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本福
编者按
在美丽富饶的鄱阳湖畔,有个“螃蟹大王”,他就是九江凯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国平先生。他是当地渔业行业的“奇人”,积极探索生态种养新技术,以“鄱阳湖”品牌水产品开发为重点,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广稻田养蟹、养虾等生态种养模式,将发展有机、绿色水产品与品牌建设相结合,依靠品质打造品牌,创出了美丽中国的江西渔业样板,示范引领了鄱阳湖优势水产品的品质和规模双提升。在该公司养殖基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稻在水中长,虾蟹水里游”“一水两用,一田两收,一季多产”的和谐优美画卷!
记者:黄总,您好!您在渔业的道路上摸爬滚打了20多年,这一路走来,也颇为不易。您能给大家分享下您的创业经历吗?当初您是如何走上养蟹、养虾之路的?
黄国平:我是安徽省无为县人,我们那里水面比较多,因此我从小就对相关水产品比较感兴趣。1993年,我靠到处打工积累了一些资金,凭着一腔热血,盲目地从辽宁买进螃蟹苗,开始了我的养螃蟹之路。由于当时买进的那些螃蟹苗成熟早,不太适合我们当地的养殖环境和销售市场,我又不太懂螃蟹养殖的相关技术,因此最后亏了很多钱。1994年,我不死心,继续搞螃蟹养殖,结果还是亏本,并且把辛辛苦苦积累的一点创业资金亏了个精光!没有办法,我只有从头再来,再次出去打工。1997年,我在重新积累了一些资金之后,在九江、都昌、星子重新开始养螃蟹,但1998年那场无情的洪水,又把我的所有积累冲得一干二净。1999年,在我最艰难的时候,甚至困难到了无米下锅的地步!
转机出现在2000年。由于那时信息相对闭塞、交通不便,刀鱼在九江的收购价和在江苏的销售价相差极大。发现这个商机之后,我通过从九江收购刀鱼贩卖到江苏,赚到了人生的第二桶金。
有了本钱之后,我又去养螃蟹。这次螃蟹终于养得不错,但因为当时九江这边消费高价螃蟹的市场不大,养得好好的螃蟹却销不出去。于是我就想到了将螃蟹贩卖到上海、江苏等沿海地区。开始的时候,因为路途遥远,我又不太懂相关技术,结果失败了。在贩卖螃蟹的过程中,我发明了“冰块+泡沫塑料盒”(在泡沫塑料盒里面先放一层冰块,上面再放螃蟹,最后盖上盖子)的保鲜运输方式,获得了成功。当时螃蟹在九江卖16~20元/公斤,在上海却可以卖80多元/公斤。因此我得出了“养螃蟹的不如贩螃蟹的赚得多,贩螃蟹的不如零售螃蟹的赚得多”的结论。于是我转变思路,从重点养螃蟹转向重点卖螃蟹。靠贩卖螃蟹,我赚得了人生的第三桶金,这为我后面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记者:国家一直在大力倡导和推广稻鱼共生等生态种养模式。您能介绍一下虾蟹稻综合种养模式的情况吗?
黄国平:我们公司高标准打造建设的虾蟹稻综合种养基地,田块一般按30~50亩一块规划,在水稻田四周开宽4~6米、深1.5米的养殖沟。在6月下旬之前,水稻田是一片水面,养殖虾、蟹;6月下旬之后,将田间水位降低,开始种植晚稻,小龙虾则顺水游到养殖沟里生活;等水稻生长到20厘米以上的时候,水位再次升高,虾、蟹就可以到水稻田中取食了。这种种养模式可实现“一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每年每亩可产有机稻250公斤、小龙虾150公斤、螃蟹150公斤。根据我们统計,在虾蟹稻综合种养区,农药、化肥使用量比传统种养分别减少了90%和75%以上,经济效益是传统种水稻的4~5倍。
记者:虾蟹稻综合种养要想获得成功,需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呢?
黄国平: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1)放苗时间。从上年冬至开始,一直到清明节,都可以放苗。但是过了清明节,就不要放苗了。因为清明节之后放的苗,成活率低,易发病,产量低,很容易亏本。(2)注意调节好生态环境,不要喂过多的饲料。如果养殖小龙虾的话,在下半年晚稻收割后,要让水稻田干湿交替,让野草长好。要想养得好,必须草长好。如果草长得不好,无论喂什么料,都容易亏本。因为靠喂饲料,一是小龙虾长不好,二是生态环境被破坏了,小龙虾就容易发病死亡。但要注意观察田里草的情况,当田里的草被小龙虾吃得不够的时候,可以每亩每天喂适量饲料。当水体比较清瘦的时候,要采用生物肥调水,让草长起来。如果是养殖螃蟹,那就要种植水草,另外每亩一次性投放螺蛳400公斤,让其自行繁殖,供螃蟹取食。
记者:虾蟹稻综合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如何?
