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11-15 07:57卫稳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1期
关键词:消失支气管依从性

卫稳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支气管及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反应, 多发于2岁以内儿童。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和气促, 疾病后期除了累及呼吸系统之外,还会影响循环、神经及消化等多个系统, 发生心力衰竭、意识障碍、肠麻痹等并发症, 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1]。目前,临床上对于支气管肺炎主要采用综合治疗方案。但有研究认为, 科学、优质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具有良好的提高作用[2]。本研究探讨了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9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7例。两组患儿家长均已知晓研究内容且自愿参加, 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对照组男27例, 女20例;年龄9个月~6岁, 平均年龄(3.17±1.09)岁;病程2~10 d, 平均病程(5.61±1.98)d。观察组男32例, 女15例;年龄8个月~5岁, 平均年龄(3.11±1.03)岁;病程1~9 d,平均病程(5.57±1.92)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3]:本次入选患儿均符合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 并由实验室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等检查确诊。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肺疾病者;意识不清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 3 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综合治疗, 即控制炎症、改善通气功能、对症治疗等, 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 对照组给予支气管肺炎的常规护理措施, 如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变换体位,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维持呼吸通畅, 适当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 增强患儿体质。观察组接受PDCA循环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①P阶段(计划):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制定护理计划;依据确定的护理问题, 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及措施。②D阶段(实施):a.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通过抚触、语言等形式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 使其主动配合治疗。b.健康教育。向患儿及家长讲解支气管肺炎的有关知识, 包括病因、诱发因素、预防知识等, 指导家长有效防范, 避免疾病再次发作。c.用药护理。说明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告知患儿应严格遵医嘱用药, 密切注意有无不良反应。d.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雾化吸入前应将口鼻腔分泌物清理干净;吸入过程中调节好雾量的大小, 随时注意患儿情况, 有无不适反应, 如呼吸困难、咳嗽等;吸入结束后协助患儿排除, 并漱口。③C阶段(检查):完善质量控制标准, 由专人负责检查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及干预效果, 并在护理例会上进行反馈;护士长定期抽查, 提出指导和建议, 严格把控护理质量。④A阶段(处理):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分析并寻求处理方法, 并进入下一个循环, 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采用科室自制的依从性问卷评估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 问卷内容涉及遵医嘱用药、避免危险因素、合理饮食等方面, 总分100分, 分为完全依从(>90分)、部分依从(70~90分)、从不依从(<70分), 总依从性为完全依从与部分依从之和, 该问卷的克伦巴赫系数(Cronbach’a)为0.761, 重测信度为0.793。②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患儿咳嗽、气促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且胸部X线显示病灶阴影已消失)、有效(患儿咳嗽、气促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且胸部X线显示病灶阴影缩小)、无效(患儿咳嗽、气促等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 或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③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发热、咳嗽、气促)和住院时间。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 对照组患儿完全依从16例,部分依从21例, 从不依从10例, 总依从性为78.72%(37/47);观察组患儿完全依从21例, 部分依从23例, 从不依从3例,总依从性为93.61%(44/47),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374, P<0.05)。

2. 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儿显效18例, 有效20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80.85%(38/47);观察组患儿显效24例, 有效21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74%(45/47)。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5, P<0.05)。

2. 3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发热、咳嗽、气促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 d)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 d)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发热消失时间 咳嗽消失时间 气促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对照组 47 3.06±0.57 6.05±1.03 4.68±0.74 10.12±2.16观察组 47 2.24±0.53a 4.71±0.97a 3.57±0.68a 8.34±2.11a t 7.223 6.943 7.572 4.041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作为儿童肺部感染性疾病之一,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是儿童住院的常见原因[4,5]。据大量临床研究发现, 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和疾病疗效存在密切关系。同时, 护理影响患儿的依从性和配合度, 决定了疾病的预后效果[6,7]。

本研究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给予PDCA循环护理干预, 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PDCA循环护理干预, 可提高治疗依从性, 这也与奚玉秀等[8]研究结果一致。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年龄均较小, 且接受能力较低, 易对各项诊疗护理操作产生恐惧、害怕等心理, 依从性下降, 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降低治疗效果。因此, 予以PDCA循环护理干预, 通过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不仅能有效消除患儿的恐惧感, 还能提升患儿家长对支气管肺炎的认知, 促使患儿积极面对治疗和护理, 有利于增强患儿的配合[9,10]。通过相应护理措施的落实,即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雾化吸入治疗护理等, 能有效控制病情, 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通过检查、处理阶段, 能有效持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加速患儿身体恢复。

综上所述, 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应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 能明显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 提高治疗效果, 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猜你喜欢
消失支气管依从性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