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林萍 张宇超
我们要看到群众路线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性。学生不仅是思政的主体,也是群众中的一部分。所以两者要有机结合起来,把群众路线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表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历史的主体。党的长期成长中,创新的运用了这一原理,将群众观点在生活实践中得以应运,逐渐有了党在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①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党建原理是它的理论依据。
党的艰苦奋斗告诫我们,群众路线不管在哪里永远不会过时。革命战争时期也好和平建设时期也好,解放初期还是改革开放的今天,计划经济条件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各个时期、各种条件、各个方面都需要它。
大体来说,群众路线作为根本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方面就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也的坚持群众路线。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群众路线是生命线,如果不保持,党就会失去生命。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根本要求就是群众路线,它针对的是不同经济条件下,党内的问题,提出新的防止和处理的措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正确领导以及全体人民的广泛参与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建设的必不可少的。党领导人民群众的方向是正确的,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能被提高,帮助人民群众实现幸福的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是处于社会发展的中心环节。它是与经济、政治、文化处于一个层面,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贯穿与党的中心任务之中,还要发挥它召唤人心的强健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要环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弄清它的两个目标: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决定它的内容和方法,以期应对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两者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党的群众路线指的就是凡事都的从群众的角度考虑,首位必须是群众的利益。只有取得人民群众的声援,才能增强党的各方面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运用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大学生施加一定的影响,使大学生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可以看出,都是为了实现主体的全面发展。
践行群众路线的依托是思政教育。由于大学生是群众中有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思政教育的主体,因此,要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就必须把它深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又要把学生作为本体,关注处于主导地位的学生,能够表现她们的各方面的能力和爱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的精神参考就是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的坚持以及思政教育的发展需要所有人努力,坚持教育是为人民服务的,要与生产和生活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培育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接班人。
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走群众路线,它的意义表现在:
第一,大学生思政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就必须走群众路线,要更好的达到它的目的也的走群众路线。共产主义是它的方向,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它的根本目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群众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大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但是由于大学生各方面素质尚未完全形成,可塑性较大且容易接受新事物,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走群众路线既能够使大学生确立正确成熟的意识形态,使大学生能够坚持正确的道路和方向,同时,促进自身各方面的发展,成为国之栋梁。
第二,党的建设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群众路线,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以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有这方面的要求。广大人民群众中的重要群体是大学生,他们是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这样做能够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素养,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各方面修养得到提高,另外,大学生能取得良好的素质,能为民主政治提供重要支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全面发展,我国能在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群众路线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应该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特别重要的方面,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是群众中的具有文化的一代,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高品质的接班人。
注释: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12):135~136.
[1]宋劲松.群众路线: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工作路线[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8).
[2]曲玉柱,王英权.论群众路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