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改革创新走新路

2018-11-16 01:49谌晗
当代贵州 2018年48期
关键词:刺梨六盘水旅游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谌晗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同日,一个因“三线建设”而生的城市在改革开放的春潮中撤地建市,六盘水就此翻开历史新篇章。

40载栉风沐雨,爬坡上坎、步步铿锵。六盘水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底的19.97亿元起步,到2017年年底实现1461.71亿元的跨越,40年增长73倍,交出了后发赶超的漂亮答卷。

40年勇立潮头,改革创新、不忘初心。“江南煤都”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抢占转型发展制高点,全力摆脱路径依赖,跳出资源陷阱,借力特有资源禀赋,上演着“中国凉都”的美丽嬗变。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

进厂、冲果、筛选、破碎、压榨……盘州刺梨产研中心,生产车间内机器嗡嗡作响,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工人紧张忙碌,一罐罐“刺力王”饮料正源源不断地走下生产线。

盘州刺梨产研中心,是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大型刺梨加工企业。项目自2017年开始建设,计划总投资15.77亿元,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年生产能力50万吨。

鲜果收获后卖给谁?加工后卖什么产品?怎么卖?对于全世界最大刺梨基地、种植面积达100万亩的六盘水而言,这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答题”。

盘州刺梨产研中心的建成使用,为这一发展“必答题”给出了高分答案——依托刺梨产研中心的“金纽带”,一端连接刺梨原材料生产,老百姓脱贫致富,一端连接刺梨产品深加工,本地优质农产品行销天下。

将视角对准水城县,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正助力农业生产从“靠经验”走向“靠数据”。基地里建气候观测站,用手机一扫即可获得工区施肥方案,坐在监控中心一键远程浇灌……走进水城县润永恒公司猕猴桃物联网基地,一系列“黑科技”遍布山岭田坝,成了基地技术员的“千里眼”和“听诊器”。

今天,行走凉都,曾经的“短板”——农业产业,已成为六盘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重要支撑。通过实施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猕猴桃、刺梨、茶叶等特色产业正茁壮成长,农民在“苞谷地”里念起了“致富经”,还有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为现代农业插上了“翅膀”。

更让人欣慰的是,作为“三变”改革发源地的六盘水,正在激活农村“沉睡”资源、激发农民内生动力、改写农民贫困历史的征程上大胆先行先试。

六枝牂牁江将客船、农家乐等入股发展乡村旅游;盘州市妥乐村把1451棵古银杏树入股到旅游公司;钟山区引导贫困户用贷款资金参与城市智能停车场项目建设……近年来,六盘水市聚焦股份合作这个核心,不断丰富“三变”改革发展模式。

截至目前,全市有190.48万亩承包地、40.8万亩集体土地入股经营主体,111.32亿元各类资金参与“三变”,53.81万户农户入股成为股东,入股受益农民达177.15万人。

工业转型连上台阶

六盘水曾经依托自身丰富的矿产资源,赚得“盆满钵满”,“江南煤都”“十里钢城”誉满四邻,涌现出水钢、盘江、水矿等一大批大中型企业,煤炭、冶金、电力、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加速发展。

但“以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煤炭市场跌宕起伏的新形势前,后劲不足弊病日益凸显,这些都倒逼着工业转型升级。

谋变创新的六盘水人深知,高质量发展必须有破有立。为此,他们一边刀刃向内,“关停并转”齐发力,淘汰落后产能,补齐发展短板;一边将高端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紧密结合,着力打造经济新的增长点。

“从地下漆黑的矿井到地面干净明亮的远程集中控制中心,没想到,采煤也可以从地下转移到地面上。”自动割煤、推溜、拉架、装煤、运输……依托智能化采煤系统,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轻击鼠标,就可以把煤炭安全地开采出来。工作人员所使用的系统是发耳煤业投入3600万元,于今年5月建成的31004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和相关辅助子系统。

大手笔资金投入,带来的回报让人惊喜连连。目前,该工作煤矿开采人员减少36人,节约人工费用约440万元;增产500吨/日,效率提高21%;5个智能信息化生产辅助子系统实现无人值守,年节约人工费用约380万元。

发耳煤业的智能化应用,只是近年来六盘水坚定“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战略选择,大力推动“二产升级”的缩影。

在水城经济开发区,六盘水凭借自身丰富玄武岩资源打造了年生产能力1.5万吨、全国规模最大的玄武岩纤维生产基地——玄武岩纤维产业园。“石头抽成丝、纺成线、织成布,我们实现了‘点石成金’的梦想。”产业园业主贵州石鑫玄武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代富自豪地说。

不只是玄武岩,全产业链招商的东森锂离子、国夏新能源,同科技前沿接轨的北斗大数据、金指纹集团等一大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新兴产业纷纷落户六盘水,为六盘水市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活力。

全域旅游风生水起

作为一座因煤而兴、因煤建市的能源工业城市,六盘水,长期守着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风姿绰约的民族风情和别具特色的“三线”文化,却一度“藏在深闺人未识”。

跳出资源陷阱,借力特有资源禀赋,六盘水实现了美丽嬗变。图为六盘水城市风貌。(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县县通高速,境内铁路四通八达,沪昆高铁穿境而过、城际铁路建设快速推进,月照机场航线年年递增,日益便捷的交通让六盘水迎来了全域旅游发展春天。

敢为人先的六盘水,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高起点谋划、大手笔投入、强有力推进,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景区景点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现有A级景区28个,其中4A级景区8个;凉爽天气、清爽空气,“两口气”助力“中国凉都”城市品牌风行天下;避暑旅游、冬季旅游并驾齐驱,夏季已成为火炉城市游客心驰神往的避暑天堂,冬季成为北纬26度以南唯一的滑雪胜地。

曾经的全省旅游“冷区”,摇身一变成了全省旅游“热区”。但六盘水并未停下脚步,“以节促旅”“借赛出山”的思路越打越开,“旅游+”融合发展步入快车道。

如今的六盘水,国际马拉松赛、鞭陀大赛等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运动遍地开花,让“旅游+体育”互融共进;通过挖掘历史、民族文化,六盘水赋予了各个节庆活动深厚文化内容,让“旅游+文化”内涵叠加;建成娘娘山等高标准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使得“旅游+农业”优势互补……

善谋善为,善作善成。今年11月初,六盘水市在2018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荣膺“最受欢迎全域旅游目的地”称号,这是六盘水全域旅游发展“撑杆跳”结出的累累硕果之一。

数据是成绩最好的佐证。今年前三季度,六盘水接待游客超过3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60亿元,远高于去年全年水平,同比分别增长42.3%、47.4%,呈现持续“井喷”态势。

猜你喜欢
刺梨六盘水旅游
贵州刺梨专题书法作品
贵州刺梨专题纂刻作品
贵州轩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诗书画苑
旅游
六盘水:盘县1月份税收实现高增长
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再勇重视民生问题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刺梨和矿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