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帅华锋
“地坑院”深受陇东人民喜爱
庆阳陇东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东部,北面和宁夏接壤,南面和陕西相邻。这里有地球上最厚的黄土层,深度达几千米。据当地百姓讲,这里的黄土层形成是几千年来河床的泥沙以及内蒙古的沙尘长期刮过遗留下来,所以当地人戏称这里是“被风吹来的城市”。
庆阳陇东地区历史悠久、气候温和,古称北豳,习称陇东,这里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周道之兴自此始”。周族历经从不窋到鞠陶、公刘三代,发展了农业生产,创造了周的灿烂文化。“陶复陶穴以为居”讲得也是他们的功绩,同时这也为他们提供了生存保障。原始人所住的地穴皆是自然而成,没有阳光,阴暗潮湿,又时常有野兽的危害,生存没有保障。在不窋执政时,鞠陶负责挖窑洞,古代窑与陶相同,所谓“陶复陶穴”就是周人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而挖的两种形式的窑洞。有了窑洞这个农耕家园,人们不再苦于野兽袭击,安全有了保障,便开始安居生活,农业才因此得到大力发展。
悠久的窑洞居所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洗礼,亲历朝代更迭变迁,护佑着黄土地上的勤劳人们。直到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庆阳乡村居民仍有九成居住在窑洞。但是陇东的窑洞又区别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窑洞,俗称“地坑院”。
“地坑院”顾名思义就是依靠平原独有的特点,在平坦的黄土地上先挖一个正方形的大坑,深大约8—10米。长宽大约15-20米,从地面挖一条通往地坑的通道,称为“巷道”。接下来就是在这个大坑里面进行和陕北地区一样的窑洞开挖,东南西北都有好几个窑洞,分别用来住人、储存粮食、杂物等。最主要的是院子中央要有一个收集雨水的水窖。因为当地干旱少雨,所以水窖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畜饮水等诸多问题。
20世纪九十年代流行的砖混结构的“楼子”
本园美术馆
成排的新农村改造工程
“地坑院”由于有冬暖夏凉、透气性好的特点,深受陇东人民喜爱。40年前的陇东大地,很容易找到这样的特色建筑,在当时落后的自然条件下,“地坑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并被全世界建筑界公认为有高度文化内涵的人类生态居所。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陇东民居有了大的变迁,近半人告别了“地坑院”,迁居到田间地头上的“四合院”,也就是被当地百姓称为瓦房或者箍窑。这些建筑有一个统一特点就是四面墙壁很厚,全部用土坯建造,屋顶用蓝色小瓦,相当于现代砖房的雏形。由于黄土高原冬天气候寒冷,厚厚的墙壁冬天可以保暖,夏天又可以隔热,实在是一举两得。小小的改变处处彰显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到了现在,政府提倡的“新农村”集聚式住宅处处可见,庆阳乡村民居形式上有了更大的变化。整齐划一的民居,全部是钢筋水泥建造,红色的屋顶,雪白的墙壁,门口还有花园,墙壁上“美丽乡村”几个大字仿佛在诉说乡村的美好,更诉说着现代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夕阳西下,一家人坐在树下乘凉,孙子依靠在爷爷身旁……多好的人间图景,幸福生活就在身边。
2016年初,庆阳陇东黄土地上一处废弃的地坑院旧宅基上新建了一处名叫“本园”的院子。本院子的主人名叫李本池,祖上四代人居住过本窑洞地坑院,李本池19岁前也居住于此,之后20余年生活工作在深圳,目前为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负责人,也是深圳大学建规学院和陇东学院客座教授。
李教授和改革开放是同龄人,他的生活和人生轨迹见证了改革开放带来祖国大地的南北巨变,对故土庆阳的乡村变化更是深有体会。近年来李教授常回老家探望亲人以及浓郁乡愁的故土,当年居住过的“地坑院”眼看着变为村子里的垃圾坑,教授心里五味杂陈。终于在2016年初,他将废弃崩塌的故居地坑院填平修建名为“本园”的四合院落,但此院与近40年间陇东大地上的院落形式和材料使用完全不同。“本园”回收当地老建筑废弃拆除后的旧砖瓦,石条瓦罐等,将陇东传统箍窑技艺与窑洞形式与现代采光通风及城乡人们的审美适用要求相融合创新,形成了文化内涵十足、回归生态本真的风格,园子建成后吸引了当地及外地的游子们前来观赏体验,这里也成为了庆阳陇东人寻找乡愁和精神寄托的地方。“本园”从此成了庆阳本地的“网红”和文化新名片。
李本池目前正在设计准备开发“本园”附近十几处废弃的窑洞群落,他将用现代科技、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对故土的深厚情怀,创新复苏陇原大地上具有千年历史的窑洞居所,为庆阳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上添砖加瓦。
快要离开庆阳时,回头看见一个欣欣向荣的庆阳正在紧张的建设,到处可见的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拥挤的人流、车流穿梭不息……丝毫不逊色于大都市的繁华。这一切既彰显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又映照了劳动人民改天换地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