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姣曼 LIU Jiaoman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社区像一个个细胞在繁荣发展,然而人口的日益膨胀迫使城市高密度地发展,社区面对城市的紧缩,寻找自己的出路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结果。
“建筑是一种环境”,“将我们关注的焦点从建筑单体、结构最终转换到建筑环境上来”[1]。
社区更是一种环境,是城市的缩影,我们需要将关注的焦点从社区构成,功能配置转换到社区环境上。
社区是若干社会组织和群体在某一领域建立起来的在生活上互相关联的集体,它是一个宏观社会的缩影,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它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然而,社会学家给社区下出的定义就有140多种,说法不一。本文所涉及的社区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概念,它与行政系统划分的社区有所不同。社区作为社会学的一个概念具有以下两个必要的条件。
首先,“物质性”(materiality)。共同体在群体社会生活中,需要被提供物质条件。例如:一定的人口数量、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空间区域。
其次,“关联性”(relevancy)。差异的个体相互依靠和信赖,在共同参与群体建设中发生持续的社会互动。这种关联性包括了“认同感”“安全感”“凝聚力”,社区中的人们组成基本了解和信任对方的“大家庭”,虽然没有政府层面的治安系统,却存在内在的互动关联的安全系统,人们在遇到灾害和风险时可以互信协作和照应。
从这两个条件可以看出,社区是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在一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区域,个体只是社区集体中的一员。在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区公共性的概念内涵是逐步在现代性问题的反思基础上提出的。
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一个“风险社会”,这种“共同参与”的“社会生产”,不仅能减轻国家负担,而且能更加有效地提供集体的构件和照料。封闭的社区环境不能给社区成员带来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满足。
“建筑物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连续统一体中一个单元。”
“人是类的存在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孤立的个人是不存在的”[2]。
马克思认为,“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人们不可能存在于完全自足自给的私人生活,只要有互动就迫使人们必须要走向公共生活,走向“类”生活。
作为同一社区的整体属性而非个体属性的认同感、安全感和凝聚力,它们具有公共性质,公共性是社区形成的必要条件。
就目前流行的现代性起源叙事,其中包括古典社会学家的理论,认为由社区向社会转型是现代社会兴起的一个过程,却在不同程度上把社会与社区对立起来,认为社会是现代的、进步的,社区是传统的、落后的。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区建设,拿农村社区的治理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认识的复杂过程。从最初的扶贫到农村现代化建设,以及后来的非政府组织“区域发展”项目和“整村推进”的扶贫项目,期间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但是农村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从总体上说在农村层面的实践还谈不上成功。
人们通常把农村仅仅看作一个地理单元和经济区域,农村的治理强调的是修桥修路、通电通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大物质经济方面的投入来加强,却没有把农村看作是一个拥有社区属性的单元,忽视激发与整合其公共性要素。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农村建设思路仍旧属于发展主义范畴,乡村建设重在经济维度的发展而忽视公共性维度的发展。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社区之所以被置于现代社会的对立面,视为“落后的代表”,主要在于其忽视了认同感、安全感以及凝聚力等要素的激发与整合。传统的组织手段并没有适应高速度的现代城市发展,更不用说对高密度城市环境的适应。
