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亚
(福建人民武装学校,福州 350007)
排球运动是一项激烈对抗、强调技术方法的竞技性体育运动.对于高水平排球运动员来说,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力量素质,这是保证其达到较高运动水平的基础条件.现代排球发展主要趋势为“全面、高度、快速、灵活”等几个方面,随着排球竞赛不断激烈化,排球运动员必须要提高训练水平才能够胜任赛场竞技.在激烈的竞技场上,战术、技术、运动员身体素质都会对比赛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对于排球运动员来说,力量素质是决定其竞技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力量也是评价排球运动员训练质量的重要尺度,科学的力量训练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排球运动员竞技状态和能力,同时还可以减少运动损伤,为应对各种高强度比赛做好充分准备[1].国内排球运动员要想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必须要加强力量素质训练.
本文针对不同频率振动训练与排球运动员力量提升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本文从某体育学院2012级、2013级排球专业中,随机抽取了27名男生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三个实验组(31 Hz组、46 Hz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9人,对三组学生进行实验前后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以得出研究结果.
三组学生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对象基本情况
采取比较分析方法,研究周期为63 d.
本研究使用的试验仪器如表2所示.
表2 试验仪器一览表
根据现有研究结果,振动训练低频与高频分界线为50 Hz.有学者认为:低频产生的振动波会通过振动链传导和扩散.在低于50 Hz的水平上,振动刺激有利于增强肌肉强度,提高力量;在超过50 Hz的水平上,振动能量会通过波的形式传播扩散;如果达到60 Hz以上,振动会对人体部位例如眼球、内脏等产生不良影响,引发健康性问题.鉴于此,本文运用生物力学知识和理论,分析振动训练与排球运动力量和技能提升关系,以设计出科学的振动训练方法,不断提高排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水平.对此,本文分别设计了两种振动频率(31 Hz与46 Hz)训练方法开展比较研究,将27名排球运动专业学生随机分为三组,其中第一组采用31 Hz振动频率,第二组采用46 Hz振动频率,第三组为对照组,不采用振动训练法.本次试验周期为63 d,对三组学生实验前后力量指标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各组学生实验前后指标变化情况,探讨如何使用频率振动法来提升排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效果,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
本次实验包括实验前和实验后两个阶段,其中实验前分为三天开展,实验日期分别为4月20、21、22日;实验后三天分别是6月25、26、27日.对于本次实验来说,测试顺序、时间安排对测试结果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在提取测试指标数据时,尽量保证在一致时间段进行.本文对实验测试顺序进行了合理设计,以最大程度消除测试项目的外在干扰,保证测试人员处于正常的测试状态,以获取真实、可靠的测试数据.本实验测试顺序安排如下:平衡能力测试、下肢力量测试、核心力量测试.
本实验的测试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实验前后不同频率振动训练对三组运动员核心力量和下肢的影响测试结果
实验后,本文分别采集了三组学生拦网起跳与助跑起跳冲量数据,通过数据比较分析发现,三组学生的爆发力都出现明显变化(见表3),其中拦网起跳方面,第一组学生相对冲量有明显变化,31 Hz组学生提升16.6%、46 Hz组学生提升18.86%,这两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相比有显著提升(F<0.01),对照组学生实验后数据也有显著改善.两实验组学生总体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助跑起跳方面,三组学生实验后数据都有明显改善,通过组间统计分析发现,46 Hz组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31 Hz组没有.这主要与测力台面积较小有关系,学生在接受测试时需要保证起跳动作正确,落脚地不能超出测力台,这对学生技术动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不能保证所有学生能够在测试中正常发挥[2].
通过测试结果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哪一种力量训练方法,都可以显著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但是同传统训练方法相比,振动训练提升效果明显要更好.通过对比两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31 Hz组学生力量提升效果要逊色于46 Hz组学生.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三组学生完成63 d的实验之后,力量素质有了显著提升.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结果,两组实验组学生的力量提升幅度都要优于对照组.其中,46 Hz组学生最大力量、爆发力提升效果相对更好,而导致这个差异背后原因是训练过程中使用了不同的振动刺激频率[3].
在低于50 Hz振动频率情况下,在保持振幅不变的情况下,高频振动对神经系统的刺激效果要比低频振动效果更好.在46 Hz振动频率下,能够调动更多运动单元活性,从而能够提升肌肉协调性[4].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如果质量保持不变,物体受力大小与加速度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在开展振动训练时,加速度会对振动负荷产生非规律性的影响,例如造成相对“超重”与“失重”问题.在存在“超重”的情况下,测试者承受的负荷量相对要更大,这就意味着人体在运动过程需要调动更多运动单元参与活动,以满足运动需要.在不同频率下,产生的加速度有所不同[5].46 Hz组学生承受的加速度要明显大于31 Hz组,因此对学生肌肉刺激效果相对更好.
核心力量与普通力量素质有所不同,其对人体稳定性、平衡性和深层小肌肉群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调动神经系统来支配肌肉组织.振动训练对人体形成了一种非稳定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力量练习,能够有效调动肌肉数量、活动程度以及肌肉间协作性,从而提高力量训练效果[6].
(1)振动训练有利于增强运动员核心力量.通过实验发现,采取振动训练方法的学生核心力量提升效果要优于对照组.通过比较两实验组学生的前屈零度、后伸30度,及左(右)侧臀大肌最大力矩值指标值发现,46 Hz组学生提升效果最佳,这可以看出高振动频率有利于增强运动员的核心力量.
(2)振动训练有助于提升排球运动员的平衡能力.对照组学生在闭眼情况下,单脚身体平衡能力实验前后发生了一定变化.其他两组学生实验后平衡能力明显提升,其中46 Hz组学生平衡能力提升效果更佳.
(3)振动训练有利于增强运动员下肢力量.通过持续63 d训练后,三组学生的下肢力量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同对照组相比,振动刺激能够显著提升下肢力量素质,46 Hz组学生下肢力量素质提升效果优于31 Hz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