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改云/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阵地的高校有着很重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大学生的心理、思想、行为和人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使得大学生的管理陷入困境。因此,正确把握互联网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时代动态,分析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困境,探索新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
(1)挑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权威性。随着“95后”学生的个性特点的展现,他们深受网络潮流的影响,越来越喜欢张扬个性,而不是整齐划一的服从学校和老师的管理。因此,个性张扬的“95后”学生在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在挑战学校管理工作的权威性。
(2)增大信息选择辨析的难度。当今高校学生的思想受到来自网络的海量的信息冲击,学生视野也变的开阔,因此,对信息的辨别度增大。然而,高校学生的辨别能力较差,很容易被网络上的虚假信息蛊惑,被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平台信息的管理还缺乏一定的秩序性,这就对学生工作管理者提出更高要求。
(3)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环境日趋复杂化。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社会上的负面信息在高校学生中得到迅速的传播并造成一定的恶劣影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处境十分严峻,这就要求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开展深刻的研究,为积极探索一种新的学生管理方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充分结合互联网的信息,开放和便利,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方法,建立了一个“互联网+”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用高效和人性化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高校应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结合当前学生思想与观念的变化,关注“互联网+”发展趋势,创新的学生管理理念,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为大学教学工作和长远发展做垫脚石。
首先,提高学生对管理工作的认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生缺乏对来自互联网的各种信息的判断,因此使得学生管理难度加大。因此,高校应提高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认识,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拓展学生管理思维。其次,端正态度,积极研究“互联网+”理论。高校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充分论证“互联网+”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可行性,积极寻找与其他学生管理工作的对应关系。最后,及时更新学生管理的新概念。充分认识高校学生的思想变化,掌握相关的理论,“互联网+”应该申请学生管理工作的想法,正确认识不足的传统管理理念,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丰富管理工作的内容,并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新的经营理念,为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当分析自身发展的实际,才能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有所创新。近年来,高校迅速发展得益于国家增加了对高校办学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投入,同时,人们对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创新的学生管理提供了支持。因此,高校应立足于这一现实,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思想的创新性研究。制定“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发展目标,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思路。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当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注重学生管理发展方向的探索,寻找切实可行的学生管理工作实施方法。高校应注意使用“互联网+”的理念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明确当前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分析时代的“互联网+”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就,了解可以优化学生管理工作的优点。同时,还可以使用当前比较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QQ或微信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拉近学生管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管理者能及时、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心理等状况,及时给学生正确的指导。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多问题和弊端,因此,需要高校管理者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才能为后期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经验指导。“互联网+”背景下,只有注重对工作的反思,充分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同时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提高学生管理水平。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高校的管理节奏,尤其是现在“95后”进入大学以来,使得传统管理方法的弊端日益明显,因此,探索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新的管理方式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高校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资源优势,应定期组织高校管理工作者进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切实掌握“互联网+”的内涵,促进“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