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茜·埃尔伯赫在其撰写的书籍《一个人/多种职业:工作/生活双赢新模型》中描述了这样一种工作/生活的状态:一个人不再满足于固定的工作岗位,完成重复的工作任务,而是尝试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或者深挖兴趣爱好,同时从事其他工作,尝试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这种听起来有点“小酷”的工作选择,正是“斜杠青年”的核心思想:多重,多样。“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一种人生,多重体验”,正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一代选择在自己的职业头衔下,划上一道一道小小的“斜杠”。
“斜杠青年”青桃的一天是这样开始的:她的第一份职业是房地产销售,每天一大早,她会准时来到公司,拿到最新的销售计划和任务,然后拓展客户、带着意向客户去销售体验中心参观楼盘,为客户办理贷款、过户等一系列手续,或者提供专业的置业建议。
“地产销售是我的第一职业,我的第二职业是主题摄影策划师。”青桃解释说,2016年,她和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伙开了一间小的工作室,主打个性化定制摄影,工作室加她在内,一共有三个人,朋友A负责客户开拓和后续服务,朋友B负责拍摄照片,青桃则负责“想点子”和品牌宣传:“个性化摄影都是有情绪有主题的,比如有的客户会说,我想拍一组复古大片儿,我就要去策划,是哪种类型的复古?是中式还是西式的复古?需要配合哪些情绪?有的时候,我还会为挑剔的顾客提前撰写拍摄脚本,就像拍小电影一样精致。”
一组照片拍摄完,青桃还负责挑选好的照片和合适的切入点,精心撰写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发布在由自己负责运营维护的摄影公众号上:“每天的生活其实挺忙碌的,经常觉得自己需要两个脑子,一个脑子负责和数据、银行、主管部门打交道,一个脑子负责跳脱到浪漫的风花雪月、光影世界里。”
虽然很累,但因为是兴趣所在,所以青桃乐在其中。对了,青桃的这个摄影工作室中,朋友A和朋友B也是“斜杠青年”,负责客户拓展和后续服务的朋友A,第一职业是幼儿园老师,负责拍片和选场地的朋友B,则是一名程序员。
嘉鱼的“斜杠人生”是在国外开启的。“slash这个概念本来就源自国外,我在巴黎念研究生的时候,发觉大部分身边认识的朋友都有着不止一份工作。”嘉鱼回忆说,她的一个好朋友比利周一到周五是艺术史的助教,到了周末,就“摇身一变”成为导游或者某个博物馆的解说员。“比利十分享受跟不同人打交道的过程,他说和不同的游客、观众近距离接触,有利于观察生活百态,从不同人对同一件艺术品的理解中,他也经常能受到启发。”
在比利的影响下,嘉鱼一面读书,一面尝试做短视频直播,有一阵子,她还给一个剧团当东方文学顾问:“虽然挣不了多少钱,但工作很有意思,记得跟着剧团去法国各地巡回演出的时候,那样的生活经历让人毕生难忘。”现在,嘉鱼已经学成归国,她在一家奢侈品公司的中华大区做公关,晚上回到家,也会开启自己的“第二职业”:一家在线语言学习网站的法语老师。嘉鱼说,自己并不是想靠第二职业挣多少钱,主要是想发挥所长,多做一些他人做不到的事情。
和前两名青年的主动选择相比,刘志的“斜杠身份”则来得有些“被动”:他最初在一家咨询公司工作,最擅长和喜欢的事情是做PPT,最痴迷的时候,他一个月做了2000多页PPT,不到一年时间,刘志就成为了整个公司认可的“PPT大神”。刘志闲暇时喜欢玩“知乎”“分答”等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交流平台,时不时分享一些自己做PPT的心得,有时候看到网友提出的和PPT相关的问题,他也会认真回答,时间久了,刘志积攒了一批固定的“粉丝”。后来有朋友建议:“你为什么不专门开一个栏目讲PPT呢?这样零散写作,传播效果不好。”刘志听取了朋友的建议,开了一个专门写PPT的公众号,他多了一重“职业身份”:自媒体人。
“我喜欢斜杠青年的身份,因为在每次处理事情和谈判的过程中,我们都在自我提升。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毕竟身兼数职意味着可以接触到更多领域的佼佼者,有利于自身的成长,成长速度越快,能力也就越强,对自己经营的项目会更有帮助,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刘志说,“斜杠”的身份让他提升了执行力,他的精力也比从前更为旺盛了,“我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入工作节奏,因为见缝插针和随机应变是‘斜杠青年’的必备技能”。
在对国内18—25岁人群的一项调查中显示,有82.6%的年轻人想成为“斜杠青年”,一则来自中智咨询调研中心的调查也显示,49%的企业表示公司内部存在跨岗位工作的员工,16%的的企业明确表示知道公司内有在外兼职的员工。
为什么青年一代热衷于当“斜杠青年”?我们认为,有如下原因——
飞速发展的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空前旺盛,每个人都要尽可能快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不被社会淘汰,“斜杠青年”符合新时期的工作需求。
