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吉兆民
(作者系澄迈县委书记)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3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澄迈干部群众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开拓创新、励精图治,澄迈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近年来累计获得“世界长寿之乡”、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等70多项国家级以上殊荣。
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经过30年的发展,澄迈从传统农业为主导的经济弱县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强县,成为全省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三大投资体,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增长,特别是2010-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GDP)增速连续6年排名海南第一,创造了海南市县经济发展的奇迹。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 1987年的 63.0:11.3:25.7 调整为 2017 年的 26.4:39.7:33.9,形成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全省产业结构最为合理的市县之一。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成功创建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率先全省实施商标富农工程,累计注册958件农业商标,成为全省打造农业品牌最多、效益最好的市县。澄迈福橙、福山咖啡、无核荔枝、椰树矿泉水被列为国宴果品、饮料。老城经济开发区从“荒凉之地”变成“投资洼地”,2017年区内企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累计引进企业3339家、项目3592个。海南生态软件园经过10年的建设和发展迅速崛起,已吸引腾讯、华为、百度等2481家互联网企业入驻,占全省数量一半以上,年亩产值在全省各园区中排名第一。“点线面”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建成5个风情小镇和59个美丽乡村,其中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仅用80多天建成,创造了“澄迈速度”,被评为“中国咖啡第一镇”。澄迈已形成了咖啡之旅等八大系列低碳绿色旅游品牌,成为海南西部旅游龙头、全省旅游八强市县之一。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发扬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推进县域“多规合一”改革,完成编制《澄迈县总体规划(空间类 2015—2030)》纲要,建立了全县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设立环保局和规划委等部门,成立老城开发区、金马现代物流中心等四大园区管理机构。设立县城乡、城投等4家平台公司。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成11个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和191个村级便民服务点,90%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率先在海南生态软件园推行“极简审批”,设立企业服务超市,行政审批提速80%以上,得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的充分肯定。完成3家农场社会管理属地化改革,共设立5个“居”,金安农场整体移交澄迈管理。此外,完成了86家国企改革、61万亩林地确权改革、华侨农场设镇、投资统计改革、司法体制改革、“营改增”改革等250多项重点改革。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环北部湾经济圈建设,加快“海澄文”一体化建设。国家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澄迈)示范基地获批设立,海口综合保税区、海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海南股权交易中心落户澄迈,马村港被国家列入汽车整车进口口岸。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海榆中、西干线及西线高速公路、中线高速公路、环岛高铁穿越境内,乡镇公路纵横交错。文儒镇至仁兴镇公路、盈滨海湾大桥建成通车,疏港公路和金马大道全线贯通。西环高铁老城镇站、福山镇站建成使用。率先全省实现所有自然村通水泥路。开通了11条城乡公交线路,实现了县城到各镇公共交通线路全覆盖,结束澄迈县无公交车的历史。建成410宗供水及饮水安全工程、11座大型供水厂和2座大型污水处理厂。建成天然气管道75.5千米,实现老城气网和金江主干道气网全覆盖。马村港被列入全国25个中心枢纽港之一,成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马村港区一二期项目、中海油南海西部油田海南码头等建成使用。累计建设文明生态村651个,占全县自然村总数的73.7%。建成3条美丽乡村带、48个美丽乡村,以美丽乡村建设引领推进就地城镇化,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39.44%提高到2017年的55.29%。率先全国实现所有自然村通光纤宽带,率先全国实现金融便民服务延伸到所有行政村,率先全省建成“全光网县”。
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自2008年起,率先全省实施生态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九大工程”建设,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三赢”。2017年全县绿色GDP占比超过70%,单位GDP能耗下降到0.3642吨标准煤/万元。中电国际、神州车用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工程建成使用。成立了全国第二个县级碳汇专项基金—澄迈碳汇专项基金。全县森林面积180.1万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7%,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地表水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一流水平,被评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民生事业全面进步。过去5年,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7386人,实现整村出列22个,贫困发生率从9.67%下降到0.88%。率先全省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三免四补”政策,建成澄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思源高中、爱心学校、特殊学校等。澄迈中学被评为“省一级甲等学校”。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设立县教育科技发展基金会,累计募集资金4727万元。曾维奋获得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卫生医疗服务网络,实现村村有卫生室目标,打造了“三公里就医半径”。实施“健康海南,澄迈先行”医疗健康服务信息化项目,打造了“澄迈模式”,经验在全国推广。建立完善社会救助、医保、社保和城乡低保等四大保障体系,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覆盖全县所有户籍人口。率先在全省对建省后被征地农民,分别实行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政府财政全支付和由县财政给予老年生活保障补助两种养老保障措施。美榔村等15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七彩雕画”“冼夫人信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取得上述这些成绩,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我省30年的改革开放,得益于全县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30年奋斗历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澄迈工作,必须绝对忠诚讲政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解放思想谋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实践,推动澄迈发展步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必须执政为民办实事,坚持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让创业更富激情,让发展更有“温度”;必须敢于担当抓落实,保持政治定力、战略定力、执行定力,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今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指导我们开启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行动纲领。4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指明了海南深化改革开放的方向和路径。站在三十而立的历史节点,澄迈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指导意见》,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对标国际标准,推动澄迈更高水平改革开放、更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扛起澄迈担当。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4月14日召开的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省委书记刘赐贵用“八个深刻昭示”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导意见》的精髓要义,为澄迈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明了方向。澄迈一定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入学习领会、全面准确把握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指导意见》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更加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扎实推动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在澄迈落实生根、开花结果。
二是构建特色现代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发展壮大十二个重点产业为抓手,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按照刘赐贵同志在澄迈调研时的要求,做优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扩大福澄、桥头地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推动农业形成规模效益。依托琼台农业合作基地,积极引入台湾地区现代农业种源企业,打造热带水果种源研发基地和交易中心。加快构建澄迈新型工业体系,高起点、高水平编制老城开发区“腾笼换鸟”产业调整升级规划,加快发展低碳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打造全省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重点发展旅游、互联网、医疗健康、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点线面”发展全域旅游,加快7个特色产业小镇和96个县级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共享农庄”建设,大力发展民宿产业。以海南生态软件园为依托,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继续深耕腾讯、阿里等龙头企业资源,全力推动腾讯生态村、中国智力运动产业基地和军民融合生态村等建设。大力发展物流业总部经济,推动京东、苏宁等物流企业区域总部项目建设,加快打造海南物流集群高地,做大做强金马现代物流中心。
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提升开放水平。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深化县域“多规合一”改革,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深化党政机构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快“多证合一”“不见面”审批,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务环境,吸引优质投资。立足于澄迈区位、港口、产业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北部湾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琼州海峡经济带和“海澄文”一体化建设,深化与港澳台交流合作,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深入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快马村港建设,加强与海口综保区的联动,把马村港打造成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际枢纽港。
四是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深入贯彻省委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30条措施,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精心保护好耕地、湿地、林地。扎实开展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加快净化、绿化、彩化、亮化、美化等五化工程,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开展“美好家园”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争当全省社会文明大行动排头兵,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巡查工作制度,用2-3年时间实现对全县所有区域环保巡查的全覆盖,确保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
五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完善保障措施,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结合乡村振兴、“美丽海南百镇千村”等工作,加快“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贫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教育、医疗优质资源短缺且布局不均等短板,进一步提升全县教育和医疗水平,打造海南西北部教育医疗新高地,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人民群众宜居宜业。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文体基础设施建设,认真抓好就业、安全生产、人口与计划生育、物价稳控等工作。
六是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化作风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政策,大力引进培养用好各类人才。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强化正向激励,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不断深化政治巡察,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