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湿地公园人工驳岸的优化策略浅析

2018-11-16 09:51刘佳琪
山西建筑 2018年29期
关键词:驳岸滇池亲水

杨 萍 刘佳琪 潘 笛 孟 鲁

(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

滇池位于昆明市的西南部,湖面海拔1 886 m,面积330 km2,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被誉为“高原明珠”,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湖泊。滇池与昆明城市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滇池是昆明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为昆明市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另一方面,在昆明的城市景观建设中,滇池是重要的景观资源。城市区域规划和市民的亲水心理等因素决定了滇池周边生态较好的区域将成为城市重要的自然式开放空间,其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滇池在过去几十年里承担着提供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等角色,水质逐渐变差。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应当“加强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扩大湿地保护和恢复范围”。滇池流域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过滤净化滇池流域城镇污水和旅游景观价值。而研究如何加强滇池流域湿地公园生态管理,对改善滇池水质、减轻水污染,美化人居环境,调节区域气候,以及恢复和保护鸟类、鱼类栖息地等方面都会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环滇池周围已建好和规划在建的人工湿地和湿地公园达27个,湿地公园生态管理面积约22 402.47亩,数量和面积都在不断增加。在滇池流域的湿地公园,都已初步形成了专门化管理体系,公园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1 滇池周边湿地公园现状问题

1.1 湿地公园环境特征

根据调研分析,本文总结出影响游客亲水性体验的环境因子主要为温度、风力和湿度,且三者也存在相互联系。

1.1.1温度高

滇池属于山地高原湖泊,紫外线强烈。这使得滇池周边湿地公园中受到阳光直射的区域温度普遍很高,室内与室外温差高达6 ℃,室外直射区与树荫下温差也可高达4 ℃。温度过高会严重影响游客亲水性体验。

1.1.2风速大

滇池湖面开阔,水面上风速较高,加上湿地公园紧靠水域,使得湿地公园中风力较强。风中携带的水汽会降低人体温度,使人感受到寒冷,带来生理上的不舒适感,严重影响游客的亲水体验。处于滇池西南方向的湿地公园由于受昆明盛行风影响,风速普遍大,风力较强。

1.1.3湿度适宜

树木通过蒸腾作用,能有效提高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湿地公园本身是指以水为主体的公园,拥有大量的水生植物资源基础,因此滇池周边湿地公园的湿度要大大高于昆明主城区,在湿度上为游客创造了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亲水活动频率。

1.2 人工式驳岸

在园林工程中,驳岸是建于水体边缘和陆地交界处,用工程措施加工而使其稳固,以免遭受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起保护作用的设施。在自然驳岸的基础上,利用人工的方法对其进行改造(如用大理石或人工草皮覆盖,加固驳岸等)所形成的驳岸称为人工式驳岸。本研究中将人工式驳岸又细分为垂直式驳岸,斜坡式驳岸和台阶式驳岸三类。

垂直式驳岸是与水面垂直,距离水面有一定间距的人工式驳岸;斜坡式驳岸是从水底以特定角度起坡,驳岸一部分位于水面下的人工式驳岸;台阶式驳岸则是指从水底构建一级一级供人上下的台阶以通向地面的人工式驳岸。在园林设计中,三种驳岸往往混合使用,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同时,驳岸是水陆的交界,作为一个过渡地带,设计得当有利于发挥驳岸的生态功能,并提升其亲水性。

2 人工驳岸现状问题

目前,滇池周边已建好和在建的湿地公园总共有27个。本研究调研过程中,笔者实地考察了滇池周边五处湿地公园,分别是位于主城区的海埂湿地公园、呈贡区的捞鱼河湿地公园、西山区的西华湿地公园、官渡区的海东湿地公园和晋宁区的东大河湿地公园。通过发放问卷和访谈,本文分析这些湿地公园中人工式驳岸出现的问题。

1)遮阳设施少。昆明地处南方高原,空气稀薄,紫外线强烈,遮阳问题需要得到妥善解决。而湿地公园的人工式驳岸普遍缺乏相应的遮阳设施,影响游客的亲水体验。五个湿地公园都存在这个问题,其中海埂湿地公园在此问题的处理上最为欠缺,而捞鱼河湿地公园的处理较为合理。

2)软性景观少。大多数人工驳岸通过单一的硬质材料与水面分隔开,缺乏软性景观的过渡,水陆整体感弱,影响游客的亲水体验。海埂湿地公园在此问题的处理上最为欠缺,而海东湿地公园和捞鱼河湿地公园的处理较为合理。

3)水质差。滇池的湖水污染极其严重,在20世纪90年代草海和外海的污染程度分别达到了超五类和五类。近年来的治理虽有成效,但情况仍然不容乐观。滇池周边湿地公园内的水质很差,让人难以产生亲近的想法。五个湿地公园都存在这个问题,其中海埂湿地公园和捞鱼河湿地公园的处理最为欠缺。

