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基层团组织文化建设研究

2018-11-15 09:54:17
长江丛刊 2018年34期
关键词:团干部成才团组织

/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对组织的发展和存在起重大作用的、以价值观念为核心内容的组织精神、行为方式和组织文化网络等的集合体[1]。高校团组织文化建设,就是在团组织中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团的系列活动及教师的直接影响,把组织文化渗透于班风、教风、学风中,真正实现“立德树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而作为团建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组织文化建设在新时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高校基层团组织文化建设需要从学生、教师、制度入手,规范队伍建设,转变服务理念,从而加强团自身的组织建设。

一、高校团组织文化建设重要性

(1)有利于营造良好班风。团组织文化建设是班级团支部集体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的外在体现,而这种体现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成长成才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青年学生有活力、有干劲,通过团组织文化激发学生的热情,使他们思想上碰撞出火花,行为上相互协作,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凝聚作用,增强集体荣誉感,从而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班风。

(2)有利于提高教师教风。教学是高校各项工作的核心重要内容,良好的团组织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师生间和谐关系的形成。例如:舒适的授课环境、良好的教学秩序、学生的勤学好问,都可以营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氛围,使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也为教师科研能力提高奠定良好基础,而这无疑也意味着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3)有利于促进优良学风。高校学风建设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而团组织文化建设可以直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积极文化氛围。例如文明宿舍评比、早晚自习考勤、诚信感恩教育、无手机课堂创建、考研宿舍、优秀学生评比表彰等,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加强学风建设。

二、目前高校团组织文化建设存在问题

(1)团组织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充分。“火车快不快,全看车头带”,在团组织文化建设中,团干部是开展好每项工作的重要抓手。《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要构建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以团委为核心和枢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共青团工作内容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使得团干部价值取向出现偏离,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削减,动摇了团组织的核心地位,从而使得组织文化建设效果不明显。

(2)教师引导帮扶作用发挥不明显。这里的教师既指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辅导员”,也包含第一课堂的专任教师。团组织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活动,是促进良好班风学风形成的主要载体,教师应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青年学生思维活跃,考虑问题不全面,情绪波动大,自律主动意识欠缺,当在学习工作活动中出现困难疑惑时,教师不能第一时间给予指导帮助,致使团的各项文化建设活动只停留在“面上”,走形式化,而没有真正做到依托团组织文化建设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3)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作用发挥不全面。《团章》指出,“团的建设要坚持把竭诚服务青年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团组织文化建设在促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中,应该突显其服务功能。然而,目前高校团组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不完善,如交流场所不固定、团支部工作制度流于形式、监督评价体系不建立等,都制约了团组织文化的发展。同时,在开展组织文化建设各项工作中,不能准确把握当代青年特点,活动形式不够新颖,内容不够丰富,也直接影响支部成员对组织文化的认可,削弱了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功能。

三、高校团组织文化建设举措

(1)建立思想专、作风硬的团干部队伍,凝聚集体力量。团干部队伍的建设是团组织建设的重点,直接影响团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拥有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学生团干部队伍,是加强高校团组织文化建设的制胜法宝,因此,团干队伍建设,从一进门就要把关,遵循“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通过报名、面试、答辩、考核、民意调查等环节,确保“火车头”不偏道。入门后,要对新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责任意识;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服务水平。

(2)打造觉悟高、业务精的教师队伍,建立联动机制。辅导员、专任教师是团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必须形成联动机制。辅导员既要做好学生的“知心朋友”,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困惑,也要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在思想上、行为上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其明确人生目标。专任教师要立足本岗,帮助学生系统认识所学专业,指导学生组织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同时,除了针对学生个人发展给予的帮助外,教师也应对团组织开展的如干部选拔、班团活动开展等文化项目进行指导,以此增强集体凝聚力,也使团组织文化建设效果更加明显,事半功倍。

(3)完善覆盖广、功能全的服务体系,促进学生成才。服务青年是共青团四项基本职能之一,高校基层团组织必须紧紧围绕“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以学生为本,结合青年特点,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凝聚作用,把日常工作活动贯穿于组织文化建设中。同时还要完善反馈机制,对支部成员反馈的信息及时处理;加强师生联动,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学习动态,并与院校学工、后勤、保卫等相关部门保持联系,加强监督管理;完善评价体系,对学生干部、教师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各项工作中,进行阶段性测评,通过满意度了解服务对象所需所求,从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团组织的影响力,促进组织文化建设。

新时期下的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是共青团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团组织的文化建设则是团建工作的重要板块,通过在干部队伍建设、服务体系完善等方面找准切入点,充分发挥团组织优势,进而增强共青团在广大青年中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猜你喜欢
团干部成才团组织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08-24 07:35:04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0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8期)2015-07-09 03:55:44
发挥群团组织带头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吴洪芹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
海峡姐妹(2015年4期)2015-02-27 15:10:21
浅谈班主任对班团干部的培养
亚太教育(2014年3期)2014-04-29 10:46:07
开卷
中国共青团(2014年8期)2014-02-03 02:33:45
团干部须有5种特质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
中国火炬(2013年1期)2013-07-24 14: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