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对立和同一是事物矛盾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联接、互相依存、互相吸引、互相矛盾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面的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作为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是不可割裂的。现实事物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的关系,是相对和绝对的关系,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具有任何条件下都有贯彻下去的趋势,无论是量变状态还是质变状态,都存在斗争性,并贯穿于过程的始终。有矛盾就有斗争。教育是矛盾的事物。教育中的表扬和批评、奖励和惩罚是教育规律中既对立又同一的变化运动着的两对关系或基本属性。在教育的矛盾运动规律中,既要表扬,也要批评;既要奖励,也要惩罚。它们是教育矛盾运动中既对立又同一的两对矛盾。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者事物的发展。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第一,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的双方互相贯通,规定着矛盾发展的基本趋势,为矛盾双方的转化提供由此达彼的桥梁。矛盾的斗争性的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矛盾的斗争性能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转化。第二,在事物质变的过程中,矛盾的斗争性能促使旧的统一体瓦解新的统一体产生。教育中的表扬和批评、奖励和惩罚推动中教育矛盾的发展,它们的既对立又同一的矛盾斗争运动是教育矛盾如教育内容发展的动力、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来源与动力。
管理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激励是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教育中存在着激励管理问题。
激励是心理学概念,就其本质来讲,它是表示某种动机所产生的原因。在管理中,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起加强、激发和推动作用,并且指导和引导行为指向目标。激励的目的在于结合人力,运用技术,达到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从而达到组织目标的实现。重要的激励理论有一般“需求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等。教育中激励管理是教育中的正向或正面教育原则的源头之一。
基于上面的教育规律中的哲学问题和教育中的激励管理,教育中激励管理哲学是:教育中既要表扬,也要批评,侧重表扬或以表扬为主,当然学生犯严重错误时,以批评为主也是必要的;教育中既要奖励,也要惩罚,侧重奖励或以奖励为主,当然在学生犯严重错误时,以惩罚为主也是必要的。通过上面的操作,通过教育矛盾双方的矛盾运动,达到教师的有效教学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惩罚不同于体罚。惩罚是惩戒、责罚和处罚。健康是不仅仅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体罚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育应严禁体罚学生。严禁体罚学生也是当代教育行政中明令禁止的。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教育中的教学内容是不断变化的。通过教育中的表扬与批评,以表扬为主;教育中的奖励与惩罚,以奖励为主,通过教育中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这两对既对立又同一的矛盾运动,通过教师的教学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从而实现促进教育教学发展。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内因,外部矛盾是外因。内因是第一位的原因,是事物发展的前提,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少年儿童是稚气未脱的懵懂孩子。教师教育教学中的表扬和批评,侧重与表扬、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奖励和惩罚,侧重于奖励是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外因。教育的表扬和批评、奖励和惩罚犹如鸟之两翼,只有平衡有力量有动力(有力量有动力指的是这两翼侧重于表扬和奖励)地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发展。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教育中的表扬和批评、奖励和惩罚是教育矛盾运动过程既对立又同一的两对矛盾。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只有表扬没有批评或只有批评没有表扬、只有奖励没有惩罚或只有惩罚没有奖励都是片面和单方面的教育,都是不够的。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表扬没有批评或只有奖励没有惩罚只能是片面的教育,最终只会培养出任性自负的学生;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批评没有表扬或只有惩罚没有奖励也只能是片面的教育,最终只会培养出自卑厌学的学生。
教育中的表扬和批评,侧重于表扬;教育中的奖励和惩罚,侧重于奖励,他们的矛盾运动是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动力。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表扬和批评、奖励和惩罚是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外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