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闹婚习俗看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引导
——以大理白族婚俗为例

2018-11-15 03:25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
长江丛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白族习俗民族

■王 锐/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

近年来时常看到有关公共场所出现闹婚低俗化、庸俗化倾向的报道,引发人们对民间习俗如何看待和管理的议论,也有人提出不应让这种传统陋俗存在的观点。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民族政策,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如何看待包括闹婚习俗在内的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闹婚习俗的文化功能

婚礼作为人生重大庆典无疑充满了喜庆色彩。与西方婚礼庄重的气氛不同,我国几乎所有民族的传统婚礼都有欢闹的特点。渲染热闹的氛围主要是借助物件、语言、歌曲等,传统闹婚有路闹、席闹和闹洞房几种。闹婚既可增加喜庆气氛,也可为成亲增添点小难度,以此考验新人的智慧和耐性。随着民俗文化的发展,传统闹婚习俗的功能逐渐增加,概括起来主要是:

(一)帮助新人建立感情的原始功能

在白族传统婚俗中最热闹的是“闹洞房”,据说是越闹越发。按照惯例,不管客人怎么闹,新人无论如何是不能发脾气的,只能笑脸相迎、求饶,否则日后就没有好人缘。闹洞房的中心内容是性挑逗,对新婚夫妻来说,这是最好的性知识速成教育。“新婚三天无大小”的婚俗,是封建礼教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重要补充。闹洞房习俗主要是帮助包办婚姻条件下的新人消除陌生感,也隐含性教育的功能。

(二)表达美好祝愿

人类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人自身的防御、抗病能力较弱,人口繁衍困难的情况下,为保障人生命的延续、社会角色的调适与转换,在新家庭组建之时,通过民间的各式仪礼,祈求子嗣、除病消灾,表达美好祝愿,成为一种婚俗的传统。在白族婚庆中有烧辣椒呛新人的传统。即在新房里将干辣椒面撒在事先准备好的火盆里燃烧,辣味四溢,呛得新郎新娘喷嚏不断,众人则在新房外开怀大笑。此习俗之所以流传,是因为在白族话中“亲热”的“亲”为“气”,同“辣椒”的“辣”谐音,烧辣椒面象征着亲热,也有增加热闹气氛驱除冷清之意。白族办喜事,还喜欢在菜中多放花椒。花椒在白族话中叫“菽稿”,花椒的麻味称作“稿”,花椒有表示“相好”的寓意。另外就是“掐新娘”,民间有“掐一把喜洋洋,掐两把幸福长,掐掐扭扭闹洞房”的说法,可以掐新娘的脸、手和身子,新娘疼痛得“啊哟”、“啊哟”直叫唤。白族话中的“啊哟”与“一夜”的语音相同,有学者认为这是祝福新娘能与新郎在新婚这一夜就受孕,并且多子多福。类似的闹婚,就是借助白语谐音双关反映和表达白族民众的祝福之意。

(三)集中展示和传承民族文化

白族“闹席”也称“吃新娘饭”。由媒人、男方家的几个长辈和来帮忙的人到新房吃饭。这顿饭与平时吃饭不同的是,要用几张桌子把新人围在中间。席间,新郎新娘不停向宾客敬烟、敬酒。宾客借机让新人表演节目,或给新郎新娘出些难题。如要求新人夹菜,却不直接说出菜名,而是用猜谜语的方式来考新人,让新人闹笑话,以此取乐。所以一般“吃新娘饭”常常要持续4-5个小时。

白族传统闹房开始,男女歌手坐定后要先“填词”才能吃东西。歌手面对满桌的食物,想吃哪种食物,得先就这种食物,结合婚礼的情形,吟出一首七言四句的“歌词”来。歌手都是有备而来,而且是作词的能手,想象力丰富,见物生情,很快就能做出贴切的词语来。这些词俗而不庸,有的插科打浑,有揭新郎新娘“底”的,有祝早生贵子的,也有祝白头偕老、幸福美满的。吃得差不多,就开始比歌了。男女歌手分别代表新郎、新娘争高低。一般是男歌手先唱,用三弦伴奏,男声一结束,女声就要接上。比歌的方式有对唱、接唱两种,互相穿插进行,对唱是按照相同的韵律和格式,要求前后联贯、互相对应。接唱是根据固定的曲调,你唱一句,我接一句,要接得上。这些调子有歌唱劳动和生活的,有抒发痛苦和欢乐的,有宣传伦理道德的,更多的是歌唱爱情、婚姻的,有前人流传下来的调子,也有歌手即兴创作的。如果歌手接不上、对不上,旁边的观众也对不了就是认输了,闹房也得结束。为此双方都会施展全部本领,比赛常常是通宵达旦。

在传统的闹婚节目中,经常使用白族民间谚语、谜语、地方风土人情等对答或比唱,在此过程中,民族传统民间文化成为社交聚会、娱乐游戏的主要内容。通过这种传统的娱乐活动,人们既交流了思想感情,也锻炼了才智,又使民族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白族婚礼就是民间文化最好的传承场,青年人在闹中学知、乐中长智,在享受民族精神文化的快乐中,文化素养得到不断提升。

