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通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几十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培养创新人才、转化创新成果、培育创新企业的重要基地,官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窗口。随着科技园区在国内的蓬勃兴起,学者们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为大学科技园区的研究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综合这些研究成果,针对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战略、模型架构、管理机制、组织形式、主导类型等方面。但是,由于起步较晚以及环境、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学科技园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研究空间。
福州大学科技园2014年9月被国家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赶上了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的末班车。拥有一流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如何发挥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后发优势,弥补起步较晚、经验缺乏的不足,使得管理者有必要站在大学科技园当前的理论和现实高度上研究发展模式、制定发展战略,以求适合于福州大学科技园实际情况,更好地促进其快速成长,争创一流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综合近些年的研究成果和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实际,笔者对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进行综合归纳和深入剖析,为进一步发展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本文拟从重叠三螺旋模型探析、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研究和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的选定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三螺旋理论是美国学者亨利·埃兹科维茨在深入研究“斯坦福大学-硅谷科技园”“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等创新奇迹的基础上提出的区域创新理论。三螺旋是指把大学、产业、政府比作三个螺旋,它们在创新过程中既保存自身的功能,又彼此密切合作、相互协调、共同推动知识的生产、转化、应用以及升级,使创新系统在三者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不断提升。[1]从理论和机制上来看,三螺旋理论认为“管产学”协同创新系统是由大学、产业和政府缠绕在一起的三个螺旋,通过契约合作关系形成的一个螺旋状的联动模型,简称重叠三螺旋模型。重叠三螺旋理论对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研究具有现实的指导性意义,同时重叠三螺旋模型(如图1)是对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的经典概括。但是,如何将其与大学科技园实际运行有效相结合,成为一大研究课题。
图1 重叠三螺旋模型图
大学科技园不仅集聚了人才、科技和高校其他资源,还是连接政府与产业的重要纽带和平台。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离不开大学、政府和产业中的任何一个角色。当然,任何一家大学科技园都有其自身的发展特色和发展重点,这决定了其特有的发展模式。重叠三螺旋的模型也就相对应发生变化,大学、政府、产业所发挥的作用也就各不一样。[2]大学科技园所在的地域特点、地方政策导向、经济发展水平、外部环境等因素也影响着三螺旋模型的构建。三螺旋(大学、政府、产业)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为促进,是影响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外部因素。大学科技园是重叠三螺旋旋转的主心轴,重叠三螺旋模型的确定直接决定了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的选择,或者也可以说,大学科技园是重叠三螺旋模型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平台。
我国大学科技园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省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截至目前总认定(由国家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认定)10批,共有11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主要是有大学主导型、政府主导型、产业主导型三种模式[3]。大学主导型的大学科技园以大学为主体,整合各方资源建设和发展科技园。大部分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选择的是大学主导型模式。政府主导型的大学科技园由地方政府牵头组建大学科技园,政府负责集聚所在地的高校、产业和公共资源,引导当地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运行。此类模式有云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代表。产业主导型的大学科技园是一种发展型的大学科技园,主要是随着科技园的不断壮大发展,逐渐衍生出适合科技园发展的主导产业,从而形成影响科技园发展模式选定的关键因素。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和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此类模式的典型代表。省级大学科技园主要由各个省份参照国家级的认定标准进行评估认定,但是各个省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无法做参照比较。
从2002年第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认定,到如今已经发展16个年头了,大部分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开始出现乏力的局面,发展目标无法确定,发展方向模糊不清,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仍然无法发挥出大学科技园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各类宝贵资源白白浪费。主要表现:一是大学主导型的大学科技园无法真正发挥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作用,高校科技成果仍然只是装在科研人员的“口袋”里,大学科技园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和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功能也就基本丧失;二是政府主导型的大学科技园常常无法形成合力,各类资源无法互补,各成员之间缺乏固定的沟通交流渠道,很难有同一奋斗目标的共识,为科技园长期发展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不出来,这就导致了此类模式的大学科技园无法持续发展;三是产业主导型的大学科技园如果没有明确的既定目标和坚强的定力,往往会“剑走偏锋”,只选择能够短期产生经济效益的产业作为发展主导产业,比如大搞“圈地运动”用于房地产开发或当“包租公”,严重偏离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目标和宗旨。因此,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面临着阶段性的瓶颈难题,迫切需要予以正视,克服并解决它。
大学科技园持续发展的难题已经摆在大家面前了,如何面对它?取决于对大学科技园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对发展路径的选择。毫无疑问,从重叠三螺旋模型理论的解析中,可以看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离不开大学、政府和产业三个角色。而真正落实到每一种模式或每一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过程中,三个角色的主配角变换各有不同。[4]但是,一切的前提是要认真分析每一家大学科技园的自身特色、资源优势和政策环境等要素。其中,高校的技术团队和科研成果等资源是需要剖析的最关键要素。因为促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和产学研结合是大学科技园生存的使命和意义所在。由此,可以归纳出:任何一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选定和路径选择,必须依赖于科技园所依托大学的科技成果和科研团队实力。离开大学的科研技术和人才资源谈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要么把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引入死胡同,要么导致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严重偏离轨道。最终只会造成大学科技园名存实亡,与国家对大学科技园的认定期望背道而驰。
2014年9月,福州大学科技园被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正式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福州大学科技园目前提出“一园三区,联动发展”的战略格局,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其中,怡山园区是科技企业孵化主园区,已基本形成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为一体并提供支撑和服务的体系。旗山园区是校企联合研发、创新转化集中区,以福州大学现有的国家级、省级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为技术创新支撑平台构建科技园科研技术开放式共享平台;以“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科技开发部为技术转移核心管理机构,引入企业、金融、风投、中介等服务机构为园区提供全面的公共服务,建设成综合型、开放型集研发创新和孵化为一体,具有完善服务功能的综合园区。铜盘园区规划作为信息产业加速器园区,依托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发挥福州大学知识集聚优势,计划成为以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超级计算中心、离散数学及其应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为主轴的福建省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信息产业专业孵化区与产业化加速器园区。
政府的公共资源因素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因为福州大学科技园是福建省省属高校唯一一家拥有科技园的高校,政府的很多资源都会做倾斜性和保护性考虑。福州大学自身的资源是主要考虑的因素,福州大学科技园“一园三区”的战略布局,集聚了土地、科技、人才、资金、特色产业等资源优势,拥有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60几个省部级以上的技术支撑平台。外部因素及周边环境是必要的因素,如校友企业、与学校科研成果相关的产业、福州大学城和福州高新区的智力资源等。
综上分析,福州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理应充分把握时机,利用福州大学的优势学科,特别是突出的科研资源,在优越的政策环境和政府的积极配合下,在科技园区内成立若干个自己独特的产学研中心。并以产学研中心为辐射点,带动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成果的转化,乃至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产学研中心的成立和运行过程中,科技园必须起主导作用,如挖掘校内优势有价值的科研资源、激发师生积极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的热情、整合校外的各类可用资源、为产学研中心运行创造条件等,都需要科技园这个平台。产学研中心与科技园同命运共呼吸,若干个产学研中心构建了整个科技园的独特模式,科技园围绕着这些产学研中心开展各项业务。福州大学科技园敢于创新,积极引进中海创集团、泉州天地星电子有限公司等校友企业在园区内捐建大楼并建立企业研发中心,联动了大学、企业、师生、产业、政府等各项要素,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是福州大学科技园独特发展模式的“星星之火”,也是大学科技园真正履行其应有使命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