“对处于高密度环境的城市公共空间以及过渡空间来说,围绕建筑实体的空间环境与建筑实体具有同样的地位。”
“现代社区也应具有高密度条件下所带来的公共性、便捷性,增强认同感、安全感以及凝聚力。”
社区公共空间,存在于社会公共空间之中,是社区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的开放空间,是社区民众举行各种活动和进行公共互动的开放性场所。广义上讲,公共空间不单只是个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进入空间的人们以及展现在空间之上的广泛参与、交流与互动。
不管是对于社会还是社区,公共空间的出现对激发与整合认同感、安全感和凝聚力等要素都起到良好的作用,然而,这些地理名词上的“公共空间”与公众活动大多数处于割裂状态。无可否认的是,城市广场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中国城市中公共空间的缺乏,但却大多流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与人们日常的生活少有关联。首先,公共空间不再像以前频繁承担宏大的政治集会和节庆活动,其集会功能弱化;其次,民众自发组织的日常文化休闲活动也不常在这些空间上进行公共表达。
所以,留出大片的空地能否代表所谓的公共空间,怎样才能真正高效地利用这些公共场所值得探讨。
目前社会普遍认为,私人空间会有所限制,而人们有权进入及使用公共空间。然而事实却是,公共空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私人空间的质量反而在下降。虽然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在属性上是对立的,然而公共空间却可以很好地影响私人空间,提高其质量。去过中国香港和日本东京的人都能明显的感受到这一点,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进行良性的互动,可以激发整个城市的活力。
“当丰富的都市生活几乎可以足不出户地展开,居住在都市中的种种不可代替的好处就会体现出来。”
“现代社区在关注其私人环境品质的同时,公共环境的整体品质也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曾经,居住条件落脚在居住面积的定量数据里,很少有人关心居民的真正需求,随着城市的发展,社区密度的提高,公共服务如果能像一张网络覆盖现代社区,那必将带来巨大的益处。
在我国,十多年的时间里,房产开发已经渐渐走出了简单的改善居住面积的思路,多元的开发理念骤然间便乱花迷眼,从小区开发到打造新城,开发商在比拼实力和魄力的同时,也致力于打造具有居住文化的公共空间。于是,业主拥有了新的居所也就意味着拥有了一个梦想,社区整体环境的质量成为业主考虑是否居住的重要因素。
让公共性进入社区,为社区的空间和功能提供了多样和丰富的选择,同时也为社区中的建筑形态提供了条件,也进一步将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结合在一起,带来杂交与共生策略的好处。下面以哈尔滨老城区为例,探讨社区在高密度环境中的应变策略。
高密度环境下让公共性进入社区这一议题引申出一个设计课题,起始于基地的限制到最后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建筑设计有时并不一定是灵感的激发,也是解决问题的结果。
在快速城市化的宏观背景下,哈尔滨这座城市正处于急速扩张之中,短短十年里,松北新区、群力新区、哈西新区等城市新区纷纷建设起来,目前均已初具规模,而传统老城区并未因新区的崛起而衰败,依旧保持足够的繁华程度和发展潜力。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老城区也面临相当复杂的问题,例如空间饱和、地价昂贵、人口密集、交通拥堵、功能缺失、设施老旧等等(图1)。同时,老城区的发展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如何进行有效的历史保护;如何进行功能置换以适应新的需求;如何整合土地资源以提高使用效率;如何利用城市发展中的契机以激发区域活力等等。在哈尔滨的城市发展中,有效解决老城区问题,其意义堪比新区建设。
课题研究区域为西大直街沿线,是城市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老城区,在发展中也面临上述的种种问题与挑战。
在调研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老城区绿化用地面积明显不足,城市缺乏开放空间;居住用地比例较高,但各街区中加建情况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对原有肌理产生了破坏;商业金融服务设施分散,数量较少,不能完全满足需求。最明显的特点是居住部分功能单一,文化娱乐功能较少,而且缺乏高质量的绿地及足够的开放空间,空间质量较差(图2)。
