是“莱茵河—美茵河工业文化路线”(Route der Industriekultur Rhein-Main)的起点,这条线路以宾根为核心,全长160公里,沿线已有700座工业遗产建筑物被科学分类,其中就包括米尔腾贝格的旧火车站。

浪漫之路

浪漫之路(Romamsche StraBe)是20世纪50年代设计出来的德国南部的一条公路旅行路线,北起维尔茨堡,南到新天鹅堡脚下的小镇菲森(Fussen),全长350公里,连接起一些特色城镇和城堡,沿途设有棕色标志。中世纪时,它曾是连接德国中部和南部的一条贸易路线。

罗滕堡(Rothenburg)是浪漫之路上一座著名的小城,起源于9世纪,15世纪时人口约为5500人,远远超过当时的法兰克福和慕尼黑,只是,后者如今已发展成为大型城市,而罗腾堡还停留在中世纪的时光里。罗腾堡曾经出现在好几部电影中,其中包括《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上集(2010年)和下集(2011年)。

多瑙河画卷

那些流淌了千百年的大河,不断地被观看、被渡过,从而成为影像之河、记忆之河,无数岁月的痕迹汇聚成一幅长长的画卷,将历史与现在连接在一起。

德国的文化遗产

纽伦堡中央广场北侧的美丽喷泉修造于1385—1396年间,高约19米,有哥特式尖顶,装饰着40座色彩缤纷的塑像,都是先知、传教士、哲学家等贤达人士,代表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世界观。喷泉周围的铁栏杆上嵌有两个直径10厘米的铜环,据说,心中默默许愿,同时将铜环顺时针旋转3圈,就会有好运降临。

中央广场上有好几个摊档都摆放着姜饼,这种小点心是13世纪时由僧侣发明的,后来成为本地的名产。纽伦堡姜饼的直径一般是11.5厘米,按规定必须含有不少于25%的坚果和小于10%的小麦面粉,原料还包括蜂蜜、丁香、姜片等,味道香甜。有的姜饼还被包装在具有环旧风格的铁皮盒子里,供玩家收藏。

位于布亨巴赫(Buchenbach)的Leerstette船闸,是我此行欧洲长河之旅经过的三座大型船闸,也是德国迄今建造的落差最大的船闸之一,长190米,宽12米,两端水位差异24.67米。美茵河上的船闸宽度一般都是12米,而河轮的宽度是10米,通过船闸时,两边几乎要贴到墙壁,驾驶员需要具备相当高超的技术。

河轮从凯尔海姆(Kelheim)开始了多瑙河上的航程。距离凯尔海姆不远的雷根斯堡(Regensburg)是阿尔卑斯山以北最大的中世纪古镇,有一座横跨多瑙河的石拱桥,建于1135—1146年,第二次和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骑士们在前往圣地的途中,曾通过这座桥横渡多瑙河。镇上的大教堂是德国哥特式建筑的一个范本,始建于1275年,1634年主体建筑完工,其中塔楼直到1869年才竣工。每逢周日,著名的雷根斯堡男童合唱团(Regensburg Domspatzen)会在这里一展天籁之音。Domspatzen原意是“大教堂的麻雀”,975年,雷根斯堡的沃尔夫冈主教创办了一所教堂学校,组织男童在礼拜仪式上表演合唱,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合唱团之一。

2006年,雷根斯堡旧城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理由是“这座中世纪城镇拥有许多优质建筑,证明了它作为一个贸易中心的历史及其从9世纪起对该地区的影响……该镇还以其作为神圣罗马帝国中心之一的遗迹而令人叹为观止。”当年雷根斯堡是通往意大利、波希米亚、俄罗斯和拜占庭的大陆贸易路线的重要过渡点。

黄昏时分,石桥东侧的“香肠厨房”(Wurstkuchl)已经坐满了人。这家酒馆有500多年历史,它所在的位置曾被用作雷根斯堡石桥的建筑办公室,石桥完工后,办公室变成了酒馆,雷根斯堡的石匠和码头工人一直在这里享用美食。这里的木炭烤架、自制香肠、纯猪肉火腿和自家地窖里发酵的泡菜等基本保持着传统风味,连芥末都遵照历史配方制成。

