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龙
老子的养生说是建立在少私寡欲的基础之上的,它的基本特征就是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在老子看来,养生必须要控制人的情欲,过度的情欲会给人的生命带来伤害。“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声色犬马,衣食住行,原本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命所需要的,但如若过分地追求,非但无益于生命,反而会残害生命和性情,不仅不利于养生,而且有害于人的身体和心性。情欲问题不仅是老子关注的焦点,而且是中国古代各家所关注的焦点,并以此作为涵养心灵的中心。如孔子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孟子有“养心莫善于寡欲”。在佛教看来,人类一切的罪恶,无非是从贪、嗔、痴等情欲中产生的。庄子也说过:“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老子认为,情欲限制了心灵的流行发用,影响了本真生命的充分展开,使人的行为往往不符合自己的本性,所以,对之要加以节制。“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人的欲望如同无底洞,常常会得寸进尺,得陇望蜀,过度地追逐功名利禄,势必给生命带来祸患和不幸。基于此种认识,老子十分推崇知足,“知足不辱,知止不怠,可以长久”,只有知足而无所求,知止而不妄为,减少私欲,恬淡素朴,才不致招来困辱危怠,才能真正地养护自己的生命,终其天年。那么,将以何种标准来判定“知足”呢?研究道家的学者认为,“足”与“止”虽然属于主观范畴,但也是有客观标准的,其一,它不能有悖于人的生命的自然存在;其二,它不能超越当时的社会条件;其三,结果要与动机保持一致。这样能避免实际情况带来的侵害,在物质和精神方面才能获得可持续的满足。
在控制人的欲望方面,老子非常注重控制人们喜怒哀乐的情感,故老子曰:“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老子在这里告诫人们,要堵住自己的欲望之门,节制贪欲,这样才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康健。如若放纵自己的情欲而不加节制,那样就一生不会得到救治。这一思想在后世得到了有力的继承与发挥,如《管子·内业》曰:“凡心之刑,自充自盈,自生自成。其所以失之,必以忧乐喜怒欲利。能去忧乐喜怒欲利,心乃反济。”《淮南子·原道训》云:“夫喜怒者,道之邪也;忧悲者,德之失也;好憎者,心之过也;嗜欲者,性之累也。人大疾破阴,大喜坠阳。簿气发瘖,惊怖为狂。忧悲多恚,病乃成疾;好憎繁多,祸乃相随,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
陈鼓应和白奚认为,老子所主张的少私寡欲,并不是让人完全杜绝欲望,做一个禁欲主义者,而是主张恬淡为上,对于私欲要把握好一个度,不使其泛滥,使心灵保持“虚壹而静”的状态,从《老子》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中也可以看出来这一点。因此,他们得出:老子本人是反对实行禁欲主义的。人之为人,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有欲望和私心总是在所难免的,是不可消除的,老子主张让人抑制贪欲,节制私欲,对待生命要采取自然主义的态度,不要贪得无厌,纵欲奢华,不要破坏了生命的自然状态,人的生命的自然状态是虚静、质朴、恬淡的,要重视人的自然的内在生命,而不是只追逐身外之物。本文认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一样重要,两者要协调发展,缺一不可,都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要各走一端,而是要力求“中道平衡”,切记偏及一隅。
笔者认为,人的需求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需求、物质的和精神的需求,是生命存在的基础和意义所在,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进步的动力所在。随着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的需求从内涵与外延上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人的欲望和需求不会停滞在同一水平上,更不可能停留在最原始的需求状态,这种“为腹不为目”不符合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但是,人的欲望与需求又不可能是永无止境而不加节制的,人的欲望若过度地放肆,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对人身心健康的侵害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人的心理和精神承受能力。同时,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再加上囿于不同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类可实际利用的资源更是有限,因此无节制的欲望需求,不仅有悖于人的生命的自然本性,损害人的生命和健康,而且也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现实无法承受的,因此人要学会知足。
大部分人容易注重肉体上的享受,生活奢靡,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有的甚至到了不爱护自己生命的地步。老子称这种行为为“益生”、“厚生”。“益生曰祥”,纵欲贪生就会招致灾殃。所谓“益生”,即纵欲贪生,犹如偃苗助长,对生命之自然的强为增益,最终会带来殃害,故老子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怠,可以长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益生”之所以非但不能增强生命力,反而还会损害生命,是因为“物极必反”的宇宙法则认为,事物强壮到了极点,便会走向衰落。因此,在老子看来,“益生”是不符合大道的,不合于道的行为,就必然会早日结束生命,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老子反对“生生之厚”。