为了尝试解决这些问题,这次课题首选了住宅的更新,致力于打造住宅综合体来解决问题。设计地块选在住宅区密度比较大的区域,位于哈尔滨北秀广场以北的松花江路沿线,住宅老旧,住宅质量不佳,空间环境品质低,虽然基地旁边就是北秀广场,但是利用率低,并且缺乏极寒天气下的活动空间,住宅群本身不能满足住宅的采光和日照要求。
图1 老城区现状分析图
图2 基地现状分析图
建筑设计着重解决寒地城市老城区内住宅老旧,日照严重不足,开放空间狭小拥挤,冬季人们无处活动等诸多问题。希望通过设计,从肌理和建筑立面处理着手,在一定程度上回应老城区的历史风貌,最大程度地解决老式住宅采光严重不足、面积狭小、户型合理度不高、开放空间缺乏的问题。由于地块所处位置特殊——南邻北秀广场,北邻火车站,中间夹着商业步行街松花江路,通过对地块的功能置换,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引入商业、公寓等盈利性功能,激活整个地块,让地块在满足原有居民回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优势。
住宅综合体这个概念是把住宅放在城市的层面上考虑的[3]。在一个住宅单元里,复合包含着很多功能——商业、办公、居住、公共活动。底层完全打开,把空间交给城市,也将城市的活力引入到社区中来。
在水泥森林的城市中,人们由于自我保护相互之间越来越疏远。设计希望通过在住宅单元中加入公共交往空间,将城市的活力引入社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让人们真正地把自己交回到城市中,而不是封锁在自己的小家中。不仅打开了一个院子的大门,并且真正打开人们的心门。
在这片居住密集的区域,大多数空间都是以内院围合形式来组织公共与私密空间。一般来说,院落相对周围的住宅楼要更加私密一些,虽然住宅楼的底层通常作为商业为街道居民服务,但并未改变院落的私密性。这样的院落通常利用率很小,所以为了激活院落的使用,用底层架空处理将城市空间引入院落,院落开放性上升,院落等级增加为偏公共性和偏私密性的院落(图3),而且将住宅立体庭院引入建筑,把建筑垂直度上的公共与私密等级丰富化。
首先,建筑围合顺应基地肌理现状,为提高开放性打开建筑;同时,为顺应周围环境即日照条件升高部分体块。因为基地的一侧有高架桥,所以提升地形回应高架桥,继而变形为台阶,并结合地形切割架空建筑底层(图4)。
因为基地处于高密度环境,用地空间十分狭小。对于处于高密度环境的建筑来说,需要的是空间,缺少的也是空间。所以设计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拓展空间,于是利用空中空间成了必然的选择。
公共空间进入社区,不只是私人空间,公共空间也要向空中拓展,尽量创造接近原始地面的公共空间品质。由于哈尔滨位于寒地,为了使居民在冬季也能有室外活动的体验,在置入次级地面和地下空间的同时,也置入了封闭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游走在住宅楼之中,与私人空间良性互动,达到一种可观的平衡[4]。
从剖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公共性进入到社区内部,建筑利用错位叠加创造出悬挑空间,利用架空创造漂浮感(图5)。
这次设计想要创造的是一个住宅综合体,所以从功能上也是复合的,集商业、办公、居住于一体。通过组织,让公共服务业能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具体体现在居民能从家里直接进入到商业空间、地铁交通空间和公共休闲空间,真正实现了便捷可达,足不出户展开都市生活(图6)。
从数据上可以看到,高密度建筑学策略给社区发展带来的好处,不仅建筑面积提高很多,而且公共面积大大增加,居民消除了拥挤不堪的感觉,也提高了整个社区环境的品质(表1)。
图3 设计策略——公共空间的引入
图4 建筑形体生成过程图
图5 建筑剖面图
图6 设计模型照片
改造前指标 改造后指标总用地面积/m2 97 224 97 224住宅总面积/m2 12 450 15 524公寓总面积/m2 0 15540公共空间总面积/m2 0 3 624商业总面积/m2 8 640 9 747地下停车库面积/m2 0 10 253地上总面积/m2 21 090 42 057地下总面积/m2 0 13 249建筑面积/m2 21 090 55 306容积率 2.2 4.2建筑密度/% 34.9 50绿化率/% 0 50
面对高速发展的今天,社区绝不是落后、陈旧的代表,它不会孤立于城市化高密度的大潮之中。让公共性进入社区,为社区的空间和功能提供了多样和丰富的选择,同时也为社区中的建筑形态提供了条件,也将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进一步结合在一起,带来杂交与共生策略的好处。在社区建设中,公共性的完善应致力于强化社区功能,提高社区服务,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达到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目的。为此,让公共性进入社区这一课题在建筑学层面的研究中,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