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创新,高职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针对人才培养问题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方面也做了相应的调整。相关专家学者对目前服装企业和市场做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目前服装行业的从业人员很多,但服装企业缺少专业性人才和高素质人才。针对这一问题,部分高职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虽然在教学体系上做了调整,但成效较小,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实践教学,没有将市场需求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并没有面向企业生产和管理的一线需求。这也是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在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在服装品牌的引领下对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建设,首先应该明确市场的基本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构建完整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服装设计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需要随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专业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调整,需要对市场需求和动向进行充分的了解。品牌建设是指该品牌的所属者在营销过程中对该品牌进行的包装、设计和宣传。品牌建设是对传统营销理念的创新和改革,以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为基础,注重人才的培养过程,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将服装产品知识信息与市场用户需求相结合,通过这种新的品牌建设理念,满足广大市场用户的需求。
品牌建设的基本观念是通过知识信息资源的整合分析,加强产品设计者与市场客户之间的沟通,通过提升产品的企业形象来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在品牌建设过程中,服装设计人员重点给客户讲解服装的技术分析和信息应用,与广告营销和设计方式完全不同,广告营销重在服装产品的形象,而品牌建设更加注重的是服装的信息资源分析,也就是以塑造知识经济的形式增强服装的品牌形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对服装本身的质量和营销方式也有了新的要求。在传统的服装设计过程中,客户更加注重产品的本身质量,更容易忽视服装行业在营销过程中的重要性。品牌建设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缺陷,以服装本身的信息资源为出发点,在设计过程中注重服装信息与产品服务的结合,逐渐形成一种适应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
在品牌的引领下,对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进行建设,首先应该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服装设计专业需要紧跟市场的需求和动向,对专业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而校企合作教学很好的满足了这一点。校企合作模式是指企业和高校联合办学,从而可以共享双方的资源,共享双方的人力、物力、财力,达到互利共赢的状态。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件有利于其自身的事,学生可以在校内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在实践学习过程中深入了解品牌建设对企业的影响。学校和企业双方可以共同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专业技能和素养,提高学生对品牌形象的认识,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
任何服装的生产和销售都需要以满足市场客户的需要为前提,在品牌的引领下对高职服装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进行构建,也就是注重服装在设计、生产、销售中的知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用服装设计的知识信息进行品牌宣传与推广。通过长期积累的知识资本结合企业服装生产和设计的基本内容和产品技术,在满足市场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满足产品用户的需求。对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进行改革,首先应该以品牌建设为重点,将品牌建设作为服装专业教学的主要目标。让学生重新认识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对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进行创新。服装设计专业与市场的沟通性较强,与市场需求的联系紧密,更加注重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中的应用。在高职院校学习阶段,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企业则是注重产品的营销,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对于培养专业的实用型人才有较大的帮助。在品牌引领下,对高职服装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应该以教育为本,以学生未来的职业前景为出发点,完成从教学领域到课程体系的改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育事业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服装设计专业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关系到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服装设计行业未来的发展,想要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的专业性人才,应该以教育为本,从实际出发,做到专业化课程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高月梅.浅析品牌引领下的高职服装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构建创新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09):188~189.
[2]许淑燕,郑小飞,王颖.浅析品牌引领下的高职服装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2):41~44,72.
[3]杨威.浅析品牌引领下的高职服装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构建——以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1(05):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