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文化视域下的英美电影

2018-11-15 04:08
电影文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蝙蝠侠消费主义英美

李 慧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在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化和后冷战时期后,消费主义已经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而与之相关的消费主义文化也应运而生。在消费主义文化中,消费的目的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层面,消费者进行无止境的对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是为了满足某种不断被刺激出来的欲望,而刺激这种欲望的往往是某种人为创造的符号。

电影一方面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丰盈的商品与符号形象自然也是电影表现的对象;另一方面,电影又是一种承载某种意识形态的传媒工具,和电视、网络等其他现代化传媒一样,电影也无法避免在传递各种信息时鼓吹消费,从而主观或客观地刺激观众的消费欲望,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某种消费价值。而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则率先进入消费时代,进入到加尔布雷斯所指出的,绝大多数人都已经具有一定购买力的“富裕社会”中,英美电影中的消费主义文化也体现得更为明显。

一、消费主义与电影的产业化转型

消费主义文化是建立在具体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并随着社会由消费主义主导的趋势不可避免,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消费主义文化也就成为一套稳定的话语权力系统,在文化内外的各个领域制造影响。

而电影这门艺术的商业属性是与生俱来的。一部电影的拍摄和发行对于资金的依赖不容置疑,缺乏资金,电影也就无法完成拍摄,无法进入到传播渠道中,没有观众的参与,电影不仅无法通过票房价值来回收资金,也无法实现自己作为艺术的特性。这也就导致电影天生就与营销密不可分。

在世界电影市场中,英美电影最早重视电影的商业性,纯粹为观众提供快感以获得盈利的商业片在英美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中得到了深入尝试。在商业片中,观众是独一无二的中心,部分电影甚至会打造品牌,开发、培养出了一批忠实的消费者,通过续集及电影衍生产品使消费者进行反复消费。这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大批超级英雄漫改的系列电影。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英美电影走上了一条以类型电影(Genre Film)来进行快速生产的创作道路。西部片、伦理片、歌舞片等12种类型片帮助好莱坞走进了它的全盛时期。然而超级英雄漫改电影却无法被归入上述任何一种类型片中。类型片的规定本身就是为了明晰观众期待,而观众对超英电影的期待并不会因其程式有违熟悉的任何一种类型片而停止。在这样的情况下,英美电影人自然不会忽视观众的需求。漫威电影宇宙和DC电影宇宙中的超级英雄不断被搬上银幕,出现了如《超人归来》(2006)、《复仇者联盟》(2012)等家喻户晓的电影。而这两个漫画公司也都推出了他们在电影中的招牌角色,如DC的超人和蝙蝠侠、漫威的美国队长等,围绕着这些招牌角色,电影被以系列片的形式拍摄,而漫画之外的新创内容也进入到了电影中。这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不仅与漫画故事关系不大,且在某些地方还改变了原有设定的克里斯托夫·诺兰拍摄的“蝙蝠侠三部曲”,即《蝙蝠侠:侠影之谜》(2005)、《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和《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2012),以及显然有着整合蝙蝠侠和超人双方拥护者用意的《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2016)等。

随着社会经济风貌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电影这一文化商品的产销关系越来越倾向于买方市场,这也就使得英美电影引领起来的产业化转型不以电影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成为全球电影的发展大方向。英美电影进行的产业化转型是全方位的,抛开发行、宣传等商业环节以外,就具体的电影形式本身来说,电影的题材和类型都得到了全面的开掘,一切都以观众的观影欲望为指向,前述的超英电影的风靡便是最好的例证。

二、英美电影的消费主义文化表征

在消费主义文化下,英美电影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叙事视角的“平视”化

首先是对普通人生活的日益贴近。电影人在进行创作时,并不是将自己置于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而是与作为“上帝”的观众保持平视。观众在消费时,能感受到自己与银幕内人物的距离是并不大的,甚至能在主角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如前所述,大量超英电影是消费时代下的产物,那么或身怀异能,或掌握高科技的超级英雄的涌现是否违背了这种“平视”趋势呢?答案是否定的。超英电影惯常使用的套路便是强调超级英雄在现实生活中的局促甚至落魄的一面,让观众感到他们也有和自己一样的棘手之事。例如在《蚁人》(2015)中,蚁人斯科特因为进了监狱而婚姻破裂,出狱后找不到工作,还得不到看望女儿的权利,终日忧心忡忡。又以英美合作的系列电影《哈利·波特》(

Harry

Potter

)而言,电影中的主人公哈利一方面是大名鼎鼎的“大难不死的男孩”,但另一方面,他除了巫师身份,在性格、学习成绩、情感依赖等方面和普通男孩毫无二致。并且,即使是在这类被设置在平行宇宙或异世界的电影中,人物的生存状态、社会的失衡等其实都是可以在现实社会找到相对应之处的。在这一视角中,观众感到了“我”不曾被湮灭。

(二)传播重点的视觉化

对以视觉为首的感官的满足也是英美电影的消费主义文化表征之一。或者说,在电影传播上对视觉的重视,其实也正是电影娱乐化的体现。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文字媒介日渐式微,人们在审美心理上越来越倾向于进行影像消费,影像在传递信息上,有着相对于文字更为平面、浅显、直接的优点。正如丹尼尔·贝儿指出的:“我相信,当代文化正在变为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而对于电影来说,电影这一商品的具体形象,其展示和摆设能否直接冲击消费者的眼球也是极为重要的。几乎每年都与观众见面的奇幻、魔幻电影便是这一表征的最直接体现。《指环王》(