雷根斯堡下游10公里处的山岗上有一座宏大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瓦尔哈拉神殿(Walhalla)。1807年,路德维希王子为彰显德国的统一,开始构建一座名人堂,他登上巴伐利亚王位后,历时12年建起了这座神殿,于1842年完工,耗资66.6万英镑。神殿展示了130个半身像和65块牌匾,从公元9年特托堡森林战役的胜利者阿米纽斯(Arminius)开始,涵盖了2000年的历史。被授予荣誉的名人并不局限于今天德国的范围,比如1807年最早完成的是哥白尼的雕塑,他是波兰人。走出神殿,沿陡峭的台阶下山,可以看到宽阔的多瑙河穿行在绿色的田野之间。

帕绍(Passau)是德国东南部靠近奥地利的一个边境城市,位于多瑙河、因河(Inn)和伊尔茨河(Ilz)的交汇处,因此也被称为“三河之城”。驶过三河交汇点,就进入了奥地利境内,多瑙河展示出交织着力与美的画面:两架滑翔伞滑过一座城堡,一个帅哥在摩托艇的牵引下在水面滑行,周围有天鹅起起落落……

瓦豪河谷的骄傲

梅尔克修道院是一座本笃会修道院,建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俯瞰着多瑙河,金碧辉煌。11世纪时,这里是巴班伯格斯家族(Babenbergs)的地盘,他们从976年开始统治奥地利,直到13世纪由哈布斯堡家族接管。1089年,巴班伯格斯家族的利奥波德二世将一座城堡送给本笃会的僧侣们作为修道院,15世纪,这座修道院成为梅尔克宗教改革运动的中心,这一运动也影响了奥地利和德国南部的修道院生活。

1702—1736年,修道院经过设计、重建,成为奥地利巴洛克建筑的代表。大理石大厅里装饰着红色大理石的壁柱,奥地利版画家保罗·特罗格(Paul Troger)创作的彩绘天花板十分引人注目。两层楼高的图书馆内收藏着大约8万册图书,其中不少是中世纪遗留下来的著名音乐手稿。

在修道院的露台上可以一览多瑙河谷的壮美景色,当年拿破仑曾将梅尔克作为对奥地利战役的总部,这片露台很可能被他用作军事观察台。

杜恩斯坦因修道院建于17世纪,1788年被约瑟夫二世下令关闭,如今它由一个奥古斯丁僧侣组成的财团管理。修道院独特的蓝白色钟楼,是奥地利最著名的巴洛克塔之一,被认为是瓦豪河谷的象征。杜恩斯坦因小镇(Dtirnstein)是瓦豪河谷地区游客最多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也是著名的葡萄酒产区,街上有好几家酒类商店。

维也纳的夜与昼

夜游维也纳,我们首先去了阿尔贝蒂娜美术馆,这里收藏着丢勒、鲁本斯、伦勃朗等画家的大量作品。一辆由两匹白马牵引的马车经过,嘚嘚的马蹄声更显出夜晚的宁静。

贺夫堡(Hofburg)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王官,有2500多个房间,从13世纪下半葉到1918年,该家族在此居住了大约600年。在哈布斯堡家族统治期间,维也纳的建筑、音乐、美术等领域都创造出无数精品。透过尤金公爵骑马的塑像,可以看到被灯光照亮的新王宫,像是那个漫长帝国残存的暖光。

第二天清晨,我们驱车前往位于维也纳城外的美泉宫(Schloss Sch6nbrunn),初夏时这里总是挤满了游客。这座巴洛克风格的皇家避暑别墅是奥地利最重要的建筑、文化和历史遗迹之一,1441间客房反映了历任哈布斯堡君主不断变化的趣味。

1569年,神圣罗马皇帝马西米兰二世购买了这片土地,建立起狩猎小屋和夏日住所,用来放置野鸡、野猪、鹿等猎物。1683年,这个休闲猎场在土耳其人的一次袭击中被彻底摧毁,修复过程中,逐渐扩展成为宫廷避暑别墅。18世纪四五十年代玛丽亚·特蕾莎皇后统治时期,美泉宫参照凡尔赛宫的布局,改建成了如今的模样,代表着哈布斯堡帝国的辉煌时代。奥匈帝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弗朗茨·约瑟夫出生在美泉宫,并在此度过了86年的漫长人生。1918年11月哈布斯堡王朝覆亡后,这座宫殿成为奥地利共和国的财产,作为博物馆保存下来,游客可以参观弗朗茨·约瑟夫的办公室、伊丽莎白皇后(即茜茜公主)的寝宫、镜厅、漆画室、中国风格的蓝色会客厅……从中瞥见那个王朝的背影。