4)护堤尺度不合理。有些驳岸为了安全考虑,将护堤建得很高,游客难以接触到水,影响亲水性体验;而有的驳岸将护堤设置很低,意外的水位上涨将破坏原有的驳岸构造,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捞鱼河湿地公园和西华湿地公园在此问题的处理上较为欠缺,而海东湿地公园的处理较为合理。

5)缺乏竖向景观变化。大部分驳岸在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到游客在驳岸游玩时的视线变换,单一类型的长驳岸经常性地出现在同一湿地公园中,缺乏竖直方向上的景观设计,这样容易产生单调和无趣感,难以丰富游客的亲水体验。五个湿地公园都存在这个问题,其中海埂湿地公园的处理最为欠缺。

3 人工驳岸优化策略

3.1 增设遮阳设施

在驳岸的休憩空间种植一些拥有茂密树冠的高大树种,保证休憩空间的凉爽与通风;也可以增设遮阳棚等人工设施,避免强烈的日照过多影响游客的亲水体验。

3.2 优化植物配置

在驳岸设计阶段,考虑光照、风力、视线等因素,结合植被对驳岸进行整体设计。在水陆交接部分,加入软性景观,这样既能增强水陆整体性,也有利于水的渗透和水土交换,改善水文环境。一方面,在游客停留并且能够亲水的区域多种植分支点较高和叶片过滤紫外线强的阔叶类树种,这样可以有效吸热,降低树荫下活动空间的温度。另一方面,在靠近开阔水岸区域,树木应当适度密植。这是因为植物枝叶与风力的摩擦,可以大大降低风速,由此增加防风的效果。

3.3 净化水质

可以利用重力过滤系统、廉布过滤系统、沉淀溢流过滤系统等技术对湿地公园内的水进行净化,或者采用在水中培养多种生物,形成独特生态系统生物链的方法来减少不利微生物,从而优化水质。

3.4 丰富驳岸断面

设置不同梯度的驳岸断面以满足游客在不同时间、不同水位高度的亲水需要。可以将驳岸断面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常水位线,设置在非雨季时水位的高度上;第二个层次为汛期水位线,设置在雨季汛期时水位的高度上;第三个层次为警戒水位线,层次最高,防止意外的水位上涨淹没其他地区。这样设计可以满足游客在不同的水位高度下都可以进行相应的亲水性活动。

3.5 重塑垂直景观

在设计驳岸时,根据不同的水岸条件,将不同类型驳岸的有利元素融合进去,尽最大可能将水面置于游客视线之中。同时,结合植物配置,在不同梯度的驳岸平面设计不同类型的景观小品,让驳岸呈现一种“移步换景”的效果,优化游客的亲水体验。

3.6 改善视线设计

根据人体工学尺度,可以将植物高度分为高(1.2 m≤h<1.67 m,人站起来视线才能穿过植物)、中(0.87 m≤h<1.2 m,人坐在凳子上视线可以穿过植物)、低(h≤0.87 m,人坐在地上视线就可以穿过植物)三个梯度。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植物配置对游客视线的遮挡与引导关系。

4 三种类型人工驳岸优化方案

4.1 垂直式驳岸

经改造,在驳岸出挑的部分,尾部留出供游客拍照观景的区域,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中部种植水生植物,增加驳岸的趣味性;两侧设置遮荫亭,既可以保证游客在休憩时具有良好的观景感受,又使得昆明的强紫外线不会影响游客的亲水体验。改造如图1所示。

4.2 斜坡式驳岸

利用石块和水生植物,将驳岸临水处改良为深水区和浅水区两部分。浅水区是戏水的场所,可以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亲水体验。驳岸坡度较缓,上面种植草皮和遮荫树木,可供游人在此停留玩耍。驳岸上放置了防潮木桩,既起到装饰作用,又可供人休憩。改造如图2所示。

4.3 台阶式驳岸

将台阶的一部分改造成斜坡,上面覆盖草皮,种植遮荫树木,这样既增添了自然元素,又可提供给游人活动的空间。同时此方案增大了台阶的宽度,使其不仅是交通空间,也是游人停留的场所。在入水处,利用石块和水生植物划分深水区和浅水区,浅水区可供人戏水。改造如图3所示。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滇池湿地公园人工驳岸的现状分析及游客问卷调研,提出现存问题,结合游客需求探讨了湿地公园人工驳岸的优化策略并设计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人工驳岸优化方案。采用这些设计方案可以丰富人工驳岸空间景观层次感和公众参与性,从而提升滨水空间品质,营造出以人为本的亲水空间。在湿地公园建设中,设计者需要灵活选用这三种设计方案。游客在湿地公园中的亲水性体验与人工驳岸的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有必要对人工驳岸作进一步的认识与优化。

猜你喜欢
驳岸滇池亲水
水世界儿童亲水行为体验玩具设计
亲水作用色谱法测定食品中5种糖
在滇池东岸看西山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
河流防洪堤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
滇池湿地,美回来了
浅析驳岸类型与修筑要点
探析工程力学和美学在园林景观驳岸设计中的应用
银川亲水体育中心场馆开发与利用研究
亲水改性高岭土/聚氨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