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诗晶
中医药是我国引以为豪的传统瑰宝,自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目前已经形成一套较完整的药理体系,在国人心目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而在中医药领域中,动物入药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医中这种利用动物的方式,遭到了动物权利者的抨击和反对,或者说他们反对任何形式的动物利用,而动物利用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现实要求,因此,动物医疗应用里的这种伦理冲突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本文中对常见动物药的整理分析数据来自《中医方剂数据库》,其中收录和记载了九万六千余种中医临床方剂,收录来源涵盖我国各个种类的中医典籍,含概面较广,数据也较为全面,具有一定的可参考性。分析统计结果如下:在所有中医药物中,动物药占比约为10%,常见的如地龙、僵蚕、斑蝥、蝎子、蜈蚣、蛇蜕、龟甲、海马、冬虫夏草、水牛角、瓦楞子、猪胆、蜂类、蟾蜍、穿山甲等共计45种,但由于中医方剂中大多数为复方药剂,出于配比的需求,动物药分布在大多数常见方剂里,在该网站可检索的中药方剂中使用动物药成分的接近三万种,从统计结果中不难看出,动物药是中药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上对于我国中医采取动物入药问题一直是比较有争议的,我国社会各界对于这种现象也是争论不休,从2012年发生的“活熊取胆”事件的发酵程度中就可见一斑。
首先,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动物利用。中医是我国千年来传统文化中精髓的积淀,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动物药在其中的贡献不可谓不大,剔除动物药对中医药的发展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破坏临床效果,等同于动摇了中医药赖以发展的根基。从目前医学发展的水平上来看,人工制品在临床效果方面还无法完全替代天然的动物药,而且就算是人工制品,其原材料的来源也仍然是来自药用动物资源,二者根本无法做到完全剥离。其次,在动物权利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现在,人类要在自身的健康和动物权利之间如何选择?这个问题代表了医疗事业中人类与动物之间最基本的伦理困境。对我国而言,是否应该如英国所呼吁的那样,全面停止在中药中使用动物药,限制中医的全球化应用,还是继续进行动物类药品研究,进一步增强中医的发展,如何抉择成为当前中医药产业中动物利用的一大难题。
3R原则即减量原则(reduction)、替代原则(replacement)与优化原则(refinement),即最大限度的减少动物实验与动物利用,在动物利用时采用科学的方法减少对象动物的生理痛苦和心理痛苦,比如外科操作要确保方法得当,同时辅以麻醉、止痛、镇定药物的使用,积极的寻找替代品,尽可能的减少活体操作,原则上细胞或组织水平上能达成目的话就不要使用个体;微生物、无脊椎动物能解决就不使用脊椎动物,善于利用计算机建模,善于使用历史数据,增大信息的使用率和使用范围。
当前我国野生动物中许多品种已经处于濒危的状态,生存形势不容乐观,我们应当注意到,要想做到中医药行业的长远发展,必须注重维护好野生动物资源的可再生性,因此应当对濒危动物的使用完全禁止,同时积极注重、发展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深化和增强目前的驯养技术和水平,建立濒危动物保护基地和药用动物繁育基地,进行专门培育,我国目前实现了一些药用动物养殖方,如鹿、蜈蚣、蝎等等,科学的、节制的利用自然资源,是实现中医药事业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研发动物药的替代品也是解决中医药当前困境的现实出路之一,常见的代替手段如用不同动物资源的相同部位,例如用山羊的角代替羚羊的角,或者可以更进一步,直接用人工制品来代替,我国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一些成果,如人工麝香和人工牛黄等等。
目前我国关于将动物应用于医疗生产方面的伦理审查机制还有待完善,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扩大,动物资源需求的压力也就随之增多,这种不完善的伦理审查机制不仅限制了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也制约了生物科学等领域的进步,所以,对相关的动物伦理审查机制进行完善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在有助于物种保护的同时,也体现了对动物福利的基本尊重。
施韦泽曾这样说过:“伦理不仅与人,而且也与动物有关”,动物利用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现实要求,在我国传统的中医药产业中更是如此,笔者认为,在实际的医学实践中,面对动物保护和医疗发展这个问题时,必须将动物利用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放入考量的范围之内,才能够为当前中医药的动物利用提供一个合理的依据。
[1]路育梅.动物伦理批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2]朱玉峰,王元占,杨培梁,弓莉,刘谋荣,吴湘慧,曾俊岭.我国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医学与哲学(A),2012,33(15):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