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调适

2018-11-14 21:52:57李树芳德州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心态毕业生大学

■李树芳/德州学院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这让当代的大学毕业生心理压力逐年增加,同时这种不可替代的压力在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中,甚至暂时未就业的学生中都或轻或重的存在。

一、大学毕业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1]

第一,焦虑心理。焦虑是情绪状态,具体来说是一种非常紧张,而且有可能伴随着恐惧的心理体验。其原因是因为自己无法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也有可能是因为自己无法防止一般的威胁所导致的。大学毕业生在面临着快就业的时候,特别是在内心面临着一系列难以抉择的事情和矛盾时,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经常会感到取舍两难,结果时间一长,就会出现焦虑情绪。

第二,自卑心理。现在,有的大学生毕业生从小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总是很过分的低估自己,尤其在面临就业的时候,这些学生大部分自信心不足,勇气欠佳,总是不敢和别人一比高下。出现这种情况的大学生,往往是自我意识不到位,也有一些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还有个别的是有生理缺陷。

第三,自负心理。具体来说,自负的心理是源于大学生自我分析与自我评价不客观、认识不到位导致的。有的学生会趾高气扬,结果导致他们在择业的时候互相攀比,最终使他们选择上出现失误,遗憾不已。这些学生在达不到目标的时候,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极端的还会出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慨叹,落寞、孤立等一些心理问题。

第四,依附心理。一些大学生毕业生在就业择业的时候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和竞争意识,反而把希望寄托于学校或者是父母,在心理上太过于依赖别人,从而让自己在就业大潮的竞争中失败。

第五,急躁心理。急躁的主要表现是情绪突然的高涨,或者情绪突然低落。急躁心理通常在大学生的职业还没有定下来之前,而急躁的心理,往会让大学生们在找工作的时候或者日常生活中焦躁,甚至缺乏自控能力。从而急躁心理夹杂着随之而来的不良情绪往往导致一些异常的躯体化障碍,甚至严重的还会导致一些问题行为的发生。

第六,懈怠心理。现在,在大学毕业生中出现了一些不就业的学生,还有的大学毕业生抱着“工作找我”而不是“我找工作”的心态,对工作挑三拣四,好的工作找不到,找到的工作自己认为不满意,高不成,低不就。

第七,攀比心理。大学生处于血气方刚的年龄阶段,这段时间的大学生很喜欢逞强好胜,虚荣心比较强。这往往引起大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从而因为其他同学的成功,自己也形成了较高心理期望值。但是每个人找到的工作不一样,这往往导致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因为无法达到心理预期,从而无法签约。

二、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自我心理调适

大学生在选择就业的过程当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心理上的困惑甚至困难,进而出现某些不良情绪,甚至经过一些挫折后再能成功。问题的关键是当大学生毕业生遇到这些问题或者困惑的时候,如何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从而才能让自己能够沉着的对待就业,做出准确、明智的选择[2]。

第一,要理性的认识社会。当大学生在经历过找工作之后,才会客观的了解就业市场和形势,才有深刻的体验。这时候大学生必须看清就业形势就是这样,不管你抱怨或者气愤都不可能随着你个人的想法而改变。我们如果整天怨天尤人,不但荒芜了自己的时间,还让自己心情不好。与其这样我们不如勇敢地来面对,踏踏实实的解决问题,打破曾经想象的美好。

第二,要合理认识评价自己。正确的进行评价自我是大学生毕业生进行自我调适的基础和关键。大学生既要充分挖掘自身的长处,同时也要客观的看待自己,把自己进行正确的匹配和定位。同时自己也要为了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从大学入学开始储备就业和择业的相关知识。

第三,要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现在,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只片面的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地点等因素,忽略了工作和职业对自己在人的一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当代大学生毕业生要在相应国家号召的前提下,明确树立注重自我人生发展的职业价值观。

第四,要树立自信心。自信心是人们以一种积极的态度评价自己,当代毕业生要充分相信自己已经有了岗位所要求的条件。但是树立自信心还是要以自己大一到大四甚至之前的人生积累为基础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高校毕业生还是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把学习学好,在课外积极的参加课外活动,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这样在面对招聘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信心满满。

第五,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抗打击能力。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挫折,这时候需要的是冷静,以平静的心态处理。冷静的剖析自己为什么会失败,这样才能及时调整找工作战略,好让自己在以后的找工作过程中少碰壁。

第六,调整就业心态,促进人格完善。尤其在毕业就业季,大学生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态,其实这是正常的,大学生们不要过度的担心。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及时的调整和化解这些不良心态,甚至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主动找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咨询。同时,自我激励法、注意转移法等方式也可以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猜你喜欢
心态毕业生大学
9岁的高中毕业生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大学求学的遗憾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做谦逊的人
还是“看掐架”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