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护理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的作用分析

2018-11-16 06:51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8期
关键词:体征栓塞规范化

李 敏

(江苏省宿迁市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颅内动脉瘤常见于颅内动脉管壁上,经B超检查可见异常膨出组织,可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其高发群体为40~60岁女性,发病原因较复杂,可能与腔内压力明显升高或动脉管壁畸形等相关[1]。临床中多为该病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其具有较高的治愈率。但术后可能因环境、护理不当等因素影响,产生多种并发症,因此需要实施科学护理。研究中以本院在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纳入治疗的42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患者为研究主体,旨在探究术后规范化护理对该术式患者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本院在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纳入治疗的42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患者为研究主体。经伦理委员会审查且批准。随机分成A组和B组,均是21例。A组中,男6例,女15例;年龄30~58岁,平均(42.13±5.25)岁。B组中,男7例,女14例;年龄31~60岁,平均(42.82±5.41)岁。对比数据不存有显著差异(P>0.05),可比较。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生命体征与相关指标(±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生命体征与相关指标(±s)

分组 例数 心率(次/分) 平均动脉压(kPa) 空腹血糖(mmol/L) 血浆皮质醇(ng/L)A组 21 77.65±4.51 11.64±1.27 4.41±0.25 25.01±1.65 B组 21 81.35±4.72 13.65±1.33 4.86±0.34 28.66±1.73 t-2.597 5.009 4.886 6.996 P-0.013 0.000 0.000 0.000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分)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分)

分组 例数 躯体角色 心理健康 社会功能 躯体功能 活力 情绪问题A组 21 85.27±4.33 90.15±2.34 78.62±3.12 79.61±1.42 86.31±2.11 78.32±1.64 B组 21 73.16±4.27 75.37±2.16 63.11±3.08 65.07±1.67 71.53±2.15 65.28±1.71 t-9.126 21.269 16.212 30.396 22.484 25.221 P-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n(%)]

1.2 方法:B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即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等,A组给予术后规范化护理,具体为:

1.2.1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术后72 h内的生命体征,并记录其意识状态、感觉、语言、瞳孔和运动等情况。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其有无头痛症状,评估头痛性质和原因,以科学评估病情。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若皮肤或黏膜有瘀斑或出血点则应立即处理,同时观察大小便性状与颜色。告知清醒患者每日可饮水2 L,以保护其肾脏功能,若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医师。

1.2.2 下肢护理:观察下肢肤色和皮温,评估足背动脉搏动与肢体感觉情况,若搏动消失或变弱,且伴有皮肤发绀、肢体麻木和皮温下降,则可能为包扎偏紧或是引发栓塞,需立即处理。利用动脉压迫止血器对穿刺口进行包扎处理,3 h后放松调压旋钮2圈,隔3 h再放松2圈。评估敷料有无渗血情况,若无异常可于术后12 h将止血器撤离。将术侧下肢制动和伸直6 h,可屈曲小腿,行健侧翻身,可按摩大腿与小腿肌肉,进行踝泵运动,同时可对患者进行背部按摩。

1.2.3 并发症预防:术后24 h内易发生脑血管痉挛,可静脉注射尼莫地平,并以血压值为依据适度调整用量,确保血压值为120/80 mm Hg左右。适度增加脑灌注,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情况,若发现其语言或肢体运动异常应立即处理。监测术后72 h的血压变化,避免血压骤升,遵医嘱口服酚酞片,剂量为每次2片,每日1次。注意观察有无瘤体破裂症状,并做好急诊准备。观察患者有无烦躁不安、意识改变或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若有异常应给予磁共振成像等检查,以评估其有无脑梗死症状,并遵医嘱进行抗脑水肿和抗凝治疗。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术后72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和血浆皮质醇等指标;利用生活质量评价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角色、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活力和情绪问题6个维度,均为100分,分数和生活质量评分呈正比;记录患者的下肢穿刺点渗血、脑血管痉挛、瘤体破裂出血和脑梗死等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加以处理,体征、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用(±s)表示,行t检验,并发症情况用(%)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生命体征与相关指标:术后72 h,A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和血浆皮质醇等指标均优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见表1。

2.2 对比生活质量评分:A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对比并发症情况: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B组为38.10%,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3。

3 讨 论

颅内动脉瘤具有高致残率与高病死率等特征,常见疗法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但该术式的操作较为复杂,常引发多种并发症。规范化护理可确保患者的手术效果,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具有较佳的护理优势。病情观察护理可及时发现下肢穿刺点出血情况,并能根据患者头痛、意识等情况评估其病情变化[2]。下肢观察护理可避免下肢血肿或栓塞,并能提高下肢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的活动能力尽快恢复。并发症预防护理可通过药物治疗等手段避免发生脑血管痉挛,并可防止血压骤升,进而导致瘤体破裂出血[3]。而抗凝等治疗手段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防止脑梗死。规范化护理可提高护理干预的整体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利于患者术后康复[4]。结果为:术后72 h,A组生命体征与相关指标均优于B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9.52%)低于B组(38.10%)(P<0.05)。与荣向霞等[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患者行术后规范化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与相关指标,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佳的护理价值。

猜你喜欢
体征栓塞规范化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阿哌沙班治疗肿瘤相关性血栓栓塞的获益与风险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点播影院迎来规范化,4K HDR迎来普及之潮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计岁的规范化与年谱编纂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