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路,张艳红,何 亮,曹 云,刘 维
2018年夏季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程 路,张艳红,何 亮,曹 云,刘 维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
2018年夏季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最高;降水呈“南少北多”分布,全国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7.0%。夏收时段多晴好天气,收获进度较常年偏快;夏播期间除5月下旬江淮江汉一季稻栽插因降雨受阻、6月上中旬皖鲁晋局部因干旱播种推迟外,其余地区夏播顺利进行。作物生长时段主要农区热量充足,东北地区未出现低温冷害,加之日照充足,墒情基本适宜,农业干旱发生范围小,光温水匹配较好,总体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主要不利条件有:中东部地区高温持续时间长、部分地区高温偏强;高温热害和干旱影响玉米和水稻授粉、灌浆。夏季登陆台风偏多,但平均强度较弱,利于缓解内陆高温和干旱,仅个别台风带来强风雨天气,引发局地洪涝导致农业受灾较重。
夏季气候;夏收夏种;高温;台风
2018年夏季(6−8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1.9℃,较常年同期偏高1.0℃,为1961年以来最高。从空间分布看,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正常或偏高,其中新疆东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大部、东北地区中南部、华北、黄淮、江淮、江汉、西南地区东北部等气温偏高1~2℃(图1a)。全国平均降水量332.5mm,较常年同期(322.6mm)偏多7.0%。其中,中东部地区降水“南少北多”,南方雨季(华南前汛期、长江中下游梅雨)开始晚、雨量偏少,华北雨季偏早、雨量明显偏多。从空间分布看,新疆西部、西藏中西部、青海北部、甘肃、内蒙古中西部、宁夏、陕西北部、山西北部、黑龙江大部、山东中北部、安徽东部、广东西部和海南等地降水偏多30%~80% (图1b),其余地区降水量基本接近常年同期。全国大部地区日照时数接近常年,西藏中部、青海大部、黑龙江西南部、海南等地较常年偏少100~200h,四川盆地东部和江南东北部部分地区较常年同期偏多100~200h。综合来看,2018年夏季全国大部农区光温水匹配总体较好,土壤墒情较适宜,气象条件总体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但高温、台风暴雨洪涝、东北地区西部局地旱情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图1 2018年6−8月气温距平(a)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b)(缺港澳台数据,下同)
2018年夏收期间,大部麦收区多晴好天气,未出现大范围连阴雨天气,利于及时抢收晾晒成熟小麦,加之麦收机械化作业程度高,全国麦收进展总体顺利,进度较常年略偏快。其中西南地区、江汉、江淮南部冬小麦和油菜5月中下旬集中收获,江淮北部、黄淮、华北、西北地区东部等地冬小麦于6月上中旬集中收获。夏播区大部5月下旬−6月中旬气温接近常年,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河南东北部等地偏高1~2℃,热量充足。华北、黄淮和西北地区东部降水普遍有25~100mm,江淮和江汉50~250mm,西南地区大部达100~250mm。夏种区大部降水充沛,良好的水热条件利于夏玉米、夏大豆等作物播种出苗和幼苗生长以及一季稻栽插,夏种总体进展顺利。6月8−9日、18−19日华北、黄淮出现明显降水,前期农田缺墒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夏种工作得以恢复。
夏季长江流域及以北农区≥10℃积温较常年同期偏多50~200℃·d(图2a),仅华南、云南、黑龙江等地接近常年同期。大部农区日照适宜,其中陕西南部、山东中南部、江苏、安徽、湖北、湖南西北部、重庆、四川东部等地日照时数比常年偏多50~200h。全国大部农区降水充沛,农业干旱发生范围小,影响偏轻;南方大部地区降水量及大到暴雨日数均少于常年同期,区域性暴雨洪涝灾害影响总体偏轻。综合来看,光温水条件匹配良好,利于水稻、玉米和大豆等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其中,东北地区夏季≥10℃积温延续1971年以来的增温趋势,较常年同期偏多60.1℃·d,继续呈现常态化偏暖,未出现低温冷害;充足的热量条件有效补偿了该区春季受干旱影响播种延迟、发育期偏晚的不利影响,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加快,至8月底大部地区玉米、水稻等发育期接近常年或偏早,降低了遭受早霜冻的可能风险(图2b)。