传统工业时代,社会分工细致,大部分人的工作可能是一道生产流水线上的某个环节,只要专注于做好这个部分,就是一名合格的员工。当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思维转变了一代人的观念,每天都有新的事物涌现,有新的知识要学习,仅仅停留在“做好自己的一部分工作”上是远远不够的。
比如传媒行业,从前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分工不同,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中,至少需要派出两名记者;现在更提倡“全媒体记者”,一个人,一部手机,就要从现场发回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不同的新闻生产要素,同时操作网页、公众号、APP等多个客户端。工作大环境的变化对每个人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不断的自我拓展中,“斜杠”变成了一种必要的工作能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鼓励让“斜杠青年”有了更大的舞台,随着服务行业的兴起,一系列追求个性、多元化的新兴行业给“斜杠青年”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已经到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国家政策的鼓励,让“创新者”们有了更大的舞台。每一个“斜杠青年”都是发挥、利用自身优势实现价值的创新型人才,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想法更加多元,也更能满足个性化产业的需求。
《斜杠青年》的作者Susan认为,服务业与工业最大的区别是“服务业不涉及生产,其交换的大多为个人技能、知识和时间,不存在需要精细生产的某种商品,没有很长的产业链,也不需要大规模合作,很多情况下,一个人甚至就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服务提供商”。
观察可以发现,“斜杠青年”最为活跃的领域恰恰是在线教育、旅游、健康、新媒体等一系列新兴产业,新兴产业需要个性化的服务,新颖的传播和表达方式,也需要跨界思维的人才,而这些恰恰是“斜杠青年”所擅长的。
你的第一职业可以是工地上的工人,如果你能把你的日常“搬砖工作”以有趣惊险的方式展现在大家面前,你就能成为网红健身达人“搬砖小伟”,每天有数以百万计的粉丝守在手机APP上,观看你的“精彩表演”。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学习知识技能变得更为容易,也让“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变得更为快捷,只要你拥有多项技能,就能找到对应的多项职业。
从未有哪个时代面临着我们当下社会的海量信息,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互联网上找不到。在古代,想学习一门技能,可能要跋山涉水,找到掌握这门技能的专业“师傅”,才可能成为他们的弟子,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互联网没有普及时,我们也要找到专业的技术学校和某位老师,才能系统学好一门技能。到了互联网时代,想学做菜,我可以订阅相关专栏,找到专门的做菜短视频,购买系统学习做菜的知识付费产品,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找到米其林厨师,直接发信息向他们请教经验。
这个时代,再没有任何客观上的原因可以阻挡你学习的脚步,只要自己足够坚定,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学习不到的知识。
同样,互联网普及之前,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个“点”,即使你拥有一项技能,也必须要找到合适的渠道才能展示自己的技能,在被认可后,才有可能通过这样一条“线”把技能展现到更多人眼前。
在互联网时代,你依然只是社会上的一个“点”,但要想展现某种专长,获得“技能变现”,不再需要寻找渠道这条“线”,只要在互联网上找到合适的平台,尽可能放大自己的声音,自然能够吸引其他的“点”与你交流、互动,获得认可。传播方式的变化,让每一个“斜杠青年”都不会被埋没,只要你拥有的技能足够专业、特别,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和发热发光的领域。
可以说,互联网时代,“斜杠”代表着一种开放、多元、共享的人生态度,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有限,“斜杠”可以尽可能地拓展人们的生活宽度,让你尝试不一样的人生。试想一下,你的顶头上司,平时不苟言笑、超级严厉的小姐姐,到了晚上下班后,“摇身一变”成了软萌的游戏主播;你的大学同学,那个其貌不扬、在银行有一份稳定工作的男生,原来还是起点小说网的当红作家;你的邻居,那个经常出去旅行、不在家的姑娘,原来身兼婚礼策划师、旅游线路规划师等多重身份……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比较有趣?说了这么多,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可能会想: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斜杠青年”,体验不一样的人生角色呢?
