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客观评估多元社会的风险

2018-11-14 04:31单仁平
环球时报 2018-11-14
关键词:改革开放多元化国家

单仁平

改革开放将中国经济从过去几乎完全的公有制变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成为这段时期社会多元化的重要源头。而多元化必然增加治理的难度。改革开放的一个长期问题是,如何把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维护国家安全或者说社会稳定的关系。这很可能也是思想解放的焦点之一。

光要稳定,牺牲发展,这肯定不行。缺少经济社会强劲发展的稳定,最终将成为不稳定的僵局。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一点。然而只顾发展,忽视社会稳定的底线,就会导致国家政治上的失控,最终演变成全社会的灾难。苏联、南斯拉夫的解体都是血淋淋的例子,避免那样的悲剧在中国重演,是我们长期不能忘记的政治座右铭。

中国过去40年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总的来说把握得不错。我们建立了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发展中实现稳定的思想逻辑。“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这样的辩证关系深入人心。

但是我们也有很多具体的困惑,那就是在每一个时期,面对具体问题,该如何把握发展与稳定的平衡呢?当多元化伴随了一些非主流的意识形态表现时,国家应当把包容多元化还是制止意识形态脱轨的现象作为治理的首要目标呢?我们如何走出“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呢?

我们认为,这是个高度实践性的问题,恐怕无法只用一个原则性方案来规划解决所有事情。

众所周知,所有社会都天然存在不同意见和部分反对性情绪,这是无法去除的天性。西方社会的政治体制建立在不同意见的对立和冲突基础上,而中国的传统则以缩小不同意见、凝聚社会共识为目标。

中国总的来说较好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目标,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有过正反两方面的大量经验教训,但是对于团结和稳定重要性的认识在中国越来越深入人心,不仅国家管理者们这样看,大多数群众也这样认同。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其实有了更多完善发展与稳定之间关系,从容对待多元化伴随的一些问题的政治及社会资源。国家实力、历史经验以及民意等等共同塑造了这个社会对于多元化产生某些延伸影响的承受力。由于验证这种承受力的机会并不多,我们有时会低估它,从而忽视了我们的社会已经形成追求稳定的内在力量。

今天是中国自近代以来综合发展的最高点,是中共领导力最强大、成熟的时候,也是中国社会视野最广、经历了洗礼的集体自信最厚实也最真实的时候。此时的中国最有资本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现在应当说是中国改革开放导致各种失控风险最小的时候。

我们应当更加解放思想,探索体制包容经济多元导致社会多元的更大空间,进而实现中国体制与市场经济更好的兼容,解决过去间歇性出现的磨合痛点。党的领导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能够保障中国这一实践的平稳,这个国家不太可能在大局可控的情况下因为某个具体问题的爆发而颠覆。

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就是顶着风险起步的,事实证明,只要党的领导坚强,发展目标明确,中国驾驭前进路上风险的能力无比强大。市场化催生的多元带给了中国更多的繁荣和回旋力,它们比治理风险要突出得多。换句话说,只要中国在前进,我们的国家安全就更有保障,而不是相反。

如今中央对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已经投子成局,各地的人们应当解放思想,及时跟上形势。要相信,中国的大好局面每一次都是干出来的,而不是守出来的。国家的政策也应当加快配套,鼓励实干和担当。▲

(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多元化国家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