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胜
(浙江树人大学艺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文同(1018—1079)是北宋中后期诗、辞、书、画多才兼备的艺术大家。
《宣和画谱》评文同“善画墨竹,知名于时”,其作品《墨竹图》在当时就已负盛名,从现存文同的墨竹画看,其画面感均具有很强的图式特点,以下就他的代表作品《墨竹图》轴为例,对其图示技法进行粗浅的分析。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墨竹图》轴,表现形式为水墨,材质为绢本,纵131.6厘米、横105.4厘米,所画一倒垂折枝芋竹,是文同留存为数不多作品中的精品。
面对这幅《墨竹图》,首先会被画幅的气势所吸引。一折枝竹从画面左上角出锋,依势向右下方行笔,将至竹枝末端回锋上仰,形成一个非常漂亮的动势,恰似一个侧卧的“S”,行笔流畅,实入虚出,而后以书法用笔之提、按、顿、挫“撇”出侧枝,接着覆以浓淡不同的竹叶,错落而又显得很有层次。既有竹子枝叶的结构生长关系,又不失潇洒灵动之放逸,体现出北宋时期的精细不苟的审美趣味。此画遵循宋画一味的干净清爽的造境特点,画面无款署,仅右上边角揿印两方,上为“静闲书室”、下为“文同与可”,后有收藏押印“宣统御览之宝”,另有画外增添两首题跋,均是王直、陈循受彦镒宗伯请为题之,题写内容均出自前人为文同所作之诗赋,充满了对文同极度欣赏的赞溢之辞。
构图指安排物象在画面中的大、小、前、后的位置与空间关系。在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曾有顾恺之的“置阵布势”之说,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中的“经营位置”之说。文同的《墨竹图》在构图上具有当时北宋绘画的典型气质,呈“S”形的构图形式,这种构图为北宋人最喜欢的布局,很多经典的作品都采用此构图形式,如崔白的《双喜图》。而现存于各大博物馆的文同的墨竹画基本上也都采用此构图方式,元代吴镇《墨竹谱》中称这种构图为“俯而仰”。
站在画者的角度,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同创作此幅作品的先后次序,步骤清晰,落墨枯湿浓淡,行笔轻重缓急,其提、按、勾、挑的动作仿佛历历在目。《墨竹图》取势画面左上角,侧锋行笔稍往右方倾斜画出第一竹节干,回锋带出第一竹节并用浓墨趁湿稍作勾描晕染,紧接着画出第二节竹竿,因为行笔果断利落,速度比较快,竹竿上半部分墨迹产生自然“飞白”,第三竹竿急转而下,但速度有所滞缓,从笔锋两侧的痕迹来看不是很顺滑,略有侧锋补笔现象,行笔至第四、第五竹竿笔势微微上仰,成功避开右下方对角,紧接着第六、七、八、九节竹竿顺势继续上扬形成一条由粗渐细的完美曲线,画面呈现的反“S”形并非机械的、死板的“S”形,而是富有曲度变化的,其效果呈现与他主张“形”与“理”并重的绘画逻辑非常之吻合。
文同的造型属北宋精细写实的一路,但与皇家画院结构精谨的双勾设色又有所区别,相比之下文同的造型点染自然,笔墨更加轻松放逸,被尊崇为文人水墨画的发端。
从这张《墨竹图》的笔触痕迹看,质地为熟矾绢,用笔水分多的地方,笔触边界清晰锐利且留有明显的水迹,笔头含墨量少的时候就极其容易产生“飞白”,而且文同擅草书,他对草书创作中疾笔行走时飞白的驾驭能力也是极强的, 竹叶的造型基本遵照自然生长的姿态,为典型的互生关系,叶片的宽窄长短各具姿态,就连叶片被风轻微抛起的反转关系也表现得轻松而到位,那些因叶落而显露出来的末梢关节则以行书的笔法或勾或挑地一挥而成,具有很强的写意性。
文同的笔墨虽尚工但重意,其作画方式多为即兴创作,与北宋院体精细不苟的画风有所不同,时逢以黄居寀、黄唯亮、夏侯延祐为代表的“黄家富贵”呈衰微之势,出现了兼具徐熙、黄筌画风的崔白野逸范,稍晚于崔白十余年的文同自然也会受当时的影响,只是在注重形的基础上更具士夫身份,文人的理念融入墨竹作品,不再用线双勾,直接以墨为之,画面已经呈现较强的书写性,是随着自己的性情有感而发的状态,已初显“墨戏”作画的势态。
我们看文同《墨竹图》中书写性极强的笔法,用笔之连带关系轻松概括且不失严谨,将书法用笔植入竹枝竹叶的技法,具有很强的写意性。中国画特有的笔墨特性带来的特有的书写性效果更有利于气韵的表达。
文同尚工、重意的表现形式使其作品风貌看上去结构精谨,用笔循于法度之中又兼得放逸之态,其以草书入画、以墨为之的即兴式创作方式上承五代的工笔意识,下启元代的水墨形态,是引领时代画风转折的一个人物,文同以士大夫身份、文人理念作画,创造性地提出“胸有成竹”的写生思维模式具有开拓性的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