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航
(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检验科,辽宁 调兵山 112700)
尿常规检验是临床上诊断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能够准确反映肾脏、输尿管和膀胱功能,有效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糖尿病、血液疾病和肝胆疾病,对治疗效果和预后状况进行评估[1]。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是尿常规检验中常用的两种检验方法,具有各自不同的优势,但单独使用存在一定的弊端和局限性。有相关研究认为,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的准确性[2]。本次研究着重观察分析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1 基本资料: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1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检验方法分为三组,A组50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6.1±6.7)岁。B组50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36.3±6.8)岁。C组50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36.7±6.9)岁。三组间基本资料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三组患者的尿液样本采集后须在2 h内送检,在送检后30 min内完成尿常规检验。①A组采用干化学法:采用优利特URIT-500B干化学分析仪,使用前进行空白对照试验,对仪器进行质控监测,确保仪器运行正常。收集患者尿液,用吸管吸取20 mL置于干化学反应试纸上,使用干化学分析仪进行检测,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所规定的操作标准和要求进行,排除相关干扰因素,详细记录检测结果。②B组采用尿沉渣法:采用迪瑞FUS200尿沉渣分析仪和尿沉渣板,设置分析仪相关参数为400 g,取收集尿液10 mL置于离心管中,离心处理5 min后去除上层清液,收集剩余尿沉渣0.2 mL充分混合均匀,置入尿沉渣分析仪进行检测,详细记录检测结果。③C组采用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收集患者尿液后分别采用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进行检测,详细记录检测结果。
1.3 观察指标:①红、白细胞的阳性检出率,阳性检测指标:红细胞计数>7×109/L,白细胞计数>10×109/L;阴性检测指标[3]:红细胞计数≤7×109/L,白细胞计数≤10×109/L。阳性检出率=阳性检出例数/总例数×100%。②检测结果错误率,包括误诊率和漏诊率。误诊率=误诊例数/总例数×100%,漏诊率=漏诊例数/总例数×100%,错误率=误诊率+漏诊率。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两组间比较差异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1 A组的定量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16.00%,明显高于B组的8.00%(P<0.05);C组的定量红细胞、定量白细胞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00%和44.00%,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检测结果阳性检出率比较[n(%)]
2.2 A、B两组的检测结果误诊率、漏诊率和错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组的误诊率、漏诊率和错误率均明显低于A、B两组(P<0.05)。见表2。
表2 三组检测结果错误率比较[n(%)]
尿常规检验是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状况评估等,同时对于某些能够引起尿液生化成分改变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4]。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是尿常规检验中常用的两种检测方法。干化学法是通过尿液与试纸所发生的反应检测尿液中的血红蛋白和亚铁血红素水平,间接获得红细胞水平,具有操作简便、检测用时短等特点,但是容受到代谢、药物及尿液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尿液中肌红蛋白和细菌含量过高,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如果尿液中的红细胞被大量破坏,则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通过观察干化学法试纸反应颜色的深浅来判断白细胞水平的高低,由于尿液中性粒细胞含有酯酶,因而无法检测出其他白细胞,容易出现白细胞水平检测结果的假阴性。
尿沉渣法是采用专业尿沉渣检测仪观察尿沉渣中的有形成分,通过分析较为快捷的获取红、白细胞水平值,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区分细胞管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当检测结果为阳性时,需要通过显微镜检验确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在尿常规检验中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联合应用能够有效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弥补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有效提高红、白细胞定量值的检出率,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检出结果的发生率,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证实了这一结论[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联合进行尿常规检验的C组的定量红细胞值和定量白细胞值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单独采用干化学法检验的A组,以及单独采用尿沉渣法检验的B组(P<0.05);其检测结果的错误率也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
综上所述,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能够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