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霞 魏 红
(新疆裕民县人民医院,新疆 塔城 834700)
外科手术患者常因手术创伤性、术中出血及麻醉刺激,术后常需卧床休息,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风险。DVT形成以下肢麻木、肿胀、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会导致肢体发生功能性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1-2]。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60例外科手术患者,旨在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外科手术患者60例,已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患有器质性疾病及手术禁忌者。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8~75岁,平均(60.32±3.25)岁,手术类型:腰椎骨折8例,膝关节置换9例,髋关节置换8例,四肢骨折5例;研究组中,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49~76岁,平均(60.11±2.47)岁,手术类型:腰椎骨折9例,膝关节置换8例,髋关节置换9例,四肢骨折4例;两组的资料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具体为:①术前护理:术前采用Wells系统评分评估患者DVT的发生风险,对既往高危患者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以Wells评分为依据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另外向患者及家属讲解DVT形成的病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及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对预防DVT的重要性,并发放健康手册,提高患者对下肢DVT的认知水平[3]。②术中护理:术中规范使用下肢止血带,在静脉给药尽可能避开下肢穿刺。③术后护理:术后及时询问患者感受,加强对DVT高危患者的监测,观察患者下肢皮肤温度、疼痛及异常感觉等,一旦发现患者下肢皮肤出现发绀、肿胀、皮下瘀点、温度降低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针对性干预措施[4]。另外可通过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等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对于出现DVT患者应遵医嘱给予抗凝药物,并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坚定治疗疾病的信心。出院当天嘱患者应经常变换体位,坚持锻炼,清淡饮食,遵医嘱用药[5]。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静脉血栓发生时间、静脉血栓发生率,干预前后静脉血流速度及D-二聚体水平,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价患者下肢静脉通畅情况,总分0~21分,分数越低表示静脉通畅越好。并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护理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1 干预效果比较:研究组住院时间、静脉血栓发生时间及静脉血栓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效果比较
2.2 干预前后两组各临床指标变化:干预前两组静脉血流速度、静脉通畅评分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以上指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各临床指标变化(±s)
表2 干预前后两组各临床指标变化(±s)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静脉血流速度(cm/s)静脉通畅评分(分) D-二聚体(μg/L)研究组(n=30) 干预前 19.62±3.57 16.31±3.25 253.65±33.42干预后 32.15±7.65*#5.06±0.98*# 576.4±68.5*#对照组(n=30) 干预前 20.03±3.48 16.28±3.31 249.53±34.58干预后 24.84±6.08* 9.52±2.15* 302.8±61.37*
2.3 护理满意率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27,P<0.05),见表3。
表 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n(%)]
DVT主要病理机制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导致的下肢静脉回流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6]。近年来,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创新,预见性护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可针对性、系统性、预见性的评估患者可能发生并发症的风险,通过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促进患者机体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护理只关注手术情况而忽视下肢病变的不足,变被动为主动,及时发现患者潜在的危险因素,最大限度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7]。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住院时间、静脉血栓发生时间及静脉血栓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两组静脉血流速度、静脉通畅评分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以上指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27,P<0.05)。
总之,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及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进行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