斯特凡大教堂矗立在维也纳的中心,这座罗马天主教堂是维也纳最重要的宗教建筑,见证了哈布斯堡王朝和奥地利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教堂由石灰石建造而成,兼具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多种风格,彩色的瓷砖屋顶上覆盖着23万块琉璃砖,建筑的最高点——南塔建于1368—1433年,高136米,构成了维也纳高耸的天际线。1529年维也纳被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围困期间,以及1683年维也纳战役期间,这座教堂都被作为观察所和指挥所,直到1955年,城内发现有火灾时,这里就会敲响警钟。教堂内共有23只钟,其中最大的普美灵大钟悬挂在北塔,重20130公斤,是欧洲第三大摇摆钟,仅次于科隆大教堂的彼得大钟和意大利罗韦托(Rovereto)的大钟。普美灵大钟最初铸造于1711年,是用维也纳战役中奥斯曼军队败退时遗留下的208门大炮制成的,1945年4月因火灾被毁,现在看到的这座大钟铸造于1951年。

宽阔的格拉班大街(Graben,原意是“壕沟”),是维也纳第一区的一条著名街道,瘟疫纪念柱是街上的一个视觉中心。1679年,維也纳发生了一场大瘟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发誓,如果疫情结束,他会竖立一个慈善柱,首先揭幕的是一根临时木柱,展示圣三位一体和9位天使。此后,有多位设计师受邀对纪念柱进行设计,最终于1693年建成了现在这个巴洛克式纪念柱,人物塑像叠合成一座云状金字塔,最高处是金色的天使雕塑,利奥波德一世跪在地上,向上苍祈祷。这个纪念柱是维也纳最著名的雕塑作品之一,标志着维也纳向鼎盛时代的过渡,对整个奥地利的建筑和音乐风格都颇有影响。

Tips

多瑙河

多瑙河发源于德国,向东南流经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等国家,注入黑海,全长约2860公里,是欧洲第二长河,仅次于伏尔加河,它也曾是罗马帝国的一个长期边界。

多瑙河是欧洲纯净自然和人文艺术的标志之一,奥地利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曲目。

多瑙河流域是欧洲最具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有数百种鱼类。

莱茵河—美茵河—多瑙河运河自1992年竣工以来,一直是从北海的鹿特丹到黑海的苏利纳(Sulina)的跨欧洲水道的一部分,整个水道长3500公里。1994年,多瑙河被宣布为中欧和东欧的十条泛欧运输走廊之一,也被称为欧盟的“第七走廓”。

多瑙河自行车道(Danube Bike Trail)是多瑙河沿岸的一条自行车小径,全长2875公里,其中经过德国和奥地利的部分特别受欢迎。

速读两座古都

公元前5世纪,凯尔特人占据着城堡山。公元前9年起,此地变为罗马帝国的边界,罗马军团自公元1世纪至4世纪在此驻防。8世纪末,斯拉夫人抵达布拉迪斯拉发,增加了一些防御工事,建起一座有木制城墙的城堡。11世纪,这座城堡成为匈牙利王国的中央城堡之一,保护王国免遭波希米亚和德国的攻击。1536年,布拉迪斯拉发成为匈牙利王国的首都,由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统治,1552—1784年间,两名匈牙利皇家警卫、50名匈牙利士兵和50名奥地利步兵守卫着布拉迪斯拉发城堡皇冠塔中的匈牙利王国皇冠。1647年,这座城堡按照早期巴洛克的式样完成重建,基本就是现在看到的样子。1767—1770年,城堡东侧建造了一座新宫殿,采用昂贵的家具,收集了数百件艺术品,后来成为维也纳阿尔贝蒂娜美术馆收藏的基础。1783年,匈牙利王国的首都迁到现在的布达佩斯,城堡则变成一座神学院,培养出许多重要的斯洛伐克知识分子。1802年,神学院被指定为军营。1811年5月,由于驻军士兵粗心大意,造成城堡失火,此后建筑物状况逐渐恶化。1957年,城堡开始修复,但1968年因“布拉格之春”事件被打断,城堡被华约部队占领。

河轮渐渐驶离城堡,一段漫长的历史就这样在几分钟内被速读了一遍。

玛丽·瓦莱丽大桥连接着匈牙利的埃斯泰戈姆(Esztergom)和斯洛伐克的什图罗沃(Sturovo),多瑙河也成为这两个国家的界河。这座大桥最初建于1895年,1944年被撤退的德军摧毁,2001年在欧盟的支持下得以重建,以弗朗茨·约瑟夫皇帝和伊丽莎白皇后的第4个孩子——玛丽·瓦莱丽公爵夫人的名字命名。

