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刘悦
近日,“2018民生示范工程”评选活动拉开序幕,六盘水的娘娘山“三变”改革作为首批候选案例入围“2018民生示范工程”。
由六盘水娘娘山发端的“三变”改革连续两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并于2018年写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三变”已成为全国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鼓励性政策。
清晨时分,张松正在打扫着院坝,“今天,有一批江苏来的客人要入住,再收拾一下”。虽然仅5口人,张松一家却经营着一处超市和一家客栈,加上工资和入股分红,收入已然可观。
舍烹村,地处乌蒙山区,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普古乡娘娘山下。曾经,这里是贫困村寨、“穷乡僻壤”的代表,也是“三变”改革的发源地。张松一家生活的改观,正得益于“三变”改革。
“保守估计,通过‘三变’改革,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内,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2万元。”娘娘山旅游公司董事长、普古乡娘娘山联村党委书记陶正学说。
2012年5月6日,49岁的陶正学与陶永川、郭跃等6人共同发起,以资源、资金入股的方式,成立盘县普古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计划以娘娘山附近生态群为依托,打造农业产业园区。
发展产业,需要规模化的土地,土地流转却成了遇到的第一道难题。村里部分群众态度强硬不愿意拿出土地,认为种粮才稳靠。
六盘水“三变”改革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贵州图片库供图)
思想不通,先带出去开眼界。同年6月,陶正学自费带领64个村民组成的“考察团”,乘坐两辆大巴奔赴昆明、大理、丽江……半个月的外出考察,乡亲们开了眼界,体会到什么叫做幸福生活,土地流转的观念有了明显转变。
为增强入股积极性,银湖合作社提出多样化的入股模式。如村民土地分别按800到300元每亩的不同标准,入股到园区发展刺梨、猕猴桃、蓝莓、特色蔬菜等产业,实现资源变资产。村各级财政资金入股园区的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示范项目和名优经济林木花卉示范项目,占股10%,实现资金变股金。入股农民作为合作社股东,成了园区真正的创业者、主人翁。
“三变”改革使娘娘山地区的农村群众获得了实打实的产权。
2016年,舍烹村村民陈粉珍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成为家门口娘娘山景区温泉小镇酒店的服务员,虽然月薪只有1800元,但陈粉珍还是干劲十足,因为38岁的她同时也是这家高档酒店的老板之一。
服务员与老板的身份是如何重叠的?原来,在盘州市政府和娘娘山旅游公司的帮助下,当地625户农户成功申请到创业贷款5000万元,其中1500万用于村寨房屋美化,3500万入股了温泉养生度假项目。3年期满,娘娘山旅游公司将统一偿还贷款,陈粉珍就是其中的股东之一。
得到实惠的老百姓高兴地说,“荒山、山林等都变成钱了,小康生活不愁了”。通过“三变”改革,普古娘娘山联村共2220户5455人通过资金和土地入股成了名副其实的股东,年人均增收6000元;2016年园区产值2.59亿,其中旅游收入达0.56亿元,接待游客60万人次。2017年景区共接待游客73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1.7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