The

Lord

of

the

Rings

)和《霍比特人》(

The

Hobbits

)、《纳尼亚传奇》(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加勒比海盗》(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等系列电影中,观众得以跟随主人公进入一个五光十色的奇妙世界中,绿幕和数字捕捉技术让诸多鬼怪、神仙、动物等栩栩如生,观众在视觉的刺激中暂时远离了平淡、朴实、重复的现实生活,进入到自己购买的“梦境”中。而这一类电影中的种种大战,如《加勒比海盗》中斯派罗船长每次都气定神闲地进行海上陆上的激战,《指环王》中人类、精灵等一方面对邪恶一方终将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些都在给观众一种心理安全感的同时,又在视觉上制造了一次次“大众狂欢”。

(三)文本内容的物质化

“消费文化直接指涉日常生活文化的物质性满足,它允诺一种享乐型的生活方式,让人在温情脉脉、快乐无比的状态里‘自主地’拥抱消费文化;另一方面,它已经把消费对象塑造成一个整体性的符号象征体系。消费不仅是对商品价值的消费,而且成为人们自我表达与身份认同的主要形式,使社会关系的构建功能从社会的生产领域通过消费转移到社会的文化领域。”在英美电影中,这种对物质的强调主要表现在对华丽、高级物质的堆砌式表现。例如,在《结婚大作战》(2009)中,两位女主人公因为在幼年时目睹了一次华丽的婚礼而一直以给自己一个同样盛大豪华的婚礼为目标,结果在一通奔忙之后,两人的婚礼却发生了“撞车”。在电影中,代表了“梦想”的婚礼是以广场酒店、彬彬有礼的服务生,以及鱼子酱、雪茄等奢华的物质来代表的。尽管对美好婚礼的期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这种物质堆砌下,电影难免陷入到一种对过度消费的宣扬中。与之类似的还有如《保姆日记》(2007)等。

三、消费主义文化反思

消费主义文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其负面影响在相关研究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论述。如自然和社会资源因消费主义文化而被浪费,优良的文化传统逐渐遗失等,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拜物教”的出现。“拜物教”原本指的是在原始社会,人对着某种物体进行敬拜、祭献,以祈求获得保佑等,这是由于远古时代人在自然面前太过弱小,因此期盼能获得一种神秘力量的帮助。而在消费主义时代,这种对“物”的崇拜则演化为物役化经济,人类迷信的对象变成了商品,但迷信的本质是没有改变的。人类原本应该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但是随着不断被吸纳进“符号消费”的旋涡中,让消费中的弹性需求压倒了刚性需求,最终必然变为被物质主宰的客体。

而消费文化的诸多弊端也在英美电影中有所体现。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一种新的性别意识生成。消费主义文化下的新“拜物教”导致了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发生了扭曲。可以说,是消费主义文化催生了“小妞电影”,而“小妞电影”又反哺着消费主义文化。例如《律政俏佳人》(2001)、《公主日记》(2001)等电影中,女性俏皮的性格、善良的天性和努力的精神等是她们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是这一切又都必须依附于一个漂亮的外表,如艾丽芭比娃娃一般羡煞旁人的金发白肤美貌;米娅在被确认公主身份后进行了一系列外貌上的改变,让同学们大为吃惊,两位女主人公的自信也与这种外貌上的优越密不可分。一种性别意识被鲜明地传递出来,即女性理应是被物质“包装”的,女性应该被物质取悦。尽管这种取悦是女性本身要求的,但是这还是意味着,在消费社会中,女性的身体被置于“前台”展示给他人。美的产业要求女性将自己化身为欲望的主体,不断修饰自己的外表,如艾丽不厌其烦地戴项链、除腿毛、涂指甲油等。在这一类英美电影中,女性在购买商品的同时,也将自己变为视觉消费中的商品。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在拜物教中,人是被物支配的。在小妞电影中,女主人公往往是独立、自强的,在商品的生产与交换过程中并没有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例如,在《穿普拉达的女王》(2006)中,女主人公安吉莉亚无意中得到了女魔头玛琳达的赏识,从而进入到时尚界中开始了高度紧张和疲劳的工作,为霸道的玛琳达打理各种公事私事。安吉莉亚也曾一度为了适应这个工作而改头换面。最终,安吉莉亚还是决定放弃这份工作,将正在响起玛琳达来电的手机扔到了水里。安吉莉亚的回归淳朴是可贵的,电影也借助她的最终没有迷失自我来表达了对消费主义物化人的否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电影对安吉莉亚在时尚圈的这一进一出的展示,本身就是一种消费主义话语的言说。在玛琳达的影响下安吉莉亚对自己做出的种种改变都会刺激着当前消费社会中的女性,尤其是都市女性。尽管银幕内的安吉莉亚摆脱了物的支配,但还有会大量女性观众在这类小妞电影的影响下受到消费社会看似甜蜜的诱惑,投身到浮华之中。这些都是值得人们反思的。

电影既是消费主义文化下人们进行消费的对象,又是反映人们这种消费行为的镜子。英美自身经济和电影工业的繁荣,为其电影体现消费主义文化提供了条件,并且在英美电影娴熟的表达机制中,人们对消费主义文化的各种或褒或贬、或迎合或警惕的复杂心态得到了折射。

猜你喜欢
蝙蝠侠消费主义英美
《新蝙蝠侠》谁在囚笼之中
Film review:WALL·E
最大规模的蝙蝠侠纪念品收藏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消费主义视角下传统集市贸易的现代化解读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
消费主义文化逻辑与文学的欲望叙事——论《嘉莉妹妹》
英美为何一再拖延开辟“第二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