然而,人们的欲望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变得越来越多,因此,人应该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才不致于在生命的道路上迷失自我。这些思想对于当代生活节奏日益飞快的人们来说,无疑有借鉴和告诫之效,如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也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这是由于过度地奉养而导致的病症,比如,由于身体营养过剩而导致的肥胖等,他们以增益的手段来提高生命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负面效果。因此,我们应该注意自我调节。
老子对待生命所持“贵柔尚弱”的思想,有其悠远的历史渊源。早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就存在这种观念。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古代典籍中找到它的直接来源。《尚书·皋涛谟》中就记载过“柔而立”的观点,把“柔”视作为生命中的美德。《尚书·洪范》写道:“高明柔克”,所谓“柔克”,即“三德”之一,是一种“高明”的认识,其中蕴含着以柔克刚的意思。《诗经·大雅·生民之什》言:“柔,远能迩,以定我王。”意思就是说,“柔”能让疏远变成亲近,这样整个国家就会和谐稳定了。由此可见,柔弱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治国安邦的方略。
所谓“守柔”,就是守柔居弱。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所谓“雄”、“白”、“荣”,都是指“强”的意思;“雌”、“黑”、“辱”,都是指“弱”之意。这里的“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都是指“知强守弱”的意思。老子认为,对待生命之所以要“知强而守弱”,是因为“柔弱胜刚强”,所谓“柔弱胜刚强”,老子本意是柔弱要优于刚强,后期道家认为还有以柔克刚之意。本文认为,“守弱”容易让人自甘处下,回避责任,缺少创新精神,这是其消极的因素,应对之给予扬弃。我们应该保持一颗自强、自信之心,以此来求得生存与发展。
“谦下不争”这一思想,在老子之前就已经存在。《尚书·尧典》记载:“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即倡导世人要谦恭退让,不与人争。《尚书·大禹谟》亦言:“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这里说的就是做人要有谦下退让的美德,这种美德是合乎大道的。《易经·乾》中九三爻辞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就是君子整天勤勉健进,位居上位而不骄,时时刻刻保持警惕,这样,就会免于灾祸。《谦》卦曰:“谦,亨”,意思就是人如果做到了谦,就可以无往而不利,初六爻辞言:“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意思就是说,君子终日谦虚,卑下而不自矜,虽然位居后位,却不与人争,所以就没有什么祸患和顾虑了。《老子》在第六十六章写道:“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就是继承了《金人铭》的思想,《金人铭》曰:“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可以看出,古人的这些思想与老子的思想之间有着莫大的联系。
据《史记》记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老子对他唯一的告诫,就是让他戒掉自己身上的骄气,老子也曾在多处称颂这种不争之德,如:“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还把“不争”视为“三宝”之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不争”与“柔弱”一样,我们不仅仅把它视为一种处世策略,还应该看到其中的价值意义,对于今天的人们生活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老子说:“夫为不争,故无尤。”(八章)“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把“不争”视为人之道,乃是效法天之道的表现。所谓“为而不争”,老子认为,并不主张放弃“为”,而是在“为”之后主张与世无争,老子把“不争”当做一种保全自身、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方法。他甚至把“不争”视为一种“人之道”。他尤其赞赏水的高尚品质,认为水是最自然的事物,是最接近于“道”的精神的,水汇集了“柔弱”、“谦下”、“不争”等美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现代社会倡导刚健进取的精神,鼓励人们为了追求快乐舒适的生活而去相互竞争,这种竞争意识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当代人只有具备竞争意识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才不致于被社会淘汰,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在一些情况和境遇下,要注意把握“争之度”。人如果只知道争强竞争,很容易使人生缺乏必要的回旋余地,这种“不利竞争”不但容易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而且也容易使人们经常处于沉重的包袱之下而不知所措,常常让人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时会实行不公平的竞争手段,但是这样做带来的结果往往并不如人们当初想象的那样好,甚至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戕害人们的身体和心灵,所以,竞争要讲求公平,不能“不择手段”。
[1]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宋希仁.人生哲学导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6]陈鼓应.老庄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7]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刘笑敢.老子古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