兴趣是开启“斜杠人生”的内在驱动力。
观察一下你身边的“斜杠青年”,他们的多重职业中,必然有一项是自身感兴趣、能够从中获得乐趣的。《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石悦,从5岁就开始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11岁时就捧着《二十四史》啃艰深的文言文原著。2000年,石悦大学毕业,成为广东省顺德海关的一名国家公务员。工作几年后,这个年轻人决定把自己多年来的读史心得以一种轻松好玩的方式写出来,分享给更多人。他以“当年明月”为笔名,在天涯论坛、新浪博客发表自己读明史的心得和感悟,因为极高的点击率被出版社看中,一系列畅销历史读物《明朝那些事儿》横空出世。
如今,石悦已经成为山东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处处长,《明朝那些事儿》为他带来了高达4100万元的版税,如果仅仅是为了挣钱或者出名,他已经超额完成了目标。但石悦依然没有停下自己的笔,因为对他而言,读史、写史、聊史是最大的兴趣爱好,他从中获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远不是可以用金钱、名利去衡量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指引你在一个领域内不断深入学习,鼓励你在遇到困难时咬牙坚持不放弃,在小有所成时不迷失自己的方向,所以要成为“斜杠青年”,首先必须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然后沿着这个方向,继续走下去。
改变思维定式,走出舒适圈。
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朋友,做着一份稳定的工作,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他们也许有自己的兴趣和专长,但一想到要打破现有的生活状况,走出稳定、舒适的小圈子,刚刚打算迈出去的那只脚,又缩了回来。在他们的思维定式里,做好一份工作,每个月有稳定的收入,家庭幸福,就是完满的人生了。这当然是一种生活方式,但这种“不爱折腾”的想法,会让你错过很多人生出彩的可能。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如果换一种眼光看待生活,换一个思维规划人生,你的人生,会不会因此不同?也许你会害怕——
“我虽然会画插画,但万一杂志社看不上我的作品怎么办?”
“大家都说我烘焙的小点心很好吃,但一想到要在微信里推销自己的产品,我就觉得有点没面子……”
“我从小就是个孩子王,如今当了妈妈,也很有育儿心得,但觉得本职工作已经很累了,如果要运营一个公众号,还要重新学习操作新媒体,会不会很难?”
这样那样的顾虑,大多来自迈出舒适圈、对未知生活的恐惧。如果你闭上眼睛,大胆尝试第一步,会发觉很多“天大的问题”,根本都是一些“不成问题的问题”,勇敢拥抱新事物,加油去奔跑吧,你会发现“办法总比问题多一个”,更好的自己就在转角处微笑着招手。
专注做好一个领域,再去突破行业壁垒。
可能有人会担心,“斜杠青年”看上去很美,但横跨多个行业,会不会显得“专而不精”,对每种职业都是“半瓶子水”式的浅尝辄止?
的确,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如果每个领域都是从零开始再变成专家,显得有点不现实。成熟的“斜杠青年”们往往会选择从自己基础较好、擅长的领域开始,深挖自身潜力,然后利用这一个能力,去叩开不同领域的大门。比如,你的声音很好听,可以做电台DJ/广播剧演员/影视配音等这一类和声音相关的专业。
同时,大道至简,如果你掌握了正确学习的方法,提升了处理工作的能力,培养了好的习惯和品质,你会发现,优秀的人才无论跨界进入哪一个行业都是同样优秀。云南玉溪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曾是中国著名的“烟草大王”,二次创业的他选择了一个看似和烟草“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有机农业。结果不出几年时间,他又把“褚橙”做成了品牌。表面上看褚时健是跨界从事了多个领域的工作,实际上他一直在专注做一件事情:怎样用最优秀的产品去打动消费者,用基础的原理去改变一个行业。
所以如果你想成为“斜杠青年”,不要急急忙忙去想着尝试更多领域、横跨更多专业,首先要做的是夯实自己的基本功,专注做好自身擅长的领域,当你的能力到了,自然有更多的大门主动敞开。
这是“斜杠青年”们最好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学习环境、展示平台,只要敢想、敢做、敢拼,就能成就一片自己的天地。试着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加一个小小的“斜杠”吧,它会开阔你的眼界,提升你的能力,丰富你的价值,让你的人生,充满更多选择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