黄国平:种养基地田园化建设一般每亩要3000元,平原地区要低一些,地势不平的山区要高一些。现在我国很多地区这方面都是由国家出资建设。
养殖第一年,一般每亩养殖利润在2000元左右。具体分析如下:下半年买大虾15公斤,价格40元/公斤,需种虾成本600元。冬天大虾可以产卵,到了次年3月,就可以将大虾捕捞销售,这时不但虾长大了,而且一般此时虾的价格比冬天要贵很多,正常情况下要卖60~80元/公斤,一般每亩可卖1200元以上,第二年还不用再买种苗。这些大虾繁殖的苗,后面每亩可以陆续捕捞小龙虾50公斤,按照30元/公斤计算的话,收入在1500元以上。除去种虾等成本,收益在2000元左右。如果是当年清明投小苗的话,投苗15公斤,价格30元/公斤,共需450元。当年可收获小龙虾100公斤,按照30元/公斤计算的话,收入3000元,除去虾苗和人工等成本1000元,养殖利润约2000元。到第二年之后,如果种养环境调节得好,加上种植晚稻的收入(这种种养模式种植出来的晚稻为有机稻,市场收购价高达6元/公斤),一般每亩种养总利润可达5000元以上。
记者:你们这种种养模式,养殖虾蟹和种植水稻会有冲突的地方吗?如果有的话,你们又是如何规避和解决这些冲突的呢?
黄国平:因为我们这种综合种养模式是生态种养,养殖虾蟹的饲料投喂量很少,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种植水稻全程不打农药,只在晚稻栽插前施一次复合肥。施复合肥的时候,虾蟹已经顺水游到四周的养殖沟里了,只要在田块四周筑条小埂,不让施肥后的田水流到养殖沟里,就不会对虾蟹造成伤害。待水稻长到20厘米以上的时候,再抬高水位,让虾蟹到水稻田里吃虫、吃草,这样种植水稻就不用喷农药防虫和喷除草剂除草了,虾蟹的排泄物还是水稻良好的有机肥来源,真正实现了虾蟹和水稻的和谐共生。
记者:据我了解,您不但蟹虾养得好,而且在虾蟹销售上也做得很成功。请问你们是如何打开市场、做好蟹虾销售的呢?
黄国平:我们公司在虾蟹销售上之所以做得成功,一是对市场把握得比较好。我们做虾蟹销售这么多年,销售经验比较丰富,而且我们在全国主要虾蟹批发市场都有信息员,每天早上4点就将当地批发市场的虾蟹批发价格提供给我们,让我们及时了解全国虾蟹行情,方便我们调整虾蟹收购和销售价格。二是打造“鄱阳湖”品牌虾蟹专卖店。说起“鄱阳湖”品牌,这还是九江一个顾客的一句抱怨话启发了我,她说:“我们鄱阳湖这么大,难道就没有螃蟹吗?”对专卖店的产品,我们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顾客如果对产品不满意,可以退货。结果我们的“鄱阳湖”品牌虾蟹专卖店一炮而红。
记者:你们公司在管理上勇于创新,探索出了“塘长制”“店长制”等独特的管理模式。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些先进的管理模式吗?
黄国平:公司创新试点的“塘长制”,大量吸引了养殖人才,为有技术没资金的人才提供了平台。我们采用“公司+塘长+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公司给贫困户贷款做担保,由公司进行统一投资,包括苗种、基础设施投入及一切后续物资方面的投入,塘长负责自己养殖的塘口的一切事务。在年底利润分红时,按塘长50%、公司25%、贫困户25%的比例分红。这样职责分明、风险共摊,大大提高了塘长的积极性,降低了公司的投资风险,也带动了周边贫困户脱贫致富。
“店长制”则是每家“鄱阳湖”品牌虾蟹专卖店聘请店长1名、店员2名,专卖店所有投资都由公司负责,店长和店员平时不发工资,在年底利润分红时,按公司50%、店长25%、店员25%的比例进行分配,大大提高了专卖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记者:你们公司发展至今,不但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还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欢迎,公司和您个人也获得了不少荣誉。请您给我们介绍下你们公司的情况,好吗?
黄国平:我们公司是一家集“鄱阳湖”水产销售、虾蟹稻综合种养、生物科技、互联网、虾蟹产品加工、物流配送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现有虾蟹稻综合种养基地2万多亩,在全国有“鄱阳湖”品牌虾蟹专卖店100余家。我们公司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运作,目前有专业合作社38家、农户2000余户,2017年带动139户贫困户增收。2017年,我们公司基地被农业部授予“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我本人也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8年,我还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改革开放40周年渔业行业领军企业家”荣誉称号。
记者:今天很美好,明天更灿烂!展望未来,你们公司有哪些规划呢?
黄国平:我们公司现在对外供应虾蟹种苗,但因种苗数量有限,需提前预约。对于加盟种养户,公司免费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没有购买种苗的養殖户,公司也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下一步,公司计划在江西省辐射带动发展虾蟹稻综合种养基地20万亩以上,建设一个千吨虾蟹精深加工厂,实现加盟农户收入翻番增长,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公司还计划在全国所有一线城市和主要二线城市都开设1~2家“鄱阳湖”品牌虾蟹专卖店。对新加盟的“鄱阳湖”品牌虾蟹专卖店,公司每店补贴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