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性大叶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2018-11-16 06:50阮为勇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8期
关键词:大叶性肺炎体征

张 程 阮为勇*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儿科,江苏 南京 210028)

肺炎是小儿十分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仍是儿童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在非细菌性肺炎中约占1/3,往往引起大叶性肺炎,且具有一定的流行性,严重的可导致死亡。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支原体性大叶性肺炎患儿,临床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性大叶性肺炎患儿107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5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中男童29例,女童26例,年龄12个月~10岁,平均年龄(4.61±3.37)岁;病程2~9 d,平均(4.82±1.94)d;其中左肺病变22例,右肺病变19例,两肺病变14例。对照组中男童24例,女童28例,年龄8个月~11岁,平均年龄(4.77±3.68)岁;病程3~8 d,平均(3.52±0.80)d;其中左肺病变18例,右肺病变23例,两肺病变11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发病天数及受累部位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大叶性肺炎的诊断标准[1]。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学》肺炎喘嗽病相关诊断标准进行辨证[2],所有入组病例均为痰热闭肺证。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大叶性肺炎的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14岁,起病后未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③患儿家长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①非肺炎支原体性大叶性肺炎患儿及结核、肿瘤、气道异物等;②伴有其他重要脏器器质性疾病或严重的并发症、昏迷、休克等;③依从性差,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口服中药困难者;④对已知中药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头孢地嗪钠(韩国大熊制药株式会社)100 mg/(kg·d),加入50~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红霉素针(大连美罗大药厂)20~30 mg/(kg·d),按规定浓度加入相应溶液量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4 d,每日2次;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1~2 mg/(kg·d),加入50~100 mL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5 d,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肺活血汤口服,组方:炙麻黄、苦杏仁、桑白皮、黄芩、川贝母、炙百部、红花、桃仁、葶苈子、鱼腥草、蝉蜕、僵蚕,高热不退加生石膏、芦根。浓煎至50毫升/袋,每次口服5~30 mL,根据患儿年龄大小适量调整,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清晨空腹取血,采用ELISA法进行MP-IgM检测,阳性诊断为MP感染。

1.6 观察指标:①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好转时间;②治疗后两组患儿有效率情况;③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乳酸脱氢酶(LDH)变化情况;④不良反应观察。

1.7 疗效判定标准[3-4]:①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医学影像学检查恢复正常,证候积分减少95%~100%;②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医学影像学检查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③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所好转,实验室检查、医学影像检查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但未达到出院标准,仍需要继续治疗,证候积分减少30%。④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有加重趋势,实验室检查、医学影像检查无好转改变,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1.8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肺部体征比较:见表1。表1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热退时间、咳嗽咳痰缓解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舌质舌苔好转时间均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肺部体征比较(±s,d)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肺部体征比较(±s,d)

注:与对照组比较,*t分别为2.84,7.21,4.62,9.66,P<0.01

组别 n 热退时间 咳嗽咳痰缓解 肺部体征消失 舌质舌苔好转对照组 52 4.22±1.07 6.81±1.24 9.39±1.14 7.31±0.84治疗组 553.08±0.94* 5.03±1.10* 7.88±0.73* 4.28±1.05*

2.2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见表2。由表2可知,加用中药口服后,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n(%)]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后CRP、ESR、LDH比较(±s)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后CRP、ESR、LDH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t=10.47,P<0.01

治疗前 治疗后CRP(mg/dL) ESR(mm/h) LDH(U/L) CRP(mg/dL) ESR(mm/h) LDH(U/L)对照组 52 8.59±4.71 21.3±8.4 347±16 3.14±1.22 10.0±5.1 279±28治疗组 55 10.20±5.36 30.2±6.4 425±21 2.08±1.67 9.7±4.4 196±22*组别 n

2.3 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乳酸脱氢酶(LDH)比较:见表3。由表3可知,MP感染后,外周血中CRP及ESR无论是对照组还是治疗组前后变化都无统计学意义,不能作为MP感染的临床判断指标,但LDH治疗后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见表4。由表4可知,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有5例,均为胃肠道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1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的胃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不影响治疗。

