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萍 刘 正
云南省曲靖市中医医院,云南曲靖 655000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退化等改变,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引起脑供血不足,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常见病[1-4]。多见于中老年人及长期伏案工作者,女性多于男性。临床上中医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最常用的方法,方法多样,如:针刺、推拿、艾灸、穴位注射、刺络拔罐等,但疗效各异,有研究表明针刺疗法是目前治疗该病最有效的方法。刘正老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调气血启清窍针刺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满意,现总结2015年1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如下。
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门诊、住院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按就诊顺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s)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s)
组别 性别(男/女) 年龄(岁) 病史(d) 症状评分观察组 13/17 50.03±7.73 3.83±1.93 7.20±1.955对照组 15/15 50.20±7.64 3.67±1.88 7.70±2.04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现代颈椎病学》[5]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有脊椎基底动脉缺血(有眩晕)和(或)有弹力。(2)颈椎测试诱发阳性;(3)X线显示椎体关节的损坏和钩椎关节骨质增生;(4)有明显的交感症状;(5)除了眼源和耳源眩晕;(6)由椎动脉的第1部分(第6颈椎前椎动脉)压迫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是不完整的;(7)除神经症和颅内肿瘤外等。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气虚血瘀证主要证候:头目眩晕、头痛或颈痛、耳鸣、视物昏蒙、健忘、多梦、神疲倦怠、肢体萎弱、少气懒言、或步态不稳、或卒然仆倒、舌质暗或淡,有癖点,边有齿痕,苔白或黄,脉弦细或细弱。
1.2.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无严重心、肝、肾、脑相关脏器疾病者;(3)未接受其它治疗者;(4)自愿受试,且依从性好的患者。
1.2.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诊断标准;(2)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肾、肝疾病者;(3)不能接受针灸治疗者,或未完成试验者。
1.3.1 观察组取穴 主穴:百会、风池、完骨、天柱、膈俞、血海。配穴:合谷、内关、足三里、太溪、太冲。1.3.2 操作方法 患者先取坐位,常规消毒所取穴位,选0.3mm×50mm(2寸)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刺入风池穴,进针1 ~ 1.5寸,缓慢探寻针感,使患者有针感传至同侧耳周,膈俞斜刺0.5 ~ 0.8寸,针刺得气后调整角度为向下平刺;随后常规针刺百会、完骨、天柱后帮助患者仰卧;太溪穴以1.5寸毫针直刺进针0.5 ~ 0.8寸,得气后调整角度为向下斜刺,引导针感向足心方向传导,常规针刺合谷、内关、血海、足三里、太冲,得气并施与捻转补法后接G-6805电针仪,采用疏密波,频率80 ~ 100Hz,治疗 30min,每日治疗 1次,12 次为 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3.3 对照组选穴 参照《针灸治疗学》[7]制定:主穴:颈夹脊、天柱、风池、申脉、悬钟、后溪。配穴:百会、四神聪、内关。
1.3.4 操作方法 患者体位同观察组,常规消毒所取穴位,选0.3mm×50mm(2寸)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常规针刺以上穴位,捻转补法后接G-6805电针仪,采用疏密波,频率 80 ~ 100Hz,治疗 30min,每日治疗1次,12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包括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症状及旋颈试验,眩晕、头痛、恶心呕吐按照无、轻、中、重度分别计为0,1,2,3分;旋颈试验阴性者计为0分,旋颈时致使上述1或2项症状加重者计1分,旋颈时致使上述2项以上症状加重者计2分,患者因害怕加重症状而不愿旋颈计3分。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9]制定。 痊愈:眩晕等症状消失。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可正常生活及工作。有效:头昏或眩晕减轻,但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无效:头昏沉及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2疗程后,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与对照组相比,症状评分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s)
组别 n 治疗前症状评分治疗后症状评分 t P观察组 30 7.20±1.955 0.57±1.04 -16.409 0.000对照组 30 7.70±2.04 4.27±3.91 4.264 0.000 t 0.973 5.006 P 0.336 0.000
完成2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 (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现代医学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由于椎动脉第2段通过颈椎横突孔,在椎体旁走行,当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狭小、椎间盘突出、椎骨畸形及血管因素等情况发生时[10],对椎动脉造成挤压和刺激,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局灶性的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中医认为“眩晕”,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乃由风、火、痰、虚、瘀等引起清窍失养,其病位在脑,病机可归纳为:肝阳上亢、气血不足、肾精不足、痰湿中阻、气虚血瘀。
表3 2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刘正老师认为本病病位在清窍,虚实夹杂,多由气血亏虚,痰瘀阻络,清窍失养致髓海不宁引发。故本病治疗应立足于整体,取调气血、启清窍之法以达止晕定眩之效。
目前临床上中医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最常用的方法,方法多样,但疗效各异,有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可消除颈椎局部神经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水肿,改善缺血缺氧状态,临床疗效显著,显示了其不可替代的临床优越性。在各种临床针刺疗法中,循经取穴以及局部取穴是临床常用的取穴方式[11-15]。
取穴处方中,风池位于脑后,根据脑穴的近治原理,可调整脑部的功能,调和气血、明目益聪、通利清窍而止眩晕,历代医家以之为治眩要穴,风池穴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处,深层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布,布有枕小神经分支;完骨穴具有祛风泄热、宁神开窍的功效,在胸锁乳突肌附着点上方,浅层有耳后动静脉的分支,深层有颈深动静脉、枕小神经主干;天柱穴主治头痛,项强,鼻塞,癫狂病,肩背痛,热病,天柱穴在斜方肌起部,深层为头半棘肌,有枕动、静脉干,布有枕大神经干;风池、完骨、天柱三穴相配可畅通督脉和太阳经气,具有醒神开窍,调和气血、通经活络之功效,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状态,调节神经功能[16-17]。
膈俞穴为八会穴之一,血为膈会,凡属有关瘀血者,均可取此,血海穴属于足太阴脾经,和血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血,引血归经之功效;百会穴为百脉之会,具有安神定志、升提阳气之效;太冲为肝经原穴,可平肝潜阳,太溪益肾填精,合谷祛风开窍止痛,内关宁心安神,足三里可调理脾胃,疏风化湿,扶正祛邪,诸穴互补相得益彰。
值得指出的是刘正老师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认为针刺治疗过程中有无针感是能否取得疗效的关键,针感和疗效是成正比的,有针感就有疗效,没有针感就没有疗效。正如《金针赋》曰:“气速效速,气迟效迟”。调气血启清窍针法中在针刺风池、太溪时,要注意角度及深度,取得针感尤为重要,只有针感向一定方向传导,才能共达醒脑开窍,止晕定眩之功。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调气血启清窍针刺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调气血启清窍针刺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治疗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了一个简便有效、切实可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