二、当前闹婚习俗的低俗化倾向及原因分析

一般来说,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该民族的历史传统、心理素质,包括道德、艺术、宗教观念等。因此,当一个社会或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发生变化,与之相联系的传统风俗,也就随之失去存在的根基和意义而发生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女双方自由恋爱结婚成为主流,闹洞房帮助新人建立感情的传统功能逐渐淡化;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医疗保健技术的提高及社会人文环境的改善,闹洞房的性启蒙传统也开始弱化。与此同时,闹婚增强了团聚亲友的娱乐内容,为创造青年男女交往机会,增加了精神满足与心理宣泄、娱乐功能。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白族青年接受学校教育、广播电视的影响不断扩大,所接受的信息主要是现代社会的知识体系,久而久之对传统民族文化知识的兴趣递减。随着各民族间交往的增加,民族语言使用的机会减少,传统地方性的民间俗语、谜语等竞猜活动,逐渐被玩扑克、打麻将所取代。人们更喜欢参加悠闲中带有一定刺激的活动,也渐渐感受不到民族民间文化智趣活动的魅力,民族文化传承断代日益明显。由于缺少民族历史文化的陶冶和涵养,在一些民族地方的婚礼中,刁难新人的闹也变成明显的为难、嬉弄新人,且缺乏文化意蕴,纯粹是为闹而闹,往往使新人不好收场。借助喜庆氛围中新人不好责怪客人的习俗,一些人的逆反心理、好奇心理、表现心理、放松心理和发泄心理纷纷显现,行为矛头直指新人。这种恶搞也反映出近年来相关道德教育的缺失,反映出当代人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的贫瘠。这种情况也引起了一些地方相关部门的注意,如大理州鹤庆县委就此类事件曾发出行政命令,禁止党员干部参与。这种“恶搞”之风并非在白族地区独有,如2012年12月《春城晚报》报道《婚礼“恶搞”投诉无门谁来管》,网友通过微博反映在全国一些地方,婚礼恶搞已经从家庭走向大街、从洞房走向迎亲路上,婚礼中出现这种闹的低俗化倾向,法律没有相关约束、执法部门不便强制介入。这样一个古老风俗的异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文化建设的软肋:地方民族文化投入不足,农村文化设施匮乏,现代文化、休闲、娱乐背后的道德教育空洞,暴露了从温饱向小康迈进的关键时期,文化生产对人的精神境界提升的不足。

现代传媒的渗透和信息流动的加剧,形成了人们多元化的观念和多样化的选择。媒介带给人们更多外部世界的信息,也在塑造着年轻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价值选择。不同民族共享同样的文化,因此,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人们的价值体系和心理认同起着引领的作用。但问题在于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思想领域、精神领域、道德领域,尤其是价值观的领域,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的节拍,显得疲软乏力。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存在一定庸俗化、低俗化、娱乐化、功利化倾向,普及科学知识的功能欠缺。一些媒体往往以财色论英雄——以经济领域的富豪、娱乐圈的美女、明星的私生活吸引眼球。不断变换各种物质享受品位的广告无孔不入,从衣食起居到人际交往,从生活方式到语言表达,从价值到审美,无时无刻不在浸染着当下民族地区大众的身心。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是民族传统文化和村规民约对民族地区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影响力开始减弱,民族传统婚俗对行为规范的影响力明显下降,出现了道德滑坡、人情淡漠,尤其是价值观的模糊和混乱,是非荣辱、伦理指向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另一方面是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也因各种社会问题的存在,对青年人的吸引力不足。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前提下,如何真正实现社会主流价值的道德引领,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回避也不容忽视的社会现实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但在实际工作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片面性,即强调移风易俗须尊重民族意愿的同时,出现了对落后习俗积极引导不足的问题,致使一些陋俗放任自流。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少数民族发展。出现这种倾向的主要原因是对民俗敏感性的担心。因为风俗习惯,无论是良俗还是陋俗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果急于变革,往往会引起民族矛盾甚至社会动荡。正是这种担心影响了各级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致使这种不良风气不断蔓延。

三、倡导文明闹婚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对于在闹婚中出现的恶搞行为,如果通过婚礼这个平台得到默许,既使亲友尴尬,也破坏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恶性事件发生的隐患。所以闹婚习俗虽小,其低俗化、庸俗化倾向却不可小视。繁荣发展健康文明的民族文化,需要从改变这些细小的陋俗做起。只有坚持“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的理念来努力,民风民俗才能积极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确立。

闹婚低俗化问题的出现,说明素质教育绝非仅靠学校教育可以解决,必须从民风、民俗方面加大建设力度。问题的关键是执行好这一政策需要注意尊重和引导相结合,应根据民族群众的认识水平,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移风易俗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它涉及到民族群众和政治、经济、思想意识诸多方面,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因俗施教,持之以恒,经过长期的多方面的艰苦努力,才能见效。同时民族道德文化传承不是单靠个人的努力可以实现的,需要基层组织、政治制度作支撑。需要加强法制宣传和建设,强化人们对闹婚习俗的法制边界认识,引导民族群众对普遍接受而又世代相传的习俗礼仪,与国家法律相对应,对民众生活起有效的规范和调整作用,以促进社会和谐、民族发展。

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历来都十分重视民间的社会动向,常常通过观风俗了解社会问题,并常以“化民成俗”为己任,自觉倡导和遵守传统道德规范,从而使主流社会价值观持久有力地浸染民间,积淀为民间文化的精神内核。在我们大力倡导民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必须将了解民俗、移风易俗作为其重要内容。需要每个民族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合理分析和整理,挖掘其积极健康的内涵并加以弘扬,推动白族闹婚在为新人祝福、为婚庆添喜气的过程中,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婚庆场景和吉祥氛围,使传统婚俗文化成为提高白族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的坚实土壤。

参考文献:

[1]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364~365.

[2]杨镇圭.白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97~98.

[3]杨云飞.从“掐新娘”看白族先民的生殖崇拜[J].白族文化研究,2002:228~229.

[4]云南省编辑组编.云南民族民俗和宗教调查[M].第1版.昆明市: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32.

猜你喜欢
白族习俗民族
中国白族文化的海外展演与传播研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花样云南(二)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白族
初访湖北鹤峰白族聚居区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