表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 论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MP感染所致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具有起病急,病程长,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改变不符等特点。近年来MPP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引起全身多脏器损害,长疗程、易反复,给患儿家长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从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所有107例MP大叶性肺炎中,有85.2%的患儿年龄在3岁及以上,6岁及以上MP-IgM阳性的占61.2%。可见学龄儿童仍是MPP的高发年龄,这与传统研究观点相一致。但与此同时,<2岁患儿MP阳性的占所有病例的11.8%,<1岁的占4.7%,说明MP感染有不断幼龄化的趋势,应引起临床医师及研究者的重视。

目前MPP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国内外学者在MP黏附机制、直接入侵、蛋白质组学及免疫学说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研究,其中MP感染后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导致免疫损伤已得到学者的广泛认同。Jessica Saben[5]研究发现,MP感染机体后,MCP-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组织器官出现免疫损伤,可能与激活炎性细胞因子有关;同时,机体又通过高表达抗感染因子IL-10来下调或平衡MP诱导的炎性反应。当促炎与抗感染过程取得平衡,将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清除和病变组织的修复[6]。通过表3我们也发现,LDH在治疗前明显升高,但是加用中药治疗后可快速的下降或恢复至正常水平,可见LDH可作为MP感染引起机体炎性损伤及监控病情转归的临床实验指标。卜小芳等[7]认为,MP作为致炎的始动因素,可引起多源性促炎反应细胞因子CXCL8在血液中的高表达,导致炎症浸润,诱导机体产生炎性免疫损伤。甚至造成毛细血管内皮损伤,血管收缩,机体凝血机制异常,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升高,促使微血栓形[8]。临床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仍是治疗MPP的有效药物,但由于长期广泛应用,胃肠道反应多,甚至引起肝肾功能损伤,MP耐药的报道日益增多,可能与MP感染后释放促炎因子,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王冠等[9]认为,MPP患儿容易出现免疫功能低下,尤其以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低下突出,建议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兼顾增强免疫功能。中医药在治疗MPP的临床实践中效果明显,具有不良反应小、无耐药等优势,逐渐被人们重视并接受。

肺炎支原体性大叶性肺炎属祖国医学“肺炎喘嗽病”范畴。“痰热”是重要致病因素,《仁斋小儿方论·痰嗽》云:“小儿受病,多生于热,热则生痰”。小儿乃“纯阳”之体,素体脾虚,或感邪后从阳化热,炼液为痰,痰与热结;抑或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日久郁而化热,形成痰热互结之势。“血瘀”贯穿整个疾病过程,是不可忽视的病理产物。肺主气,气滞则血瘀,气凝则血凝矣。气郁化火,耗液伤津,导致血液黏稠,流动涩滞,瘀于脉络,由热致瘀。此外,血得热则妄行,灼伤脉络,离经之血即为瘀,瘀热相互搏结,所谓“热附血而愈觉缠绵,血得热而愈形胶固”。是故痰、热、瘀既是本病的重要病理产物,也是的主要致病因素,贯穿于整个疾病演变始终。方中麻黄宣肺止咳平喘,葶苈子泻肺气,逐肺中之痰饮,贝母清化痰热,诸药同用,共凑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桃仁活血化瘀,红花性辛散温通,为活血祛瘀之要药,二者配伍,活血化瘀之力更强,改善微循环。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黄芩中的黄芩苷、黄芩素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抗感染作用。鱼腥草味辛、质轻,专走上焦,寒可清泄肺热,辛能散结通达肺络,具有抗感染、抗病毒、镇咳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蝉蜕、僵蚕具有祛风脱敏、解痉平喘、镇咳祛痰及抗凝之功效。通过本研究发现,在西医基础治疗前提下,配合中药清肺活血汤口服,在热退时间、咳嗽改善、肺部体征吸收及舌苔好转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愈率上,治疗组78.2%与对照组55.8%相比,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中药的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及活血祛瘀等作用,减少MP大叶性肺炎所产生的痰、热、瘀等产物,增加肺部血液循环,减轻了肺部的免疫损伤,加快了啰音吸收及病情的恢复,降低了肺不张、脓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了支气管镜对气道的损伤。为进一步免疫学研究奠定了临床基础。

猜你喜欢
大叶性肺炎体征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虫见大叶
咏松
大叶绿萝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