埃斯泰戈姆是匈牙利最古老的城镇之一,蜿蜒的街道具有一种历史感。公元前350年左右,第一批凯尔特人就在这一带定居,后来它被罗马人征服,成为一个重要的边境城镇。公元1000年,匈牙利国王斯蒂芬一世在这里加冕,在他的统治下,这里成为匈牙利的首都。11—13世纪,埃斯泰戈姆极盛一时,有大量工匠和商人定居于此,建造起城堡及匈牙利唯一的造币厂,“多瑙河把几个国家的经济和珍宝带到了这里。”13世纪,埃斯泰戈姆在鞑靼人的围攻中被毁,皇室迁到布达。14到15世纪,古镇得到复兴,与布达一起成为匈牙利文化最具影响力的卫城之一,大教堂旁边建了一个图书馆和一座天文台,一些国家的国王、科学家和艺术家纷纷到访。

埃斯泰戈姆的大教堂是匈牙利最大、最高的教堂,建于1822—1869年,1856年上层教堂落成时,音乐家李斯特写下了《埃斯泰戈姆弥撒曲》。教堂前面有8根高22米的科林斯式廊柱,内部空间十分宏大,穹顶的高度达71.5米。教堂内的巴科兹礼拜堂是匈牙利文艺复兴样式建筑的典范,1506—1507年间使用附近的Sutto红色大理石建造,墙壁上装饰着意大利托斯卡纳的图案。地下室的墓穴建于1831年,采用古埃及风格,长眠着已故的大主教,其中包括以反纳粹和反专制而闻名的约泽夫·明德森蒂(Jozsef Mindszenty)。

从地窖算起,整个教堂有400级台阶,拾阶而上,首先来到珍宝陈列室,里面收藏了许多中世纪金匠的杰作,包括13世纪以来一直使用的皇冠银十字、华丽的圣杯和以罕见的珐琅工艺装饰的圣像,此外还收藏了礼拜服、长袍等大量传统的匈牙利纺织品。在空中餐厅,透过巨大的半圆型窗户可以看到下面的多瑙河。沿着在教堂屋顶上铺设出来的一条窄小通道登上最高处,背靠着教堂的大穹顶,放眼望去,多瑙河划出一条弯道,展现着它曼妙的身姿。

布达佩斯,暂时的告别

链子桥是布达佩斯的第一座永久性桥梁,长375米,宽14.8米,中心跨度202米,当年是全球跨度最大的一座桥。这座悬挂桥由英国工程师威廉·蒂尔尼·克拉克(William Tiemey Clark)设计,1849年11月建成通车。链子桥被视为一个工程奇迹,其巨大的铸铁结构,将欧洲的工艺水准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同时表达出“平静的尊严和平衡感”,被视为匈牙利民族觉醒的标志,象征着布达和佩斯两个部分的统一,以及东西方之间的纽带。

渔人堡位于多瑙河西岸,是一座新哥特式和新罗马式风格混合的雅致建筑,回廊上部建有7座白塔,代表7个马扎尔人部落,他們在公元896年从喀尔巴阡盆地迁居到此。登上一个全景露台,可以眺望多瑙河畔两岸的景色,以及河中的玛格丽特岛。转过一个弯,拱门之外是建于1015年的马蒂亚斯教堂,随后来到一片院落,那里高高耸立着史蒂芬一世的青铜骑马雕塑,右侧是一道优雅的长廊,廊柱与多瑙河互相映衬,组成一幅内容丰富的画卷,光影时刻都在变化,一步一景,美得令人心醉。

1265年前后,国王贝拉四世在城堡山上兴建了一座王宫,后来在抗击奥斯曼帝国的战争、1848至1849年革命期间及“二战”期间均遭到毁坏,又被修复,现在王宫内坐落着匈牙利国家美术馆、布达佩斯历史博物馆和现代艺术博物馆。

这个古堡区域还包括阿昆库姆罗马城遗址。这段多瑙河河岸从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聚落,这个遗址就是证明。作为一个兼容并蓄的都城,布达佩斯也是中欧城市繁荣的一个典范,布达城堡地区是典型的中世纪和巴洛克风格,佩斯的建筑则更多体现出新艺术时代的特征,这一切都由多瑙河连接起来,形成宽阔宏大的布局,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完美的都城景观之一,也印证着布达佩斯的辉煌历史。