6−8月,登陆台风较常年偏多,但平均强度较弱,利于缓解内陆高温和干旱。受西北太平洋热带海温偏暖、夏季风偏强、热带扰动活跃的影响,台风生成数和登陆数明显偏多,先后有8个登陆中国,较常年同期偏多4.3个,但台风登陆时平均强度偏弱,除台风“玛莉亚”登陆时为强台风级外,其余7个为热带风暴或强热带风暴级,平均登陆强度为26m·s−1(10级),比多年平均32.8m·s−1(12级)偏弱;大多数台风带来的降雨有效缓解了南方、东部和北方地区的高温和干旱,对农业生产有利。其中,首个登陆的台风“艾云尼”所产生的降雨有效缓解了广东和江西南部前期出现的春旱;深入内陆北上的台风“安比”、“摩羯”带来的降雨有效缓解了东部和北方地区的高温天气以及黄淮、辽宁和吉林等地的旱情。
图2 2018年6−8月≥10℃积温距平(a)和1971−2018年6−8月东北地区≥10℃积温距平变化(b)
6月以后,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数有20~40d,比常年同期偏多10~20d(图3),共有55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河北等地。其中,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地区东部高温持续时间长,普遍有25~45d,持续高温导致部分地区一季稻和玉米抽穗开花受到不利影响,柑橘等经济林果遭受日灼危害;加之持续降水偏少,湖南北部、江西北部等地土壤失墒迅速,出现阶段性轻到中度农业干旱。东北和华北平原大部高温呈现极端性强的特点,高温时段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8月上旬,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平均高温日数普遍有4~11d(图4),较常年偏多4~8d,平均最高气温31.0~34.5℃,较常年偏高2.6~4.0℃,均为198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持续高温少雨导致土壤失墒迅速,坡岗地、砂土地旱情严重,旱地作物叶片萎蔫、枯黄,部分地区正值抽雄和授粉期的玉米花粉活力降低,果穗授粉、受精不良,结实率下降。
图3 2018年6−8月日最高气温≥35℃天数距平
图4 1981−2018年7月下旬−8月上旬北方5省日最高气温≥35℃天数
夏季,出现多次区域性强降水,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其中7月次数最多、8月次之。6月南方地区出现3次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造成西南地区东部、江汉至长江中下游和江南部分地区发生内涝。7月区域性强降水过程频繁(共出现9次),降雨偏多的区域主要位于东北北部、华北大部及内蒙古、西北中东部、西南西部及西藏一带。其中,第8号台风“玛莉亚”7月11日登陆福建沿海地区,阵风10~13级,沿海岛屿达14~16级,罗源县和宁德市区极大风速突破历史极值。福建和浙江等地受灾较重,早稻和一季稻受淹倒伏、水产养殖业损失重大。8月出现了7次强降水过程,东北、华北、黄淮、江淮、华南等地遭受洪涝等灾害,部分地区灾情重。其中8月中旬,台风“摩羯”和“温比亚”登陆后路线重合度高、风雨强度大,间隔时间短,导致山东、河南东部、安徽、江苏等地农作物倒伏被淹,经济林果茎秆折断,蔬菜大棚和牲畜养殖场被淹损毁等,农、林、渔业受损较重。
初夏,受阶段性灾害天气影响,部分地区麦收和夏播短暂受阻。其中,5月17−19日、24−25日湖北大部和安徽南部等地出现较强降水并伴有大风,造成低洼麦田出现渍涝,部分小麦和油菜受淹倒伏,夏收进程受阻,部分小麦出现穗上发芽、霉变现象,同时一季稻栽插进度也受到影响。6月中旬华北、黄淮部分麦区出现大风冰雹为主的强对流天气,对小麦收晒作业略有不利。6月上中旬安徽北部、山西南部、山东南部等地降水偏少30%以上,部分麦田墒情偏差、夏种进度偏慢。
2017−09−11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506016)“气候变化背景下北方主要旱地作物的脆弱性及其评价技术研究”
程路(1987−),硕士,主要从事农业气象业务与科研工作。E-mail:chenglu@cma.gov.cn
10.3969/j.issn.1000-6362.2018.11.007
程路,张艳红,何亮,等.2018年夏季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8,39(11):762-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