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震
肠梗阻在临床诊断中较困难, 且病情发展快, 患者死亡率较高[1]。多数患者有腹腔手术、创伤、出血或炎性疾病史,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腹痛, 伴恶心、腹胀。而粘连性肠梗阻早期较为单纯, 但会出现绞窄性发展, 临床难以辨别, 并发症较多, 在明确得到诊断后, 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但常规手术复发率较高[2]。复发率高是由于在手术过程中解除原有粘连同时又不可避免地产生新的粘连, 而保守治疗虽然有效,但原有粘连的存在会导致再次发生梗阻。本文通过将球囊导尿管固定小肠系膜行肠排列术纳入其中, 现报告如下。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于本院的4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过常规影像学检查确诊, 病情稳定, 意识清楚, 无其他疾病影响治疗预后, 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沟通障碍、文盲、不愿配合者,严重心、脑、肾等原发疾病者。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20例。对照组中男11例, 女9例;年龄22~71岁, 平均年龄(41.5±10.1)岁;病程0.5~4.0年, 平均病程(1.9±0.7)年。研究组中男10例, 女10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1.4±10.2)岁;病程0.5~4.0年, 平均病程(2.0±0.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肠梗阻手术治疗, 研究组实施球囊导尿管固定小肠系膜行肠排列术治疗, 内固定的方法是将全小肠游离, 待其他处理结束后, 在空肠上部肠壁造一小孔, 并插入单气囊双腔长管。贯穿整个小肠肠腔, 起到定型的作用, 肠管内有排列管支持, 肠弯曲时不致形成锐角避免了梗阻的发生。在空肠插管口处缝合, 并将尾端通过穿刺口引出固定。寻找合适的位置, 结扎阑尾残端并缝合固定。肠内固定的排列保留8~10 d, 到患者肛门有排气后, 将排列管拔除, 排列管自盲肠向空肠插入者则为顺蠕动拔出。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包括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篓、间断性腹胀。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3/2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00%(9/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n(%)]
腹部手术或感染后大部分患者会发生腹腔内粘连, 其中约5%患者将会出现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占肠梗阻的40%。发生肠管之间、肠管与腹壁之间的粘连, 使某段肠管呈锐角畸形弯曲, 肠内腔狭窄。患者感到腹痛、腹胀难忍, 恶心呕吐,不能排气排便, 痛苦不堪[3]。
临床可根据肠梗阻的原因, 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预防或减少肠梗阻的发生。尤其对于有广泛粘连的患者, 通常使用手术治疗, 但常出现较多并发症。非手术治疗一般选择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往往疗效较差, 而常规手术治疗, 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 需要反复进行手术[4]。本文通过将球囊导尿管固定小肠系膜行肠排列术纳入其中, 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3/2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00%(9/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内手术中,认为粘连是一种抵抗外物、愈合创伤机制的基础上, 以防止粘连导致肠梗阻的方法[5]。也就是说, 肠瘘以有序的非角度状态相互粘连, 并且不会发生肠梗阻。因此, 气囊导固定肠系膜手术患者粘连性肠梗阻, 胃肠功能恢复快, 并发症发生率低, 值得推广。在术后一般采用8~10 d排列固定, 直至肠道蠕动恢复肛门排气, 将排列管拆除, 拔除时应轻柔缓慢,以免引起肠套叠[6]。且在系膜设计时留有2.0 cm距肠缘的距离, 不会损伤系膜血管, 不影响术后肠蠕动功能, 无明显疼痛, 且手术操作简单;通过手术可以将无规律的杂乱粘连变为有规律的排管粘连, 使肠内容物无障碍地顺利通过[7-11]。
综上所述, 通过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球囊导尿管固定小肠系膜行肠排列术, 临床疗效显著, 且并发症较少, 值得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