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件小事引起不少家长关注,那就是“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表述。中小學生的书包,为何成了如此“高层级”的议题?
早在1955年,教育部就下发过《关于减轻中小学校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1990年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还规定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近年来,国家也多次出台“减负令”。
如今,孩子们的寒暑假与课余时间大都交给了补习机构,孩子“负担越减越重,睡眠越减越少”的情况普遍存在。
在今年两会“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接受采访时,回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与减负有关的“三点半”现象。孩子三点半放学,本是为了减负,不过家长却五点半或六点才下班,当中两个多小时成了“空窗期”,给孩子的福利成了家长的压力。
可以说,减的是负,提出的却是一个教育改革的大命题,需要更加全面、综合、系统的制度安排。有委员说,“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中的各方都不能置身事外。只有各方相互理解、共同给力,才能撑起孩子更美好的未来。
热点提炼:减负、教育改革、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