18天,欧洲河轮大穿越

这是目前各大河轮公司推出的时间最长的组合线路之一,搭乘泛欧游轮(Croisi Europe)旗下的两条河轮,沿莱茵河、美茵河和多瑙河航行,途经荷兰、德国、法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和匈牙利6个国家,全方位探索西欧、中欧沿岸城镇。MS Gerard Schmitter河轮从阿姆斯特丹到斯特拉斯堡的航行里程为735公里。MS Symphonie河轮从斯特拉斯堡到布达佩斯的航行里程为1527公里。

参考价格

◎MS Gerard Schmitter河轮:上层甲板.外舱1519欧元/人起,套房1719欧元/人起

◎MS Symphonie河轮:主层甲板。外舱2199欧元/人起,套房2569欧元/人起。

■行程

Day 1下午6时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登上MSGerard Schmitter河轮,晚餐后环游运河,夜宿阿姆斯特丹

Day 2阿姆斯特丹周边游览,下午河轮启航

Day3荷兰奈梅亨

Day4德国科隆

Day 5莱茵河峡谷、德国吕德海姆

Day6德国曼海姆、海德堡

Day 7上午9时抵达法国斯特拉斯堡,游览科尔玛和斯特拉斯堡,下午6时转登MS Symphonie河轮。

Day 8德国美因茨、法兰克福

Day 9德国米尔腾贝格、韦尔特海姆

Day 10德国维尔茨堡

Day 11德国罗媵堡

Day 12德国纽伦堡

Day 13德国雷根斯堡

Day 14德国帕绍

Day 15奥地利梅尔克、杜恩斯坦因、维也纳

Day 16维也纳

Day 17匈牙利埃斯泰戈姆、布达佩斯

Day 18布达佩斯

行前欣赏

1.《伤感之旅》

意大利学者克劳迪奥·马格里斯(Claudio Magris)的一部散文集,作者从多瑙河的源头游历到多瑙河三角洲,追溯丰富的欧洲民族文化遗产,思考文学和意识形态的变迁。该书的意大利语首版1986年出版,网上可以找到2008年的英文版(Danube:A Sentimental Journey from the Source to the Black Sea)。

2.《礼物时代》和《在意林与水之间》英国作家帕特里克·利·弗尔默(Patrick Leigh Fermor)所著的系列游记,被视为旅行文学的经典之作。第一部《礼物时代》(A Time of Gifts)于1977年作者62岁时出版,记述他1933—1934年间徒步穿越欧洲,从荷兰的胡克(Hook)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旅程。当时他才18岁;第二部《在森林与水之间》(Between the Woods and the Water)1986年出版,讲述他从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跨过玛丽·瓦莱丽大桥进入匈牙利的过程。网上可以找到2005年的英文版。

3.《伊斯特》(The Ister)

大卫·巴里森(David Barison)和丹尼尔·罗斯(Daniel Ross)2004年执导的纪录片,片长超过3个小时,结合宏大的哲学叙事,展现一段迷人的欧洲水道之旅。

The Ister是1942年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弗赖堡大学讲授的一门课程的标题,海德格尔的灵感源于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赞美诗Der Ister,这是多瑙河部分地区的一个古老名称。

该片的拍摄从多瑙河下游向源头行进,穿插了四位嘉宾的访谈,讨论了神话、哲学、诗歌、国家社会主义和战争等广泛话题。

4.《遥远的桥》(A Brldge Too Far)

1977年拍摄的一部史诗级战争电影,根据同名书籍改编而成,讲述“二战”末期盟军“市场花园行动”(Operation Market Garden)失败的故事。这项行动原本计划空投35000名士兵在荷兰的敌后,抢夺被德军占领的阿纳姆大桥等莱茵河上的几座桥梁,使盟军能够突破德国的防线,在1944年圣诞节前占领柏林,从而结束战争,但最终因规划不善而遭遇惨败。这场战役也被称为“二战中最具戏剧性的战役”之一。

猜你喜欢
多瑙河城堡
魔逗城堡
春天的城堡只是一种向往
城堡的一生
中国蒙古族青年指挥昊夫荣获匈牙利多瑙河国际指挥金奖
多瑙河在静静地流淌(续八)——匈牙利留学杂记
多瑙河在静静地流淌(续七)
空中飘来一座大城堡
多瑙河在静静地流淌(续二)
—— 匈牙利留学杂记
蓝色多瑙河成有毒垃圾河
大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