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
陪伴大家一整个夏天的网络热播剧《延禧攻略》迎来了大结局。在追剧过程中,很多人都对其中一个情节印象深刻:五阿哥出生时因浑身赤黄、瞳孔泛金,被视为“怪物”,差点被处死。这一怪症经由民间神医叶天士诊断,为小儿黄疸。其病因是五阿哥的生母愉贵人胆汁严重淤积,从现代医学角度诊断,就是愉贵人患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事实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妇女妊娠期的特有疾病。它有什么危害,如何用药?我们请到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药剂科的郑荣药师,和大家聊一聊。
怀孕后,孕妇身体各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经常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小毛病。有些看起来很普通的毛病,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隐患。
郑荣告诉记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又称为妊娠瘙痒症,顾名思义,就是胆汁在体内淤积。正常情况下,人体肝胆细胞分泌的胆红素经过肝脏毛细胆管进入胆囊,形成协助胃肠消化和吸收的胆汁。进食后,受到刺激的胆囊、胆管收缩,使胆汁排入十二指肠。胆汁因为排泄不畅而大量淤积在肝内时,胆红素、胆汁酸便反流入血液,引起一系列症状,皮肤瘙痒就是主要表现之一。
“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胆汁酸升高为特征,主要危害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常导致剖宫产率上升。”郑荣说。该病对妊娠最大的危害是发生难以预测的胎儿突然死亡,该风险与病情程度相关。本病具有复发性,分娩后可迅速消失,再次妊娠或口服雌激素避孕药时常会复发。
郑荣表示,几乎所有患者首发症状为孕晚期发生无皮肤损伤的瘙痒,约80%患者在30周后出现,有的甚至更早。患者的瘙痒程度不一,常呈持續性,白天轻,夜间加剧。瘙痒一般先从手掌和脚掌开始,然后逐渐向肢体近端延伸,甚至可发展到面部,但极少侵及黏膜。这种瘙痒症状平均约3周,也有达数月者,于分娩后数小时或数日内迅速缓解、消失。
瘙痒发生后2~4周,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但多数是轻度黄疸,常于分娩后1~2周自然消退。
郑荣介绍说:“患者四肢皮肤通常可见抓痕;同时伴尿色加深等高胆红素血症表现。ICP孕妇虽然没有急慢性肝病体征,但肝大且质地软,有轻压痛。此外,严重瘙痒时可引起失眠、疲劳、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一般情况下,对症药物治疗是临床常用措施。比如缓解瘙痒症状的治疗药物炉甘石洗剂,具有清凉止痒、收敛保护的作用,患者可在妊娠期内安全使用。降低血清胆汁酸水平,可以改善肝功能的用药主要有:
熊去氧胆酸(妊娠分级B级) 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一线药物,可抑制肠道对疏水性胆酸重吸收,降低血胆酸水平,改善胎儿环境,从而延长胎龄。该药在口服后1~3小时出现两个血药浓度峰值,半衰期为3.5~5.8天。使用后患者瘙痒症状和生化指标均可明显改善,具有临床优势。该药妊娠中晚期患者使用安全性良好。
S-腺苷蛋氨酸(妊娠分级B级) 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二线药物或联合用药。临床中该药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延缓病情发展。
降胆汁酸药物的联合用药 目前尚无统一的联合治疗方案,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的指南中有推荐方案,建议对重症、进展性、难治性患者可考虑联合用药治疗方案。
地塞米松 主要应用在妊娠34周前、估计在7日内可能发生早产的患者。该药可诱导酶活性,能通过胎盘减少胎儿肾上腺脱氢表雄酮的分泌,降低雌激素的产生,减轻胆汁淤积;能促进胎肺成熟,避免早产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使瘙痒症状缓解甚至消失。孕期单疗程使用安全有效,多疗程对新生儿近远期有不良影响。
郑荣建议,患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若情况发现及时,病情较轻,可卧床休息,采取左侧卧以增加胎盘血流量,辅以吸氧、高渗葡萄糖、维生素类补充,定期复检肝功能、血胆酸;若临床症状较为严重,则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治疗,药物用法和用量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孕妇妊娠期不可忽视的疾病,关系到胎儿能否健康顺利分娩,孕妈妈一定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