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玉洁
省政协机关党委调研员、省政协驻隆化县郭家屯镇河南村工作队第一书记
在美丽的滦河畔,隆化县和丰宁满族自治县交界处的西部深山区,有一个国家级深度贫困村河南村。人口626人,户数209户;分为5个自然村,村与村相距2-6公里,行政区域面积12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7月份,建档立卡贫困户131户,贫困人口437人。河南村可以用一个“穷”字描述,穷到村集体收入为零的程度。村里主业是养牛,农作物以种植玉米为主(当地人称青储,即秋收时把秸秆发酵成饲料储备)。河南村由于基础设施落后,自然条件较差,山高路窄,林多地少,且是国家生态脆弱区;老乡观念落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传统思维,等靠要思想严重,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缺乏致富办法。
省政协精准帮扶工作队进驻后,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带领工作队队员反复入户走访,徒步实地调研,带领村“两委”班子,灵活运用好各 级扶贫政策,以党的扶贫 政策总揽全局,以省政协 机关为后盾,围绕民生工 程改村、肉牛改良富村、 新兴工业兴村、民主管理 治村、精神文明强村、爱 心组织帮村、生态环保绿 村的思路,因户施策,精 准帮扶。
6月29日,舍得爱心慈善基金会石家庄志愿者服务队慰问河南村小学
王玉洁
——民生工程改村,谋划建造河南村惠民生产用桥。河南村有2个生产小组距滦河主河道较近,为解决本村98户贫困户2000多亩土地的耕种问题,当地群众利用建筑水泥板搭建了简易的生产用桥,每逢雨季汛期,河水上涨淹没桥面;秋收农忙季节村民不得不徒步蹚水过河抢收庄稼,因此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工作队多次协调市县有关部门都无结果。今年4月11日,省政协副主席沈小平到河南村视察调研,我和县政协主席刘殿民现场办公,积极争取省领导为河南村生产用桥立项。经省政协多方协调,省发改委已经下达了建桥计划。目前,170万元建桥专项基金已经全部到位,县发改部门正在做勘察设计和施工准备,这座惠民桥预计在明年五一之前竣工使用。
——肉牛改良富村,成立河南村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顺应新形势下“三农”发展的需要,我积极与省首席肉牛专家团队联系,登门拜访,请求专家“把脉开方”,找寻破解河南村养牛产业瓶颈的“灵丹妙药”。5月21日,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肉牛产业创新团队38位专家,专程来到河南村的老虎沟门、朝路沟门、朝路沟脑养牛小区现场答疑解惑,并对养殖场的疾病防疫、粪污处理、牛舍科学配建和日常饲养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按照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肉牛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李树静博士的要求,结合河南村实际,根据《农民合作社法》规定,我们申请成立了河南村第一家肉牛养殖合作社——隆化县昆鹏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技术培训、改良品种、科学育牛、防病防疫、粪便无害化处理等领域开展工作。河南村还与河北农业大学李秋凤教授畜牧专家团队签署了对口帮扶协议,定期到省肉牛基地—河北天河集团培训,全方位学习现代饲养、科学管理、疾病防疫、胚胎改良、储青发酵以及粪便有机肥加工等技术,确保20户贫困户社员能于2019年底前全部脱贫摘帽。
——新兴工业兴村,招商引资胜河木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落地河南村。为解决村集体年收入2万元的达标验收标准和46户贫困户没有产业带动的问题,我带领工作人员四处奔波,多次到相关市县考察调研,为霸州市的制造家具的民营企业牵线搭桥,并使之顺利落户到郭家屯镇漠河沟村(因河南村没有建设用地,漠河沟村距河南村仅1.3公里)。注册名称为:隆化县胜河木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胜河”;注册资本500万元,全部企业投资。初心是为国家级深度贫困村——河南村的1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能于2019年底前脱贫摘帽而兴建,寓意河南村能胜利按时脱贫之意。“胜河”秉承“精准到户,施策到人”的原则,确保河南村集体收入达标,带动深度贫困村脱贫。
5月21日,省肉牛专家团队到河南村昆鹏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现场培训
——民主管理治村,让村民参与民主管理。首先,制定村务公开栏。及时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凡涉及到群众利益的事项和群众关心的事情都向村民公示;让贫困户了解实情,并接受村民监督;让贫困户参政议政,防止腐败滋生。其次,制定村规民约。一是移风移俗,反对封建迷信和其他不文明行为,树立良好的民风村貌;二是婚丧嫁娶由村里的红白喜事理事会负责,喜事新办,丧事从简,破除陈规旧俗,反对大操大办;三是建立正常的邻里关系,不搞宗派活动,反对家族主义;四是搞好公共卫生,加强村容整治,严禁随地乱倒乱堆垃圾;五是建房应服从村里规划,不准私搭乱建。
——精神文明强村,抓好“八个一”工程。针对河南村历史遗留问题多,民事纠纷复杂,干群矛盾紧张,上访户多等特点,工作队组织村“两委”在全村开展“八个一”工程:一是一规,即村规民约;二是一堂,即政策讲堂;三是一台,即群众广场大舞台;四是一榜,即善行义举和尊老模范光荣榜;五是一牌,即“五美”农户评选牌(爱国守法美、勤劳致富美、明礼诚信美、和谐友善美、助人为乐美);六是一播,即村广播室;七是一会,即一支村民自愿组成的红白理事会;八是一栏,即村务公开栏。由于措施切合实际,符合村情民意,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谋求治富的多了,喝酒赌博的少了;讲大局讲团结、考虑集体的人多了,开小差不听招呼、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少了;支持村“两委”工作的多了,上访的少了;对党的扶贫政策理解关注的多了,发牢骚讲怪话不执行的少了。
河南村精准扶贫项目胜河木制品有限责任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看望贫困户于录大爷
——爱心组织帮村,通过一对一帮扶提振“精气神”。今年6月29日,舍得爱心慈善基金会石家庄志愿者服务队,由队长王莉女士率领9名队员专程来到河南村调研慰问,签署一对一帮扶协议,探索长效帮扶机制。志愿者团队分了3个工作小组分别对本村13名贫困户学生和80岁以上的10位老人进行走访慰问,给河南村小学购置了积木、书包、教具和课外书籍等用品;给老人们赠送了老年专用手机和袖珍收音机等礼物。通过这次一对一帮扶志愿者团队行动传播了爱心,弘扬了正能量,提振了“精气神”。
——生态环保绿村,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河南村历史上由于过度砍伐树木,且常年没有禁牧,导致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2013年7月,本村曾因山洪暴发发生过严重的地质灾害,一吨多重的大石头夹杂着泥石流从千米高的山体滑下,致使村庄道路阻断、房屋倒塌,上百头牲畜被洪水冲走,给群众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郭家屯镇政府现场办公近一个多月,老乡们回忆起当时情景,至今心有余悸。针对“晴天一身土,雨天满脚泥”现状,工作队利用入户调查的时段,采取以下举措:一是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全村开展“滥砍滥伐千人指,保护树木万人颂”宣传月活动;二是积极号召群众在自留山地和房前屋后栽树绿化;三是提倡以煤取暖代替以木烧火。通过向每户发放“保护生态,人人有责”宣传卡片,做到时时讲生态,人人讲环保,使得生态环保绿村的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