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谓意识形态,是指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理解、认知。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反映无产阶级的根本经济政治利益的、自觉的、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系。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
高校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守好高校这一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对高校培养新青年,培养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才有着重要意义。
大学思政课堂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也是进行意识形态工作宣传的重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和作用作了明确定位,赋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职责。在思政课堂教学中,将教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通过提升高校思政教学质量,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一是政治定力过硬,始终坚守政治原则和底线。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明确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的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有着强烈的政治敏锐感,使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是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识形态性和时代性,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水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活动有着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时代性。在注重学术研究的同时,高校思政教师应更加凸显出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构筑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砥砺前行。这就要求新时代的高校思政教师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做实,同时要坚持以时代问题为导向,传承与创新相统—,真正让思想活跃的大学生信服。
三是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水平。传统的思政课堂以理论讲授为主,对于思维活跃的学生来说枯燥乏味。思政课教学必须“活”起来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思政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用多样化的方式组织教学。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乃至整个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今年我校思政课采用在线开放课程与专题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增强了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就需要思政教师加强学习,要坚持以内容为本位,用多样的形式展示内容,融听、看、做等于一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
大学生作为时代潮流的前沿力量,网络已成为其生活、学习的一部分。然而,它似一把双刃剑,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有时候,老师们苦口婆心的说教抵不过网络上的只言片语。我们无法掌控网络的内容,但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对网络中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升思想穿透力。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交流,这种非面对面的方式反而能让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仅仅依靠思政教师在思政课堂上短时间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全校应全面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各级党组织,各教学单位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相互配合,共同构建大思政平台,旗帜鲜明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才能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开创出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关怀下,我们国家的思政工作迎来了春天,我们要把握好这样的一个时代,坚定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要使终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立身之本,作为教师立身之本,探索新理念、新思路,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高校思政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切实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